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需将使中国电子部件产业迎来大变局
近20年来,中国以加工出口产品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获得了不可动摇的“世界工厂”地位。但中国逐步认识到,在全球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形势下,若只作世界工厂,很容易受到不可预知的外界影响。因此,近年来中国正在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出口产品”转向“扩大内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作用开始减小,电子部件产业格局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之中。
在2012年初举行的“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着重指出,只有扩大内需才能支持今后10年的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表示,扩大内需可以刺激民众消费,并有助于增加收入,宣布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的政策。人工费上涨不过是中国电子部件产业环境的变化因素之一。今后,随着环保成本提高,为刺激内需而使产品需求产生变化以及生产基地迁移等,必然会使各上游部件厂商的生产战略受到影响。
中国电子部件产业概况
这里所说的中国电子部件产业是指印刷电路板、能源部件(锂离子充电电池、功率电子)、传感器单元、连接器、被动元件、光电传感器部件六大类。这些类别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
(1)发展历史与区域特点
中国电子产业在1980年代,只有黑白电视和收音机的组装工业。对电子部件的要求比较低,产量也非常少。当时,一般由部件厂商召开“全国订货会”,供需双方面对面来签订定货合同。部件厂商生产的产品由全国订货会统一销售和发送。也就是说,全国订货会起到了在全国设立的专业部件批发商的作用。
到了1980年代末,电子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之前的统一销售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中国的电子部件流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部件厂商需要与整机(设备)组装商磨合,并通过满足整机组装商的需求获得了发展。电子部件产业首先于1990年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发展,2000年以后逐步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2005年从北部扩大到了渤海沿岸。2011年前后,因沿海地区市场接近饱和状态,部分厂商开始将生产基地迁往西部。
从中国各地区电子部件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在中国总体产值中所占的份额最低。但具有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较为集中、优秀理工类人材最多的优势。其弱势在于最终产品等下游企业非常少。而华南及华东地区生产的电子部件占总体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电子部件生产基地非常集中。这里也是台湾地区企业在中国大陆最先进驻的前沿阵地。另外,上海、杭州、昆山及苏州等华东地区,则是计算机和手机的主要代工生产基地。该地区发挥接近于下游产业生产基地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印刷电路板、被动部件及连接器等产业的生产基地。
(2)产值统计数据
从中国的产值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和2012年的情况不同。2011年5月和10月的长假期间,3C产品(计算机、通信设备及消费类产品)的销售情况良好。因宏观经济、下游最终产品及消费需求同时增加,推动上游领域的电子部件产值提高。2011年的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6.2%,达到了7141亿元。2012年在欧洲债务危机难以平息的形势下,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购买热情减退,导致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低迷。因电子部件需求减少,估计2012年中国电子部件产值为7622亿元,增长率只有约6%(图1)。
图1 中国电子部件产值变化
蓝柱表示市场规模(左轴,单位为“亿元”)。红色折线表示市场增长率(右轴)。中国本地工厂的产值(包含外国企业的工厂)。
电子部件产业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下面从(1)市场上顾客需求的变化,(2)生产要素变化、(3)产业链变化,(4)竞争环境变化,(5)政府政策五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电子部件产业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1)顾客需求的变化
中国最终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是云计算环境逐步完善,第二是互联网环境改善,第三是移动产品的畅销。中国发布“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计划之后,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列为云计算服务的重要示范地区。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举推定约占全球的约两成,随着云计算及网络环境的改善,服务器设备的重要性增加了。于是,作为终端用户的个人用装置及设备,估计今后会进一步轻量化和小型化。也就是说,功能、输出功率、保存空间及外观都将更加简化,价格也会更便宜。因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推进千元智能手机战略,中国3G智能手机的竞争格局已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兴(ZTE)、华为、联想(Lenovo)、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Yulong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因酷派品牌而知名)等企业纷纷推出了中低价位智能手机,在千元以下产品市场估计会有新的激烈竞争。
(2)生产要素的变化
