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杨培芳:网络融合与信息经济趋向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中广互联
日期:2012-08-23 09:31:11
摘要:杨培芳:今天这个题目叫“网络融合与信息经济趋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世界信息化的三个浪潮,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经过了两个阶段,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图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

  尊敬的李会长、汪总、曾总,各位来宾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大会的主办方,邀请我与大家分享我们学会最近以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曾总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网络融合与信息经济”,我稍微做了一下发挥,这个小节是政策与趋向,我加了一个“趋势”,网络融合我也做了大胆的超越,不叫“三网融合”叫“网络融合”,实际上它是由三网融合引起的。

  我们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成立了已经有20年,1986年开始成立,1989年8月份正式成立,它比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信息商会以及后来电子商会都要早的全国信息行业的学术组织,现在有会员1000多人,常务理事、理事加一起有300多人,也有部分国外的会员。

  今天这个题目叫“网络融合与信息经济趋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世界信息化的三个浪潮,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经过了两个阶段,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5—1995年,1975年以前信息化有一些初步海鲶,但是真正有动作、行动主要是1975年有C&C的融合,叫Computer & Communication。

  第二阶段,1995—2008年主要是3C的融合,通信、计算机加上信息内容,这时候就有了互联网,在大量发展。

  第三阶段,有的人说,本世纪初,有的人说从2008年才开始,主要的标准是云服务和物联网,叫4C的融合,就是计算机、通信、内容和Control,就是监测与控制。

  这个阶段和那两个阶段相比,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数字通信,从模拟走向数字,包括广播也开始推向数字广播,原来都是模拟的,电视也是模拟的。第二阶段主要是互联网,它的效能最重要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交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到80年代有个E-mail,发个电邮,属于信息交流,这个阶段主要是内容和媒体的服务。

  主要标志,第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管道,有人说管道为王,我也不太赞成,信息领域世界是平的,这几年大家也还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世界是平地在发展。第二阶段是新媒体阶段,主要标志是媒体,前两年我们国家还有世界新媒体论坛,周光召当主席的,我也参与过这个事儿,很重要。第三个阶段主要的标志是直接为生产力服务的,形成新兴的生产力,所以我们有个结论性的建议,在第三个阶段,认为信息化已进入了以宽带、云服务、互联网为标志的直接为生产力服务的崭新阶段。

  有人说新兴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提交给国家的一个重要项目,我们认为信息生产力主要是由信息和知识劳动者,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以及适应生产服务和人们生活需要的信息资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更加社会化的生产能力。它还不是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全部,它与现代能量和机械系统密切结合,组成了信息时代的生产力,这就是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座的我们一块儿讨论一下,我们国家在信息化领域利用我们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是发展很快的,在这20、30年,但我们还是错过了两次重要的机遇,因为在数字化阶段,我们国家整个信息通信产业利用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发展,这点包括有线电视行业发展也很快,最早的时候,谁家优点是、彩电不得了,我们家买了个9寸的黑白,别人家都来看了。很快,我们用了20、30年的时间跨过了美国和欧洲半个世纪走过的路子。

  通信也这样,最早手机大哥大在北京卖到3万多,有的外省市更贵,现在我一直在提倡要搞低端的3G手机,因为2G比1G便宜,3G应该比2G更便宜才对,而且从经济技术分析比较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但有些集团利益和思维还是想着多赚点钱,所以不愿意搞,一上来就想抢这个钱,不愿意为老百姓承担东西。

  三网融合决策,讨论时间过长,达到12年之久,刚才我和李会长也讨论这个问题,在90年代初的时候就开始讨论要不要搞三网融合,当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中心的陈总一块儿讨论,也争论,最后定下来之后,我觉得拖了一些,一是对融合比较偏颇,因为融合当时的词是“合一”,当时说你合我还是我合你,好像一个得吃掉一个或一个得吃掉两个。部门利益,究竟是优势互补,还是每个人搞一套。顶层的管理和管制缺位,到现在也搞不清楚顶层的管理谁来管,各管各的。

