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市民卡中建电子健康档案
在全省医院都可调阅
避免重复检查缓解看病贵
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省政协委员、浙江天健东方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智敏提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可能是有效的办法。
“在全省范围内,给每个浙江人在市民卡上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看病时只要带着这张卡,无论到哪家医院,之前的病历、用药情况、健康记录就全都一目了然,省事省力又省钱。”
电子健康档案
全省普及率只有20%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其实杭州已经起步。2009年前后,杭州作为试点启动了这项工作,截至2012年底,已建档率占全杭州市870万人口(普查人数)的87%。不过,就全省而言,这项工作的普及率还只有20%。
“因为需要大量人力来把每个人的病历资料、健康状况输入电脑,需要培训医生操作整套系统、需要财力更新配套设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停滞不前。”陈智敏说。
陈智敏建议,可以先在全省范围推广简化版。“初期只加载每个人的基础信息,门诊信息暂时不作记录。”她希望,花3~5年时间把全省各地的简化版电子档案建好,等条件成熟了再加入门诊资料,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
可避免重复检查
陈智敏建议,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可以绑定在市民卡上。百姓如果需要转院就诊,不同医院的医生只要点点鼠标,就能看到病人的相关信息。
“缩短诊断时间,避免重复检查,省了时间也省了钱。”陈智敏说。
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还能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比如,档案里已经记录了较高级的医疗设备检测过后的结果,这样社区医生就能掌握到病人更全面的身体状况,不用什么病都往大医院跑。
而且,健康档案全面反映了健康状况,“能避免"借卡就诊"和医生开"人情药"的情况,可以为医保支出把关。”
陈智敏建议,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要让市民、社区和医生共同参与。
至于信息如何传输到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陈智敏建议可以交给社区工作人员完成。
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是建完就算了,责任医生还应该进行及时更新和回访;卫生管理部门则要有专人督查档案管理情况。
“需要克服的困难还不少,”陈智敏说,“比如,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如何防止个人隐私外泄,还需要有关部门落实好责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