物联网来袭 传统农业模式面临变革
作者:物联网世界采编
来源:四川农村报
日期:2013-02-21 11:0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面临新变革,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营销更加快捷。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小散乱现象仍存在,农业信息化涉及部门多,缺乏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面临新变革,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营销更加快捷。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小散乱现象仍存在,农业信息化涉及部门多,缺乏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推进。
“鼠标”种田
在稻田里装上传感器,就能感知庄稼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指数;坐在家里,可以远程控制水利灌溉等系统,营造最佳生长环境;在鱼塘中放入传感器,可以记录养殖水体的溶氧量。
“以前传统种植基本依靠人力凭经验,现在交给"鼠标",工作人员通过物联网收集数据,根据需要自动浇水、通风。”安徽合肥市艳九天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海燕说。
物联网是通过现代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安徽就建设了覆盖20个县的小麦 “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系统和36个县的水稻“四情”监测系统,16个县的农业物联网整建县建设在推进。
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仲城介绍说,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湿度等农作物、养殖物的生长状态数据信息,对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合理施肥、栽种养殖,从根源上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此外,通过对每一个农产品全程跟踪,还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
网上“叫卖”
物联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变化,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带来新变革。来自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市场驱动、社会投入、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 “自下而上式”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电子商务不仅解决农民就业,还能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解决多年来困扰农民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安徽徽润联合社是由全省十三家合作社“抱团”发起成立的农产品直供直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马文彬告诉记者,现在,联合社线下和线上的销售比重分别为70%和30%,但按照规划目标,三年后线下和线上销售比重将分别为30%和70%。
让“星火”燎原
信息技术如同“加速器”助推现代农业驶上快车道,但由于涉及面广,缺乏规划,在各地实施中存在多头管理,交叉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是安徽率先探索农业物联网之路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徐珍玉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引领中国农业第三次变革。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以农业物联网为例,目前在推进中普遍遭遇的难题是小农户和小型合作社及个体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面对信息化建设的较大投入和现代管理需求难以适应。
此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分割情况普遍,难以形成产业规划。
在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背后,散乱无序、基础设施不健全、人才水平跟不上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农业信息化及农业电子商务为运营主要业务的广东省广州薪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骐远告诉记者,对大多数农民网商而言,目前的瓶颈有三,一是基层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的认识和理念尚未到位,还处于农民商户或者合作社自我摸索阶段,散乱无序;二是目前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尚不到位,特别是到乡镇村的物流多是盲区;三是农户或合作组织自身的素质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说,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星星之火”状态,与城市相比,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更多,如物流成本高,人才缺乏等,要突破这些困难,仅靠农户或合作组织自身努力还不够,需政策支持。
“鼠标”种田
在稻田里装上传感器,就能感知庄稼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指数;坐在家里,可以远程控制水利灌溉等系统,营造最佳生长环境;在鱼塘中放入传感器,可以记录养殖水体的溶氧量。
“以前传统种植基本依靠人力凭经验,现在交给"鼠标",工作人员通过物联网收集数据,根据需要自动浇水、通风。”安徽合肥市艳九天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沈海燕说。
物联网是通过现代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安徽就建设了覆盖20个县的小麦 “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监测系统和36个县的水稻“四情”监测系统,16个县的农业物联网整建县建设在推进。
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仲城介绍说,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湿度等农作物、养殖物的生长状态数据信息,对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合理施肥、栽种养殖,从根源上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此外,通过对每一个农产品全程跟踪,还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
网上“叫卖”
物联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变化,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带来新变革。来自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市场驱动、社会投入、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 “自下而上式”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电子商务不仅解决农民就业,还能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解决多年来困扰农民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安徽徽润联合社是由全省十三家合作社“抱团”发起成立的农产品直供直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马文彬告诉记者,现在,联合社线下和线上的销售比重分别为70%和30%,但按照规划目标,三年后线下和线上销售比重将分别为30%和70%。
让“星火”燎原
信息技术如同“加速器”助推现代农业驶上快车道,但由于涉及面广,缺乏规划,在各地实施中存在多头管理,交叉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是安徽率先探索农业物联网之路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徐珍玉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引领中国农业第三次变革。
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以农业物联网为例,目前在推进中普遍遭遇的难题是小农户和小型合作社及个体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面对信息化建设的较大投入和现代管理需求难以适应。
此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分割情况普遍,难以形成产业规划。
在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背后,散乱无序、基础设施不健全、人才水平跟不上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农业信息化及农业电子商务为运营主要业务的广东省广州薪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骐远告诉记者,对大多数农民网商而言,目前的瓶颈有三,一是基层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的认识和理念尚未到位,还处于农民商户或者合作社自我摸索阶段,散乱无序;二是目前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尚不到位,特别是到乡镇村的物流多是盲区;三是农户或合作组织自身的素质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说,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星星之火”状态,与城市相比,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更多,如物流成本高,人才缺乏等,要突破这些困难,仅靠农户或合作组织自身努力还不够,需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