  缺少2G最好的发展时间究竟是搞企业效益最大化还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有这个冲突,企业宁愿用零成本赚钱,而不愿意用新的东西。还有的人不愿意用手机看电视,如果开车看电视肯定要撞车,如果在大街上走路看电视,不撞树就撞人,所以认为搞3G没有用。我跟有的专家讨论,如果不搞3G,移动通信就到此结束了,不看电视,不搞三网融合了,搞2G就到头了。他说直接搞4G,我说不是更撞头了。有人认为中国应该搞自己的标准,不开放,最后政府决策搞三网标准,错过了好几次机遇。

  现在我们民林第三次发展机遇,怎么样叫做云计算、云服务和三网融合结合起来?所以我用的不仅仅是三网融合,可能是泛网融合,因为有一次讨论三网融合的会议上,有一位专家讲应该是四网融合,加上一个电力网。最早英国人利用电力线,家里面的电灯线可以达到短距离10M的宽带上网,后来一经过变压器就不灵了。最后他转向两根光纤,回到电视和广播上来了,实际不存在四网问题。如果要搞更高层的融合应该是智能电网,有车载网,还有商业性的,有十几个,那是高层的人,底层的就是“三网”。

  这主要是信息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关系的矛盾,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核心技术是单体工具,镰刀、斧头。到工业社会,它的核心技术已经是带动力的机械系统,到信息社会主要是信息网络。生产方式是资源独占的方式在农业社会生产,工业生产是资源垄断,跨国集团垄断;到信息社会应该是信息资源共享。新网络也是探讨这个模式,真实性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结构从中心放射型到集中分级模式,宝塔模式再到信息社会形成一种多样融合的模式。它的经济形态,大家知道经济对技术的反作用,由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最后走向服务经济,现在对服务经济我们的理解还不够。中国认为服务经济就是饭馆、旅游是服务经济的核心,真正的服务是生产性的服务,这点大家没有理解。按照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认为,只有工业、农业生产创造价值,服务业不创造价值,按照马克思最早的理论,服务业可以转移价值,它自身不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就很堵着这个服务,国外服务业占GDP 70%、80%比重,我们这几年有所增长,原来一直停留在30%左右,到今年上半年到43%。管理模式,我们是由天下一统的管理模式走向集团控制,最后到社会协同。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的生产力阶段,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信息结构、经济形态、管理模式都是不相适应的,这也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简单回顾一下信息生产力核心就是网络技术,它有一个“四化”的趋势,一是传送层(核心网)光纤化,有人认为无线为主,光纤为辅,目前看不到这个趋势,最早摩托罗拉搞了一个E系统,认为手机直接走地面不好,通过卫星打到手机,搞了66个系统在天空转,本来77颗,后来变成66颗,后来说48颗,这样大家打手机无论在海南岛还是在山西,一跳就到你手机上,打电话开始5美元一分钟,后来加到3.5美元,后来没搞起来,这个公司破产。现在有欧3B,就是另外31日要充分搞个无线系统,通过卫星直接发出去,搞来搞去又回到光纤上了,这看不见。从技术层面来讲可能还是光纤化。

  承载层(业务平台)是IP化,原来是交换机,现在是路由器,业务平台很重要,包括数据平台。

  接入层,接入方式走向多元化。接入有有线和无线的,可以充分利用无线,将来可以利用Wi-Fi和无线标签技术、物联网,矿泉水可能也有一个标签,甚至可以用蓝牙(传输几十米),终端接入方式越来越多。

  终端(服务)个性化。

  这是整个网络技术的走向。

  1、通过网络技术的走向实现了终端服务个性化,按照长尾理论,细分的小众市场,不再是大众市场。所以一个网络可以从低端到高端一网打尽,不一定都穷人用一个小灵通,中产阶级用一个2G,有钱的人用3G,更有钱的人用4G,这个概念是错误的,而且很危险,我们还在这么走。

