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戴浩建成我军信息化安全网络体系
戴浩,江苏阜宁人,1945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2年4月入伍。先后任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长期从事指挥自动化总体研究和网络工程建设,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双百人物”。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员戴浩院士的军旅之路,正是在不断地向上攀登中实现着自我超越。
投身信息化,弹指30年。他用软件数据吹响冲锋号角,用银线电波构筑胜利传奇,在充满未知的漫漫征途上,演绎出当代军事科研工作者高技术与高境界完美交融的人生交响!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7岁到37岁,是科学家最富创造力的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爱迪生的电灯照亮了世界。但27岁到37岁的戴浩,却经历了一番动荡而平淡的青春:
1963年考入清华大学,期间遭遇文革10年,在一家电子工厂一干11年。直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他才如愿以偿地步入清华园,成为一名研究生。
1982年,37岁的戴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这个时候,我国在信息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鸿沟被进一步拉大。大洋彼岸的IBM公司已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而在北京的大街上,问起计算机,许多人还以为是算账用的计算器。
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留校任教,他都有很多理想选择。但想到我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在他的心中燃烧。怀揣一腔赤子之情,戴浩想到了参军,当一名军事科研工作者。“我知道部队的研究所有着很大的科研平台,在那里更可体现人生的价值”,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戴浩说。
初入军营,戴浩就被委以重任,在一项指挥自动化系统课题研究中担任副总设计师。这时候,没有互联网,书店里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凤毛麟角。但经历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戴浩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遇非常珍惜:“文革十年,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错过了。时间不等你,对手更不等你,落后就要被淘汰!”
课题启动后那段漫长而又紧张的日子,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经费人才悬殊的极大反差,戴浩恨不得一天掰作两天用,不断弥补技术缺项,追赶工作进度,与“对手”比智慧、比速度、比意志,扫清着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那段时间,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几乎把家按在了实验室,昼夜连轴转。尽管实验和生活条件非常有限,但大家毫不在意,心里头装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信息系统。
历经风险的跨越,更显壮丽,艰辛打造的成功,倍加辉煌。3年后,他们成功地建成了我军第一个联通总部、大军区、军兵种和主要军级单位的大型网络系统。
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跨越,在他的领衔下,我军第一个用于战备值班的计算机网络、第一个应急机动部队自动化系统、第一份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立项论证报告……我军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一个个“首次”相继诞生。戴浩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抢”来了一次次宝贵的赶超机遇。
眼睛看得远,脚步落得实
戴浩深知IT行业技术的短寿,多年来,他始终抱着强烈的危机感,把目光聚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无论工作再忙,都不放松对新技术的学习。他不仅带头参加所里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和科技讲座,还走上讲台讲授自己的所思所学。在上班的班车上,在出差的火车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戴院士手里捧着一本书,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凝神思考。
同时,戴浩更深知,追求技术的本质是为了研制管用、实用作战装备,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决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必须紧贴我军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走中国特色的军事科研之路。
1997年4月,戴浩担任全军某重点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当时军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沿用已有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一种是使用新兴技术,风险系数大,与原来设备不兼容。一时间争执不下,难有定论。作为总设计师,戴浩通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科学分析,权衡利弊,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不着眼长远大胆创新,现在看似立竿见影,最终必将贻误战机。他这一研究思路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方案获得总部批准。
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在戴浩的领衔攻关下,“全军某信息网络工程”终于如期完成。这项工程实现了我军指挥网的升级换代,完成了从专用网络体制向开放网络体制的转型与跨越,成为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里程碑成果。我军的网络平台建设不仅没有走弯路,还经过数十次重大军事演练的检验,产生出巨大的军事效益。
在某型网络建设时,有人提出完全采用成熟的商用软件,戴浩却坚定地说:“商用软件必须改造,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未来战争中就可能受制于人。”他和同事们殚精竭虑,成功地架构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整体布局,并在世界计算机网络领域率先提出“安全管理中心”的新概念,把以往零散的安全管理措施整合成一个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
俯首甘为“孺子牛”
“翻译了关于信息安全的几篇最新文章,供大家参考!”“戴院士工作做得及时、细致,而且无私地与我们共享,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赞!”“收藏了,谢谢楼主!”……
打开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局域网论坛,一份发自戴浩院士的“热贴”点击率居高不下。选中、下载、打开,十多份带有注释的文档映入眼帘。从中摘出一段阅读,连记者这样对信息化技术知之甚少的人,也觉得表达通俗自然,思路清晰流畅,翻译者着实下了很大功夫!
对于培养年轻人,戴浩有着更深的体会和企盼。他经常对科研人员说:“我们那个年代一清二白、起步艰难,现在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要尽量往前冲!”
1993年担任总工后,戴浩把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还多次把立功、受奖、提前晋职调级等机会让给年轻人。2001年,他在辞去总工职务后,专心搞科研、带新人。戴浩的学生、博士小刘清楚地记得,戴院士为他修改论文,一份近百页的论文他两天就能改出来,还提出重要技术问题的改进建议。
多年来,戴浩领衔研制的许多新成果陆续问世,在报奖时,他宁肯不署自己的名字,也要把年轻人推上去。某信息网络工程曾获得近10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作为总师的戴浩每次都把自己从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中去掉。他主持编写的《指挥所自动化建设》一书的封面上,也没有他的名字。在戴浩带领的各个课题组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数十名年轻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起大梁,成长为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
“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戴院士不仅倾尽所能指导帮助,甚至甘愿拜年轻人为师,这也是他能够获得众多科研人员尊重的一个原因”,所政委李成军说。
该所某中心室主任初宁清楚地记得,他曾撰写了一篇关于软件集成方面的论文发给导师戴院士审阅。论文涉及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指标,但是戴院士长期从事网络建设,在软件集成方向其实并没有太多研究。看完初宁的论文后,戴院士真诚地说:“不好意思,你论文的内容我没全部吃透。”而仅仅半年后,初宁却惊讶地发现,当他再和戴院士聊关于软件集成方面的内容时,戴院士已经把这些思想融会贯通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之中了。
“要相信年轻人,总有一天,他们会干得比我们好”,戴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