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还是“青苹果”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想喝咖啡,于是你拿出手机,通过星巴克的支付应用叫一杯咖啡,然后打开手机的移动定位服务功能继续行走。几分钟后,星巴克的员工踩着滑轮将咖啡送到你手上,你拿出手机轻轻一刷,交易就完成了。”这是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监管部经理赵恩泽描绘的移动支付未来的图景。
2011年的最后一天,三大运营商旗下的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令试点摸索的移动支付业务迈入合规发展的轨道。 不过,三大运营商并未因此心满意足。一方面,仅拿到移动支付和收单牌照,与其预期的“全牌照”有差距;另一方面,在移动支付中,仍存在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2.4GHz和银联主导的13.56MHz两套标准,两套标准各有利弊,未来行业标准如何框定尚不明朗,运营商们只好斥巨资“两条腿走路”。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对财新《新世纪》坦言,“眼前仍像蒙着一层雾。”
原银联首席研究员、现任国泰君安首席研究员林采宜指出,当前移动支付属于微利行业,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各方参与者更多是希望通过移动支付模式触达并锁定最终用户,通过其派生的其他增值服务模式盈利。
为了能笼住用户和占领未来的市场空间,尽管眼前微利甚或无利,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银联仍各不相让。
“两条腿走路”
目前,工信部、央行已共同启动移动支付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但统一的行业标准仍未正式出台。不同频率的标准背后,运营商和银联都自有算盘。
支付行业资深人士王辉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运营商推广移动支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黏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用户,这意味着运营商需要将具有支付功能的芯片集成在自己的SIM卡中。
2009年4月,中国移动推出了RF-SIM卡,这种卡一般置于手机电池之后,若要实现现场支付,其射频必须穿透电池。当时,13.56MHz频率在穿透手机电池、金属后盖上遭遇瓶颈,由此中国移动力推2.4GHz频率作为行业标准。
这触动了中国银联的敏感神经。在银联看来,13.56MHz频率是国内外金融机构受理终端的通用频率,也是其他行业的通用支付标准,能与非接触式银行IC卡兼容,改造成本小。
继中国移动之后,银联很快推出了自己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解决方案,坚持13.56MHz标准。随后,银联着手改造POS机。截至目前,全国联网POS机有330万台,其中,能够受理13.56MHz频率的POS机已超过60万台。
在移动通讯市场处于后发地位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了尽快拓展市场,选择投身银联阵营。2009年11月,中国联通与银联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次年5月,中国电信也与银联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但银联方案必须使用NFC手机,每台NFC手机约为2000-3000元,这么高的手机置换成本令市场推广难度很大。”支付宝策略经理张春乐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同时,银联方案主要是将银行卡捆绑进手机,运营商很难避免沦为通道的命运。”
运营商对捆绑银行卡并不情愿。一位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试点,但推广效果不理想。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联通、电信也加入了2.4GHz的阵营。因政策前景及行业标准并不明朗,三大运营商都选择了“两条腿走路”,同时发展2.4GHz标准和13.56MHz标准。
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中国移动基于2.4GHz标准的产品已在广州、深圳、上海、成都、北京五地试点,基于13.56MHz标准的试商用产品正在研发解决中。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在13.56MHz标准下,目前任何一家运营商都没有正式推出将芯片捆绑进SIM卡的商用产品。现在市面上基于13.56MHz标准的产品,大都是贴卡或挂卡,即将集成借记卡、信用卡、手机钱包支付的芯片贴在手机背壳上。“问题在于,这个芯片可以贴在手机后盖上,也可以贴在衣服上或者其他地方,运营商没办法捆绑用户。”一位中国移动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
在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曾表示:“标准必须统一,但标准不是惟一。”国家金卡办在2009年成立了国内首个移动支付标准工作组。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也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国家标准委员会、工信部以及央行正在考虑将2.4GHz、13.56MHz同时纳入行业标准。