  2、细分功能市场,包括网络家庭、移动定位、电子标签、远程检测与控制,层出不穷。我参加过一个机械部的年会,他们有专家讲到人们生活当中,早上起来一翻身可能旁边有个触摸屏,大门有触摸屏、墙上有触摸屏,椅子上有触摸屏,桌子有触摸屏,我觉得这也挺可怕,床上一触摸就不知道通过哪个电视放出去了。移动定位将来是很大的市场。

  信息即服务(iaas),我们现在对服务认识还比较陌生,但我们有个倾向,认为三网融合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给大家提供的是比特,不再是原子,这是对的,但比特和原子不可以等同起来,我们有一种倾向,认为这一个比特和一个原子一样去卖钱,稀有的原子,比如说钻石的原子、混进可能就卖高价,沙粒原子就卖低价,这还是把比特当原子。

  从工业、农业、服务业比重的变化,我总是想躲服务业,总想把信息变成制造业,我们有一个词叫信息产业,有时候翻译成信息工业,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因为整个服务业的走向是不可逆转的,发达国家的比重达到了70%、80%,我们国家是43%,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它有两个途径,一是企业的服务化,像IBM、爱立信这样的制造业公司,它的40%、50%产值都是提供售后服务和延伸服务。二是服务的企业化,服务环节变成多个企业,如果一个工厂、矿区里的运输车队是自己办的,那它就是工业,如果把这个车队外包出去,它就是服务业,所以我们搞企业的信息化也有这个问题,很多大的企业工业,包括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开始也是自己要搞信息化,搞来搞去觉得不专业,就外包给专业公司运作。所以服务外包,云服务/大数据平台可能会更大地促进生产型的服务业发展。

  我们有个结论,工业时代,是制造业推动了服务业发展,信息时代是服务业拉动制造业的发展。这个结论有一定的争论,但高层赞成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世界经济结构,我们国家叫转型或经济结构调整,调整了十几、二十几年效果不明显,主要是我们有些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整个经济结构应该由重到轻,由旧新,由硬到软、由产品到服务。包括软件,软件究竟归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现在有一个说法SaaS软件及服务。

  软件融合越来越与云平台服务经济靠拢。(PPT)CN主要是核心网,第二是DP(大数据平台),再上面是ICP(互联网内容),最上面非常重要,ASP(各行各业生产生活应用信息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农民可以拿手机控制蔬菜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控制滴灌设备,变成控制、监测生产的环节和产业。AP主要是语音平台(包括广播、电信),VP主要是视频,它原来有自己独立的体系。现在AP、VP越来越并到CN、DP、ICP、ASP里去,最后变成移动接入、固定接入,两个接入网、上面四朵云。云可以再细分,我用了最大的顶层,将来可以有更大的产业,要产生在各行各业生产服务领域。所以信息产业的生态链正在展宽和拉长。生态链是从制造业到通信业到内容服务提供,形成长期的长尾。

  这种情况下我提了一个“广播、电视都是落实的生产方式”或者“落后的生产力”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讲,广播、电视源自工业时代鼎盛期,1837年有了点报,1876年有了电话,1897年有了无线通信,1906年正式有了广播公司,有无线广播,后来有了有线广播。整个信息结构是从中心放射到分级宝塔结构,广播和电视总是这么一种落后的结构。现在讲广播要的是覆盖率,电信叫普及率,可能将来要走向渗透率。因为我是搞电信出身,70年代我在哈尔滨搞试点,把公社里也搞自动电话,原来是人工插塞子电话,搞自动电话之后书记不干了,说把大队长都给我找来,他一下子广播说今天有什么事儿,就命令、下指令了。现在我用了电话拨号以后,原来是号牌,拨号之后有忙音,我和老百姓一块儿抢这个电路,体现不出书记的权威,所以命令把自动电话拆掉,恢复人工接电话。还有电信部门长途区号编号,当时我参与了这个编号的计划,北京的长途区号当时叫01,沈阳、武汉、广州这八个大区用的是02,省是03,省不够了再排得乱七八糟,现在我也不清楚了。前两年有的城市再争026,因为2字头当时剩了一个023和026,023给了重庆,026还空着,他们就在人大抢。后来他们问我,这已经落后了,这是固定电话的区号,现在使用移动手机是哪个区的你也搞不清楚了,将来移动互联网之后是国外国内的都搞不清楚,所以这个愿意不愿意可能都要淘汰。从资源方式来讲,从原来的资源独占、寡头竞争到社会共享,所以资源共享是未来很吃香的词,现在还没有找到怎么样实现共享或的路径。

