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京: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王笑京(摄影/物联网世界记者)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王笑京在大会上发言。
以下文字实录:
王笑京:今天下午非常感谢电子学会,也非常感谢邬院士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向各位报告有关智能交通的情况。
智能交通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天天面对滚滚车流,这可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遇到的东西,我们所有在座的都是交通的参与者,我们所有在座的都是交通方面有发言资格的人。所以交通的问题,大家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都会在自己的角度,对每一个城市的交通,对每一条高速公路的交通,对每一个小区的组织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对一个大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来的。所以交通的问题是一个很难解决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尽管我们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我们的车辆,我们的交通组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大家提出很多不满意的意见。
对于互联网我一直在关注,很多准家都在讲,把物联网用在交通当中,把所有的汽车都变成可以识别,可以管理的实体,是否就可以解决我们的交通问题了呢?其实我们当前的交通,是一个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在这样一个矛盾过程当中,如何去破戒它,是我们今天大家面对的共同问题。是否把所有的车辆都放在一个系统当中,是否可控的,我们的交通问题就解决了呢?我们设想一个阶段的情况,在我们每天下班的时候,我们的道路上如果说,道路资源已经没有了,我们如何调节呢?我们有调节的空间和余地呢?所以今天北京市的交通就面临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今天的交通是现有已有资源的情况下,对各个方向需要进行交通服务的人,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相应的分配,所以就有堵车。我们是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怎么更有效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更有效的提高我们车辆的利用效率。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更方便出行环境。这是智能交通要做的事情。
对于我们当前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共同解决。对于城市化,对于成为的交通基础设施,我们肯定还是要继续进行建设。但是在现有资源有限,资金有限,环境条件有所限制的条件下,我们使已有的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率,这是我们管理技术要解决的。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
智能交通在历史上,如果按照1994年第一次世界大会来说,已经走过了将近18年。现在智能交通已经在全世界各地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在我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当中,现在最好最大的不停车系统在日本,已经有了4300万的用户,而日本的车辆有6千万到7千万,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日本的收费系统。
日本的导航系统有动态导航信息系统超过三千万用户,这也是世界上有动态导航独一无二的大系统。日本的商业模式比较有特色,而且与它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得益,老百姓得益,产业界得益。对于智能交通下一步的发展,我们交通运输部正在我们做新一代的智能发展战略。
新一代的智能发展战略,是在我们国家前一段的工作基础上使用的。前一阶段我们跟踪世界还是比较早的,就像我们说物联网,大家刚有苗头就开始跟踪,中国的跟踪也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是以跟踪为主。到了十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做了一些试点,到了十一五期间有了大规模的应用,有几个典型的系统,可以体会到。首推第一个北京交通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奥运会期间,保证了整个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当然北京也实施了现行措施,确实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在座的有很多北京的居民,你们现在每一天都能够在大街上享受到动态交通信息的服务,比如路侧交通信息显示装置,比如说有一部分有交通信息的导航设备。比如说你们可以使用我们的交通IC卡乘坐公共汽车。对于有驾照的人来讲,在北京市任何一个有电脑终端的交通,或者警察管理部门,你们可以办理车务手续。前两天也开始了,在了邮局也可以办理车务手续。这是北京的智能交通系统。
在十一五期间,在上海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都有智能大型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大家有一个体会,持续了180多天。有七千多万人次参加世博会,世博会期间是没有进行交通限行的。而动态的交通服务,动态的交通组织,良好的换乘服务,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支撑,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交通的应用。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还举办了大型的智能开发项目,有联网不停车收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发了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不停车收费系统,而且发布了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应有规范。在08年抢在奥运会之前,我们正式向社会提供服务。这项工作实施三年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截止去年我们已经有22个省开通了停车不收费系统。我们全国到现在已经有超过各类不停车收费业务。这是我们国家在智能交通领域唯一大规模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我们建立全国覆盖网的超高速区域居于网,所有道路的数据交换系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条件。
智能交通走过了很年,但是不叫这个词,真正用这个词是1994年。实际上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智能进行了结构体系设计。我们交通部当时时在05年的时候专门翻译了资料,我们制定95计划的时候,是其中的一项计划内容。大家可以看,已经考虑到通信的问题,考虑到车辆的识别问题,考虑路和车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考虑了我们车和车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所以可以告诉大家,把这些东西用在交通系统里,进行完整的设计,在国际智能交通界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