生产要素的变化首先当属人工费上涨。年轻工人不再像原来农民出身的工人一样任劳任怨,因无法忍受低廉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会直接抗争。以最低工资标准为例,2004年主要沿海都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而现在已经上涨到了约1300元。深圳地区则增至1500元。十二五规划也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尽管劳动成本只占企业总成本的8%左右,但对于毛利润率较低的部件制造业而言,其成本压力绝对不小。
(3)产业链的变化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经济发展西进的政策。在十二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西三角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安作为最具潜力的三个城市而备受期待。尤其是重庆,已被列为重要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因此,美国惠普(HP)、台湾宏?(Acer)、广达(Quanta Computer)、鸿海(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仁宝(Compal Electronics)及纬创(Wistron)等笔记本电脑厂商及代工生产商相继在重庆建设了工厂。在部件需要在下游厂商附近地区生产的前提下,能否跟上这种动向的步伐,是部件厂商建立业务体制的最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中国的内需市场在快速扩大。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本地厂商正不断扩大业务基础。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012年的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部,约占全球市场的20%。其中40%以上由中国制造。随着中国厂商的势力不断扩大,中国电子部件业务的机会增加,这也促使全球电子部件厂商“尽快获得中国份额”。
(4)竞争环境的变化
台湾地区电子部件厂商从大约20年前就开始进驻大陆建厂,并开始生产活动。在很长时期内,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的电子部件海外生产比例都远远低于台湾地区企业。但近年来,考虑到外汇汇率影响及生产基地的分散化,日韩企业大幅提高了海外生产比例。尤其是日本企业对发展海外业务尤其积极。据《日本经济新闻》调查,2011年,在30家日本主要电子部件厂商中,有25家在海外建设了生产工厂,比例达到了83%。
而且,此前日本和韩国的电子部件厂商一直对低价竞争非常慎重,但在市场总体需求缩小,供货量逐步减少的形势下,这些厂商也开始纷纷降价。以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尽管日本企业领先一步,韩国企业紧随其后,但2011年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20%,2012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价约5%。在价格大幅下滑的形势下,台湾企业很难再采取以操作价格为主导的战略。
(5)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2010年国务院会议上,中国确定了将“节能减排”、“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技术”、“高端产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并以此为指针提出了23条重要内容。这些政策的影响程度因产业而异。对节能减排、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影响较大,但对新一带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及高端产品制造业只有间接影响。电子部件方面,估计纯电动汽车用电池、功率电子部件、低功耗部件模块的需求今后将会扩大。
机遇、威胁和课题
基于以上五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将中国产业环境变化对电子部件、印刷电路板(PCB)、功率电子、锂离子电池产业带来的机遇、威胁以及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汇总如下。
表1:中国产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日本电子部件厂商增加了海外生产比例,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中国是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对台湾地区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如上所述,中国电子部件产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上游企业必须准确掌握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对策。
(1)通过提高部件模块附加值,来应对在中国生产优势降低的问题
部件的模块化是满足成本及市场需求的必要战略。在部件的模块化不断进展的形势下,上游部件厂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表2:在部件的模块化不断进展的形势下,上游部件厂商应该采取的对策
(2)西部地区是笔记本电脑重要生产基地,电脑印刷电路板厂商也应该迁至客户企业附近
印刷电路板产业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和交货期。印刷电路板产品的面积较大,物流成本也比其他电子部件高,所以在客户企业附近设置生产基地非常重要。因此,估计印刷电路板厂商迟早会在中国西部建设新工厂。从短期来看,笔记本电脑印刷电路板厂商会向西部迁移,非电脑类及高端HDI电路板厂商的生产基地会留在大陆的华东地区。
(3)功率电子产业向变频家电、工业设备用变频器领域集中
表3:功率电子产业中各应用市场的比较
(4)笔记本电脑领域率先提供锂离子电池业务机遇
目前,中国的很多笔记本电脑厂商都使用日本的锂离子电池。日本厂商运用可以自制电池单元的优势,向中国厂商供应电池。虽然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体制并提高应对速度,但日本电池厂商除了已经在中国工厂实行的低成本生产之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生产管理和电子电路模块技术实力,在竞争方面保持优势地位。(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