  网络经济主要有6个规律:

  1、摩尔定律,熟悉技术的朋友都知道。

  2、基尔的定律,带宽6月翻番。

  3、迈特卡夫法则。

  4、达维多定律,主要讲的是新出来的一个产品,第一家只能占到50%的份额,第四家可能就没有份额可占。这是新的领域,只有金牌、银牌和铜牌,没有铁牌,所以各国三家雯运营商竞争比家有效,4家进来就比较危险。未来广电说是要进入,成为第四家。

  5、新泰尔定律,就是产业链共赢,未来网络配套,会越来越我离不开你,里离不开我。

  6、高氏比特需求定律,就是信息流怎么定价的问题,广播基本有线电视是包月制的,流量定价有个比特悖论,最重要的比特可能是,最重要的内容用的比特是最少的,最早是加急电报,打一个电报且要斟酌,一个字就0.07元,30元月工资时代,有时候为了省钱出了很多笑话。

  记得一个年轻人要结婚,当时给了哥哥打了电话,说“无机不解症,速递200元”,哥哥这个军官拿着这个电报给卫生院说这是什么病,卫生院说这是绝症,你赶紧想办法。女方说没有电器不结婚。现在几十兆的数据都在跑,再找他要钱就没法做了。

  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工业经济收益递减曲线,就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有一个交点,企业越发展,量越大以后,收益越高,煤炭、钢铁,挖出矿石,要全世界挖矿石,成本肯定要增加。信息技术在远端没有交点和分开,边际收益也在下降,但边际成本下降得越厉害,所以越大越便宜,现在中国已经有了13亿电话终端,有将近11亿的手机,2个多亿的固定电话,所以中国应该比国外哪个国家都便宜才对。

  越来越发现,广播、电视越来越服从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有三个精神:开放兼容、融合;平等扁平、公正;互动一还一报、合作共赢。所以我们原来的理论在法身锈蚀,越来越不灵了。

  1、工业经济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资源是稀缺的,欲望是无限的,现在这两个东西都在某种程度上打破甚至在颠覆,资源用的越来越解释,到资源信息领域。

  2、欲望不再是无限,而是理性消费。

  3、边际分析,昨天怎么样,今天在昨天的基础突破,以后可能是要突变,叫超边际分析。

  4、2/8定律,现在根据市场细分变成长尾理论。

  5、原来叫梯度发展,现在叫均衡发展。

  6、原来叫先让一部分人富,然后反哺穷人,比尔改盖茨说新资本主义,富人富了以后想做好事,天下均富了。现在看来这条路走不通,必须要提高穷人的劳动素质,直接创造财富。

  7、原来是牛奶撇脂,现在要普遍服务。

  8、原来利润最大化,现在是价值最大化,

  9、原来是经营者主权,现在是消费者主权。

  10、原来哲学是二元对抗,一个吃掉一个或多个,现在强调多元协同。

  这种情况下新商业模式呼之欲出,我们国家原来只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广电是事业单位,电信改革以后变成企业。这个企业就赚钱,利益最大化,但是缺了一个重要的组织,就是公共企业,前段时间大家提出广播电视行业是公益性企业,大家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因为它提供的是公共品,资费是不一样的。以后台网还是要分离,网络经营还是不能完全市场化,还是走向公共性的新模式,它的核心问题是共享。最大的难点是解决网间结算问题,因为是你用我的网,我用你的往一,少量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存在结算的问题,这个结算关系很复杂。电信行业曾经请1600万请外国人做结算模型,后来不了了之,最后还是拍脑袋做了这个模型。

