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一卡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社保卡、公交卡、校园卡、医院门诊卡、电卡、气卡、广电卡、金融卡……如今,打开任何一个人的钱包,里面必定会有数张花花绿绿的卡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卡片也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在时下科技足以支撑“N 卡合一”的年代,各种卡片已成了持卡人的新负担。
2012年12月31日,我市召开“一卡通”项目建设专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经信委《关于“一卡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切实遵循“积极推进、整合资源、并存过渡、便民利民”原则,加快推进“一卡通”项目建设,确保2014年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
“一卡通”建设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标志
“我市各种政务管理和便民服务卡系统正加快建设。”市信息办主任周志强介绍说,目前我市社保卡、公交卡正升级改造,居民健康卡、公共场地汽车停车卡、公共自行车诚信卡正在发放中,而像校园卡、医院门诊卡及水、电、气、广电等各种行业缴费卡已发放。据初步统计,我市相关部门已发放燃气缴费卡10万多张、公交卡80万张、电卡44万张。
“这些已投入使用和即将推广应用的卡,由于没有按统一的要求实施,存在诸多问题。”市经信委主任毛一兵认为,一是我市各种IC卡系统使用标准不统一,其密钥体系、标识和接口不符合统一标准,难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二是部分卡应用系统技术落后,存在防伪性差、数据容量小、应用不灵活等问题;三是资金结算平台互不联通,不具备数据清算及交换的功能;四是发放卡种太多,不方便市民使用。
“一卡通”建设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标志。通过“一卡通”系统的实施,能够实现市民只需手持一张事先存入一定金额的IC卡,即可在公用事业领域进行刷卡消费,无须使用现金,实现电子钱包的消费功能。目前“城市一卡通”已在国内100多个城市应用或建设,上海、广州和南京的“城市一卡通”已实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其领域也涵盖了停车管理、路桥收费、报刊销售、旅游门票、小额餐饮、公用事业缴费等众多行业,运营模式或由银联来运作,或重新建第三方平台独立运营。
2012年12月13日,我市江油试运营一年的城市一卡通“江油通”,正式获得国家住建部审核批准,加入“建设事业IC卡城市密钥管理系统”和安全认证卡,同时成功接入全国互联互通。也就是说,持一张“江油通”,今后在上海、兰州等全国互联互通城市也可刷卡,实现乘公交车、出租车和坐地铁等诸多功能。
“我市在《绵阳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也将"一卡通"列为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毛一兵介绍说,近几年,随着社会各行业对智能卡应用需求的增加,我市一些部门、单位先后在本行业发行不同类型的IC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为我市“一卡通”建设奠定了基础。
明年有望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
2012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市经信委根据《绵阳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牵头研究制定《绵阳市“一卡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旨在加快绵阳市信息化进程,让市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实现“一卡通”在公共缴费、社保、医疗、交通、旅游及其他小额快速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改善民生。
2012年12月31日,我市召开“一卡通”项目建设专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经信委《关于“一卡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我市“一卡通”项目建设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为2013年1月至12月,制定全市“一卡通”实施的整体设计,硬件及网络基础平台构建,整合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制定相关机具和卡片的接入技术标准;绵阳市部分银行发行“一卡通”,实现“一卡通”在社保、医疗、公交、水、电、气、加油、电视等小额消费业务领域的支付应用;绵阳市通信运营商试点发行“一卡通”手机通卡,实现IC卡“一卡通”除社保功能外的应用。
第二阶段为2014年开始,拓展使用范围,在医疗、教育、旅游、出租车、物业管理、餐饮、校园和传统金融支付领域初步实现小额快速支付领域的应用,完成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等信息系统整合,基本实现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信息、居住管理、公积金查询、借记+电子现金、贷记+电子现金、银行卡结算、小额电子交易支付等功能,实现“一卡通”发卡银行网点可办理“一卡通”业务。
“我们将按照专题会精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以提供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为宗旨,加快推进"一卡通"项目建设。”谈及下一步工作时,毛一兵向记者透露说:“这件事老百姓很关注,我们将广泛征求广大市民和各行业对"一卡通"建设的意见,包括这张卡称"科技城卡"还是"富乐卡",或其他名称,都要听取大家的建议,便于我们对《方案》作进一步提升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