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何时不再“各唱各的调”
无锡滨湖区荣巷街道辖区内惠山、青龙山森林保护区,面积1.4万余亩,防火任务很重。街道在山上修建了一批混凝土蓄水池,并装上“智能心脏”——太阳能水位监测器。如遇蓄水池渗漏、干涸造成水位下降,安装在水池中的水位传感器就会实时预警。
物联网助力森林防火,是物联网技术在无锡落地开花的一个实例。经历了前几年的“炒概念”,物联网技术现已实实在在用于社会民生。
“欣喜之余仍应看到不尽如人意之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航道等,实际应用项目越来越多,但都是一个个单体项目,技术标准也各不相同,并未探寻出规模化路径。”18日,国际传感网标准化论坛在无锡举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组长刘海涛有针对性地如此直言。
这番话,切中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软肋,得到了来自多个国家及相关国际标准组织百余位专家的认同。
在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下,物联网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致出现阶段性过热苗头。记者最近在省内多个地方采访发现,已经应用的物联网示范项目技术标准多为企业自创,尚谈不上推广应用。在苏南某市,物联网技术已在航道监控、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交通调度等领域应用,即使同一领域的两个相似项目,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专家表示,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导致信息难以共享,与物联网本意相差甚远。
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分析,物联网有智能交通、医疗、电网、环保、安防等各个行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技术要求、社会需求都不一样,导致物联网产品形态、系统的应用、物联网感知的服务也是多样化的。庞大的物联网市场空间,被应用分成众多独立的小块,产业集中度如何提高?又如何实现规模产业化?
刘海涛介绍,不管你在哪使用物联网,总归有百分之六七十是一样的,把相同部分提炼出来就成了共性平台,不同的部分则成为应用子集。“这样物联网就形成一个‘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架构,谁能把共性平台攻下来,谁就能创造物联网产业化的革命性成果,抢占行业制高点。”
什么样的共性平台才能获得全球的认同?记者昨日了解到,在工信部的组织下,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已经成立,将与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权威机构共同制定共性平台的标准。作为全国物联网技术研究高地,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提出的共性平台架构,与国际权威机构的标准制定方案在概念上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