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经济信息化工作会召开 物联网等成发展重点
2月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相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这次会议也是全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和“加速提升增效”的动员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胡绍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淑玲、市政协副主席方漪出席会议。各区、市分管区、市长,青岛保税港区、高新区管委分管领导,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各区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省驻青企业、市重点企业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11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各种困难和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全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抓运行、稳增长,抓项目、增后劲,抓转调、促升级,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经济和信息产业呈现增速企稳回升、效益同步提高、结构持续优化、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运行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从经济指标看,主要有五个亮点:一是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662.8亿元,同比增长20.4%,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四年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二是七大产业产值突破万亿,达到108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8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403.6亿元,增长24.4%,是“十一五”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四是软件业务收入351亿元,增长60%,总量连续两年在副省级城市前移一个位次。五是中小企业担保额达到158亿元,增长90%,担保额居全省第一位。
会上,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项阳青作工作报告,总结了2011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部署了2012年重点工作;市委常委胡绍军讲话,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成绩,对全面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积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制定出台我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及工信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我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两化融合评估指标》,并开展全市两化融合情况调查。
2、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估工作。开展《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宣教活动,举办多种形式培训,鼓励两化融合示范区市、示范企业在等级评估中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争取纳入国家区域两化融合评估试点;力争工信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在我市举办;组织好工信部在北京举办的两化融合成果展。
3、推动区域、行业、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按照“7+6”产业,在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不同层次培育30个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进行产品层次的两化融合试点,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使企业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在产品升级、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在不同规模的企业继续进行试点示范,加强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两化融合向深度发展。指导两化融合基础薄弱的企业,高起点进入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在相关区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普及两化融合新的示范项目和发展模式。
4、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培训,组织专家、运营商会诊,推广示范典型案例,加强全市三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扶持第三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专业化服务;鼓励城阳区建立和完善区域内全部企业在线管理与服务网络平台。
(二)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5、实施物联网示范工程。根据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和我市《物联网应用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培育10个优质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及项目,以此为载体,争取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6、抓好物联网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牵头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在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工业等领域组建2-3个的产业联盟,支持物联网产业较为集中的2-3个区市申报“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为青岛市申报国家级“物联产业集聚区”打好基础。
7、积极培育和引进物联网关键技术和项目。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在东园西谷集聚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物联网终端产品、RFID读写设备研发制造以及物联网系统平台等重点领域,在深圳举办针对珠三角地区物联网研发制造产业的定向招商活动,全年力争再引进3个物联网重点项目落户我市。
(三)积极推进国家三网融合试点
8、按照国家试点方案的要求,积极推动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工作的意见》;在双向进入牌照发放前,组织各试点单位继续做好三网融合业务的小区试验,对网络、平台、终端等设施进行验证和完善,为正式开展双向进入打好基础。双向进入牌照正式下发后,组织试点单位做好三网融合业务的推广应用工作,推动广电与电信企业之间的合作,力争全年三网融合新业务用户达到5万户。
9、抓住三网融合试点的契机,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推动相关企业加大在关键技术、终端产品、解决方案、内容平台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协调推进广电及运营商与本地制造和研发企业的合作,有效推动三网融合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推动各行业电子商务应用
10、营造电子商务氛围。发挥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探讨建立市级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实现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以会代训,加大免费电子商务培训力度,拟举办培训100场,受训企业4000家;鼓励和支持新兴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力争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
11、推动电子商务应用。突出抓好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供应链和商务协同水平,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的电子商务购销体系。实施“青岛?阿里巴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推动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举办电子商务服务对接会,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信息交流和对话沟通。在重点行业举办特色网站推介会,提高特色网站声誉度。
(五)积极推动社区和农业农村信息化
12、以推广“政民通”系统为重点,积极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区市参与、市场运营的推广模式,在市南区推广湛山街道、盐城路街道政民通系统试点的成功经验,架构社区云计算概念,加快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适时召开全市现场推广会,从条件成熟的区市社区开始,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争取今年政民通系统新增2万用户。以社区便民缴费为主要服务方式,推广亿城通、利安百通的服务模式。其中,亿城通信息化便民系统各项服务交易额突破2亿元,交易约600万笔;利安百通覆盖区域由市内4区扩展至7区5市,新增社区便民终端网点400个。
13、稳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认真落实国家五部委《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突出涉农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涉农龙头企业信息化典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推动工业带动一产和三产发展。深化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拓展服务内容,规范管理行为,不断将城市社区信息化的缴费、订票、培训等内容向农村延伸,实现培训农民2万人次。加强特色农产品网站、专业性网站建设,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六)切实推广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
14、积极协调推进市民卡(A卡)工程建设。推动牵头单位按照国家人社部的要求,尽快启动A卡工程的系统与平台建设,为实现正式发卡打好基础。
15、推进琴岛通卡的普及应用。继续做好对琴岛通卡公司的业务监管和指导,逐步把琴岛通卡的应用范围向社会管理、物联网应用等领域扩展,争取在停车场收费、手机支付、公用事业缴费、出租车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争实现琴岛通卡应用系统在全市12区市的覆盖,全年力争实现发卡量突破200万张;实现与日照市一卡通的互联互通,完成与潍坊市一卡通工程互联互通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认真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16、切实履行市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推动市信息安全支撑机构建立和正式运转,以确保经济领域信息安全为重点,扎实开展信息安全的协调、检查工作。加强数字证书认证工作的监管和推进,根据国家《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规划》,开展我市电子认证工作,深化CA认证业务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
胡绍军强调,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要坚持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紧紧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各项工作全面加速提升增效,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一是突出规模。各区市特别是县域五市,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投入,不断做强做大工业规模。二是突出结构,围绕抓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抓定向招商、产业配套,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三是突出品牌,加快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品牌培育计划,带动全市工业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效益。四是突出集聚,加快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进度,调整优化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针对当前工业运行形势,胡绍军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和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要坚持不懈抓项目,为产业发展积蓄强大后劲;要坚持不懈抓人才,培育壮大优秀企业家队伍;要坚持不懈抓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会议还对2011年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市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并为获得2011年度“青岛名牌”称号的企业代表颁发了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