这里还有一个情况给大家稍微回顾一下,我国在这个领域当中,坚持长期,坚持车路系统,或者车车系统的研究,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已经接近实用。真正国际上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点东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来智能车路系统,到智能车辆的系统,到车路继集成系统,美国通过十多年走过这样的路程,在2008年的时候,就进行了车路和车车合作系统的实验。
在去年奥兰多举办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就专门对车和车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可以说是我们大家说的车联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演示告诉大家,可不是一个厂商在做,是我们大家能够见到的所有的汽车厂商,通用、福特、尼桑、奔驰,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做。欧洲的车路合作系统,也已经进入到了现场实验,他们的实验是08你开始的,现在正在进行第三阶段,其实第三阶段已经快结束了。在这个领域里,不是解决交通拥堵,而是解决道路安全的问题。整个事故发生率下降了60%到70%。所所以大家共同做这个产业。结果就是到去年,在日本将近七千多公里到八千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所有的布局完毕。为这个专门设计的车载设备,全部实现了产业化,计划在五年内发展一千万用户,也就市在原来三千多万用户基础上,四千不停车收费的基础上再发展一千万的用户。而这个车载导航安全辅助驾驶,不停车收费都可以提供。而且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车前装后装都已经接受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加强车和车的属地交互。还有用于智能交通的无线交通系统。我们对国外智能交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结论, 对环节交通拥堵是有用的,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对安全作用突出。所以我们现在各大汽车厂商,包括欧美日的政府都在集中攻这部分,这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经常谈的商业模式有关系,和车辆结合在一和,是向政府宣传的卖点,也是向消费者宣传的卖点。当然环保也是最近的重点。在发达国家,信息领域和交通领域对智能的看法并不一样,这一点在日本有两套做法。在欧洲欧盟委员会,信息部门和交通部门也是两个看法。
中国新一代的发展战略,中国已经做过,已经进行的情况,我就不去说了,就把这张图告诉大家,我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已经覆盖到成都了,为了实现像日本一样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也实现了我们的产业化。我们都是自己的知识产权,国际上的芯片厂商按照我们的标准生产芯片,这是我们智能交通非常赞赏的项目。北京市的情况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很显著,解决拥堵也有一定的成效。
发展战略有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方向和路径的转变,前十年围绕小汽车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要以管理领域服务为主,以小汽车服务为主,效率优先,借鉴国外、技术跟踪,发展由技术引领为主。未来十年,我们为出行者服务为主,为公共交通服务为主,效能、安全、生态并重,自主发展。
交通运输部对下一阶段的安排做了总的安排。下一阶段我们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有什么特点呢?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第二,信息采集到更高的阶段。
第三,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
与前一段ITS发展的比较,具体的不说,我们的技术要做很大的改变。
在技术攻关上,交通数据实时获取,车路信息交互技术,交通数据处理技术,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这都是从交通的角度来讲的。
在集成应用上,公共交通服务和城市交通协调管理,交通运行角度与应急处置,出行便利化和信息服务,以及货物运输组织与优化。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我们营造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重点领域产业的发展。
当然要考虑智能交通标准化。时间的关系,不去念,大家可以看。和我们目前关注物联网的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简单说一下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开发与物联网的关系。
首先物联网的技术和来源是什么呢?它的技术、传感器、传输、处理。
智能交通来讲是集成应用的系统,我们关注的是技术,而不是概念。我这里就要提出几个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提。物联网是一个概念,是在信息不断发展中产生的。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作为我们现在的系统,我们物联网是依靠信息技术采集识别和传输处理,包括我们的移动通信,我们就问这个技术是物联网特有的技术还是通用技术?我们认为是通用技术。
当然我们智能交通来说什么都要用,有用的就用。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物联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一定要研究物联网要开发的系统和原有的应用系统有什么区别。
物联网所用的技术可能比物联网本身还要快,比如传感器。这我们怎么处理?作为智能交通来讲就会提出一个疑问,我是传感器的应用还是物联网的应用?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为什么呢?只要用上就可以。
有关发达国家和我们物联网相关的东西,讲几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在谈Telematics,它不是新东西。在9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智能交通研讨会,后一个词就是Telematics。Telematics这个词还有别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大家自己去理解。
第二,智能交通当中大量的利用了传感器通信技术。大家注意,在下角的图,似曾相识,这是之前物联网用的图。这个事实是人家已经走了很远,我们怎么开发我们自己有特色的东西。这个领域里,在发达国家已经接近于实用化。日本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V2V、V2标准。从09年开始到2011年欧美日三家建立了战略三角关系,他们分别签订了协议,就是在通信领域,为什么呢?日本卖车到欧洲怎么办?欧洲卖车到日本怎么办?他们已经建立了车路合作的联盟。这是去年刚刚成立的CAMP联盟,把汽车厂商也加入进去了。这就提出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如何布局?
第一,按照智能交通领域体系化的安排安排我们的工作。
第二,交通运输部要和工信部紧密的合作,为我国的国家的知识产权提供空间。而且交通运输部要重点抓好我们的路网信息资源。
我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了不少工作。
我们建立了可实现全国感知及云存储和云计算的路网。开展了交通领域物联网标准化的研究,我们特别重视跟其他行业的合作,我们在物联网总体组统一领导下,在标准委、发改委统一安排下进行工作,希望各个行业走到一起,共同为我们国家的物联网提供很好开发应用环境。我们已经制定了交通领域应用的标准体系框架,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标准基础。
以上就是我利用这样一点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个总体情况,由于电脑上有点差别,可能有点零乱。如果有进一步的需要,我们愿意跟大家进行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