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卡通脆弱屡造困扰 无触识别路在何方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一卡通
日期:2012-05-03 09:31:35
摘要:如果说起大家对北京公共交通的印象,挤和便宜似乎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不二选择。不过要说起帮我们省钱的重点,那么这一卡通却又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纠结体。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折损,我们的20元便从自己的眼皮底下"华丽丽"的溜走了,于是,一卡通就在便利我们的同时也在"鼓动"着我们心底的愤怒。那么,这个娇贵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探关于非接触式IC卡中信息识别的奥秘。

  无接触识别开启生活新方式

  如果说起大家对北京公共交通的印象,挤和便宜似乎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不二选择。不过要说起帮我们省钱的重点,那么这一卡通却又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纠结体。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折损,我们的20元便从自己的眼皮底下"华丽丽"的溜走了,于是,一卡通就在便利我们的同时也在"鼓动"着我们心底的愤怒。那么,这个娇贵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技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探关于非接触式IC卡中信息识别的奥秘。

  无接触识别开启生活新方式

  M1卡开启无接触识别

  如果说起IC卡识别技术,那么它与我们的渊源可着实不算短。从十年前开始,IC卡便开始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初,IC卡的问世主要是基于城市信息管理与识别的需求,应用客户也主要以大型企业的商务应用为主。

  对于熟悉信息识别领域的人们来说,恐怕对Mifare One这个词不会太过陌生。它就是信息识别领域中最常提到的M1技术。一般情况下,M1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讯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好景不长弊端现,M1重担难挑

  自从这项技术问世以来,它几乎覆盖了整个非实际接触交易和信息识别的领域。由于它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的两个难题,因此更多的应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而在我们的安防行业中,门禁管理,身份验证和电子钱包等技术中也大多以M1技术作为应用的载体。由于其只需要简单的接触过程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工作,因而省去了更多繁杂的工作过程和冗长的时间,并且成本又不是非常高,所以,它也比着普通的刷卡磁条有着更加看好的前景。

  不过,随着城市一卡通系统的不断成熟,M1卡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而它的弊端也随之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无接触式IC卡在食堂的应用(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是容量问题,由于在当今这个社会下,功能的融合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体现,因此,这也为M1卡的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有技术下,尽管M1卡已经实现了多次升级,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应用需求。

  此外,随着卡里装的钱越来越多,M1卡也由原来的简单计数功能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虚拟的钱包。但是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M1卡显然还难以适应达到如此高的一个安全高度。被复制,被破解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自身的主动防御上,M1卡也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尽管可以在事后进行追查,但是依然难以让人们更放心的去委以重任。

  上面的文章提到过,由于卡片是依靠线圈和芯片进行工作,因此强磁环境,卡片弯折和打孔等都会对卡片的工作造成损坏,甚至可以说,稍稍的部件错位都会使卡片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卡片失灵或者报废。所以,它的这种脆弱也是造成卡片纠纷的重要原因。

  一卡通成长路在何方

  无接触卡易纠结?一卡通成长路在何方

  新技术完善卡片特性

  上面提到了,随着需求的暴涨,传统的M1卡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的庞大需求。而对于未来的道路,无线触控的IC卡如今也面临着两个选择成长或者更新。

  这里所说的成长是指对原有的M1产品进行升级,加大卡片的存储能力,并且借助AES算法提升卡片的安全性。从而在较小的变化下提升卡片的工作能力。但是,兼容性弱依然是它不可回避的硬伤,这也注定了它只能作为过渡角色出现的现实。 



  无触IC卡嵌入手机已成趋势(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所说的更新,则是采用一种名为CPU卡的新技术。其实,CPU卡片的历史并不年轻,只是由于在成本上的昂贵,使得CPU卡始终难以得到无触控识别领域的青睐。但是,随着M1卡安全隐患的越来越大,CPU卡也就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想起了。

  与传统的M1卡相比,CPU卡采用微处理器芯片作为卡芯,由硬件与软件共同组成。在工作中通过特制的天线就可以对卡中的内容实现读写。由于其封装的比较好,因而有着更强的保存和抗污染能力。此外,基于其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在专用操作系统的作用下,CPU卡可以实现更大存储,安全性更高,效力领域更加丰富的特点。与传统的M1卡及其升级版相比,它注定是未来无接触识别技术的新掌门。但考虑到大家对CPU卡的认可度以及完善度等因素,对于它的应用我们还仅处于一个过渡期的初级阶段。

  从物联网的角度看IC卡的发展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系统的发展肯定与物联网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在前两天的新闻中,有一篇报道提到了在今年的高校新增专业中,有80所高校都新增了物联网相关专业,涉及领域包括电力,交通,医疗,环境和安全管理等。而智联等招聘网站的分析人员也都给出了相当不错的前景评估。可见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在此前发布的物联网发展规划的作用下,已经开始迅速的"进入状态"。 



  无接触卡识别闸机(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们此前的一些研究中,"冷门行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行业相关标准,或者是辅助技术发展的不匹配,从而拖住了行业发展的后腿。而如今物联网专业的纷纷开设,体现了当前社会对物联网发展的重视,那么它所涉及的标准和技术等,也会实现更加协调的全面发展,从而由原来的"呼之欲出",甚至"呼之不出"有望变成"自主生成"。这对于无触控IC卡技术的发展肯定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为整个识别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空间。在这种社会氛围的作用下,M1卡向CPU卡过渡的步伐无疑也要比此前快得多。

  随着当前无触式IC卡使用上以及安全上问题的频出,反应了无接触识别技术更新换代的到来。而对于任何一项技术来说,这种变革都是一个长远的,不断完善的。但无论发展的步伐是大是小,速度是快是慢,在当前这个物联网热度持续发烫的时代里,我们绝对拥有对它充满期待的信心。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