  基础设施三种运营模式,做一个比较:1、政府投资垄断运营模式。 2、完全市场化。各有各的优劣。3、公共企业模式,这个模式在国外并不鲜见,还是很多的。美国电信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政策,从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到宽带战略和网络空间战略都强调一个普遍服务和公共政策的支持,它的公共政策规定得很细,它是公共企业,带有一定的义务,就要享受一定的权利。现在广州市房顶上建个接收锅老百姓不让。美国在法律上规定,这种公共企业由国家统一定价,不可以随便要价,给予政策支持。这是规模经济显著,二是政府经济负担会减轻,同时服务价格低廉,会多消费信息,少消费资源和能源,因为世界上只有三个技术资源,一是物资,二是能源,三是信息。

  现在难度主要是监管难度比较大,以前香港是电信管制局,欧洲叫OFCOM(音),我们还没有,最大的问题是要有一定的经营模式,刺激更大的消费需求。有人说我们没有必要搞3G、4G,就节约一点电话费,国2G,如果是这个模式,节约了信息通信,可能社会就会使用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这是不争的事实。

  公共理性经济革命。

  这是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因为我们的农业社会主要靠的是群族理性,就是一个家族利益最大化,皇帝利益最大化。到工业社会是个人理性,西方和搞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但这个走得太远也会破坏市场经济,现在大家也在研究公共理性,多数人并不想当圣人,也不想当恶人,都希望互相尊重,平等交易。它的机理就是在信息日益透明的条件下,一个主体成功必须建立在相关主体也要成功的基础之上,不可能你死我活,改掉工业社会理性的基础。

  它怎么形成这个机理呢?

  我举个三个模型,有两个都是诺贝尔奖获奖大师,斯蒂格利茨说“凯恩斯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都难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长期活力,我们正在接近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哲学,它样为我们的时代指引方向,第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纳什说,纳什说三元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如果人类只有自私的本能,那么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显然人类本能是包括平等合作在内的复杂综合题。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学者埃克斯罗德提出合作进化模型,把人合作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合作,什么情况下不合作,首先被淘汰的是谁跟我合作,我就宁愿吃亏,这样的人很快会被淘汰;还有的人和谁合作都要占便宜,这种人也会很快死掉;有一种人发展很快,表面上跟你合作,背后捅一刀,宰人,这样的人一段时间发展很快。他演算了1500遍,后来发现中间有一批人发展很快,不诚信,说假话,最后也被淘汰出局,你可以短期骗少数人,但不可能长期骗多数人。所以和人重复打交道1000多遍的时候,骗人的人也会淘汰出具,因为大家就说你跟我好我就跟你合作,不跟我好我就不和你合作。

  孔子有一个以直报怨模型。孔子有一天问学生,有人打你你怎么办?他说我就打他,孔子说你这是以怨报怨,就会升级,有人说他打了我左边,我就给他打我右边,孔子说这是纵容恶人,孔子说他打你你也要打他,让他记住这个教训。这样才是平等融合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不符潮流。现在工业社会不可能人与人至今的关系给你打1000次,中国13亿人,今天骗你,明天骗他,不会持续见面,所以这不会是闭环。如果有了信息网络,信息越来越透明,谁要再骗我,我在网上一公布,等于打了一千次交道,你跟别人打交道,大家就会记住你,最后形成公共理性和公共监督机制,使得坏人能够曝光,欺骗的人不可以长期欺骗。

  整个人类社会的划分阶段,我想主要是给生产力发展,毛泽东在50年代有一首诗,“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后来有了铜和铁才有了几年前稍微进步的社会,马克思也指出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生产”,他说“受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后来我们说融合网络之磨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时代?我觉得是应该以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型社会,所以有个重要结论:东方的多元和谐文化和先进社会制度一定会更适应信息生产力发展,包括美国、欧洲,尤其美国是强调个人主义,欧洲相对考虑开放,刚才我和林起劲先生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更多地使用欧洲的标准,而不太敢用美国的标准。在信息生产力时代我们更适应欧洲和东方的思维模式。

  谢谢大家!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