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民:智慧城市缺乏指标指引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IPV6及传感器技术进步,智慧城市建设相断提上了各地区的市政日程,国内相关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待规划发展。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是2010年由IBM正式提出的,希望为世界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对于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指出存在三大隐忧:一是政府期望值过高过大;二是存在过热风险和忽悠成分;三是缺乏有效的指标体系指引。
众所周知,在我国多个城市开始建设智慧城市2.0的时候,国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技术标准,其实不止我国,因为这个概念并没有提出多久,各国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及定义上都没有一个明确标准。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涉及到基础性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建设、运行、治理、工程管理标准和安全与行业应用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涉及到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兴技术应用等标准。因为智慧城市设计面非常宽泛,横向非常广泛,需要应用很多技术,并开展更多信息、通信、应用领域等的协作。在标准的建立方面,急需要国家出台相关规划或者指导建议。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