不过,国泰君安首席研究员林采宜相信两个标准只是过渡,终会统一到13.56MHz。她认为,2.4GHz虽然技术趋向成熟,但铺设受理网络、改造终端的成本较高,短期内适用性有局限。移动运营商也有向13.56MHz过渡的趋势。
在互不支持的两个标准之间,运营商不得不做两手准备。据支付宝策略经理张春乐预计,若采用2.4GHz标准,运营商改造每台POS机的成本约500元,独立采购每台POS机的成本则为1200元;若布局13.56MHz标准,除了考虑NFC手机置换成本,用于新的解决方案研发的资金亦是不菲。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指出,统一标准涉及三大运营商内部、运营商与银联以及背后产业链的利益博弈,最后结果尚不明朗。
市场还是“青苹果”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所谓近场支付,即直接“刷”手机支付;而远程支付是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短信支付等)进行支付。三大运营商在拿到支付牌照后,主要还是致力于发展障碍小的远程支付业务,而真正意义的“刷手机消费”——近场支付,还有待运营商攻克技术难关。在近场支付市场,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推广手机钱包。手机钱包是类似于第三方预付卡的储值账户,可以为用户提供小额消费服务,用户可在签约商场、超市、便利店像刷公交卡那样现场消费,即刷即走。
“较之捆绑银行卡,手机钱包显然能给运营商带来更大收益。”张春乐给财新《新世纪》记者算了一笔账:若直接刷银行卡消费,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将以7︰2︰1的比例分配手续费;若通过手机刷银行卡消费,运营商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它的谈判能力,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运营商或按6︰2︰1︰1的比例进行分配。但若通过手机钱包消费,运营商将通过自有账户结算,掌握整个环节的主场权,或仅需与收单机构按8︰2的比例分配。可见,在这几种模式之下,运营商都有动力进入收单市场,并争取获得预付卡牌照,以在后端收益分配中提高分成比例和话语权。
2011年10月,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联合推出“手机钱包联名卡”。这张卡集借记卡、信用卡、手机钱包功能于一体。以398亿元代价认购浦发20%股权的中国移动,不仅与浦发共享借记卡、信用卡带来的手续费收益,还可获得手机钱包的大部分收益。
林采宜认为,浦发与移动的战略合作,其根本诉求是浦发来自资本充足率方面的财务要求;而移动的诉求则在于借助浦发跨越金融资质障碍,可开展更多移动支付业务的尝试。目前,手机钱包联名卡有一定的市场领先性,但由于受理终端的局限,规模上还难以上量。
若要开展手机钱包业务,张春乐认为,运营商需要以灵活的策略打通终端受理体系,同时还需要向央行“讨一个预付卡业务牌照”。
2011年底,央行向三大运营商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非“全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经营范围为固定电话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中国移动则为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至今,三大运营商仍在向央行申请增补经营业务范围。之所以暂时拿不到“全牌”,易观分析师张萌认为,运营商在其他业务上可能未达到央行规定的要求,尤其是安全要求。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则透露,央行只想让运营商从事自己行业内的事情,PC端支付及预付卡业务等,还是交给第三方支付公司。
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额为481.4亿元,同比增长149.4%,用户规模为1.9亿。预计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0亿元,用户规模增至4.8亿。
财新《新世纪》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也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用户数接近5000万,合作商户超过14000家,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但是,真正刷手机的消费者并不多。“这些交易额大部分来自于手机充值、缴话费,以及运营商自有业务支撑的交易等。”王辉表示。
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拿了牌照后,中国移动首先会对自有业务进行支付的迁移,如手机充值、缴话费、更改话费套餐等业务将逐渐采用自己的支付产品,营业厅也将开始用自己的POS机进行收单业务。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上线水、电、燃气、医保等九大类约400个缴费项目。张春乐坦言,这类公共缴费项目盈利微薄甚至出现亏损,它主要是为了先将用户培育起来,再慢慢向近场支付迁移。在王辉看来,“刷手机时代何时到来,取决于市场的成熟度。”他认为,从中国支付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从纸币支付向信用卡支付过渡用了二三十年;从信用卡支付到互联网支付用了不到十年;而从互联网支付到移动手机支付,预计需要二年到四年的发展才能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