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农民种地用上射频卡 郯城县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作者:高元 吕玉军
来源:金农网
日期:2011-11-02 14:29:46
摘要:采用射频卡双向控制、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等高新技术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田路成方,沟渠相连,旱涝保收,节水增效,生态和谐,农民受益”的总体目标。“解渴”后的“瘦田”变成了“肥田”,“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
关键词:农业射频卡

  金秋时节,徜徉于广袤的沂沭河冲积平原上,满眼望去,一派丰收的景象:一块块方阵似的水田里,金色的稻浪连绵不断;这边联合收割机在吞吐着金秋的收获,另一边早有人趁着好墒情及时深耕播种……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郯城县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近年来,该县不断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械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中有升。2003年以来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据测产,今年郯城县的粮食总产预计可达78.2万吨,其中,夏粮36.7万吨;秋粮总产41.5万吨(水稻34.6万亩,平均单产655公斤;玉米38.1万亩,平均单产470公斤)。

  抓住水利这个农业生产的命脉不放松

  “今年水稻收成很不错,我估摸着一亩地能打1400多斤。”看着自家种植40亩水稻丰收在即,归昌乡郯庙村村民喻久元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他想灌溉只能靠自家的小口井,不仅出水慢,用柴油机抽水,24小时还不能离人。自从政府投资为农民打了大口深水井并实现电灌后,喻久元又将17亩旱田改成了水田。喻久元说:“以前我种25亩水稻浇灌一次得10多个小时,消耗柴油14公斤。现在可不同了,40亩地8小时就能灌溉一次,一年下来节省灌溉费用少说在1500元以上。”

  近年来,郯城县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目的,共投资3717万元,配套改造斗渠7条12公里,农渠99条56公里,配套建设桥涵闸2490座,整治排水沟138条106 公里,新打机井37眼,配套5.5KW潜水电泵37台,架设高压线1.25Km,地埋电缆1.25Km铺设PVC管道35.3Km,采用射频卡双向控制、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等高新技术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田路成方,沟渠相连,旱涝保收,节水增效,生态和谐,农民受益”的总体目标。“解渴”后的“瘦田”变成了“肥田”,“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

  用农业的机械化“给力”粮食生产

  “大马力”能发挥大效应,农业的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最“给力”。作为全国产粮大县,郯城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近年来,郯城县一直把大型机械的推广应用作为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努力方向,目前我县农机总动力77.9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0907台,联合收割机1962台,机引田间作业机具44781台。今年小麦的机收率达到99%,水稻机械化插秧率达到37.5%,大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应用,使郯城县的粮食生产潜能得到不断释放。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仅促进了全县土地规模经营的深入开展,也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而土地的规模经营,又为大型农用机械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连片种植,‘大马力’可有用场了,省时又省劲儿,还能多打粮,保守说我今年也能赚个20多万。”经营着500亩耕地的港上镇农户刘绍连,就尝到了连片种植给他带来的甜头。今年,该县争取农机购置补贴800万元,共补贴机械161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1台,手扶拖拉机362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24台,稻麦联合收获机3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97台,小麦免耕播种机72台,秸秆还田机5台,水稻插秧机77台(其中高速插秧机2台),抗旱机具284台,受益农户达1036人,进一步加快了农机化建设。

  加大配套扶持力度,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郯城县把落实上级惠农政策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性环节来抓,力争让广大农民得实惠。今年,全县落实粮食直补1163.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6909.8 万元、良种补贴1713.5万元,合计落实各项补贴资金9786.7亿多元,实现了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先后争取并实施了良种繁育、标准粮田、有害生物预警、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粮食项目等农业项目,坚持精心组织,规范运作,极大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地发挥了各项目的增产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扶持奖励小麦、玉米、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对承担国家、省、市高产攻关的试验田,农业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并分别给予每亩100公斤和50公斤优质复合肥或配方肥的奖励,共发放奖励肥料50多吨;并对高产创建活动中贡献突出的乡镇给予物质奖励。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育20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近50个,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该县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镇有农技服务站、村有农技服务点的县乡村三级系统配套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现有农技人员的作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力度,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新路子,全面推行以农业科技指导员巡回服务、郯城农业信息网服务、12316“三农”热线服务、农技110为主要内容的联动运作模式,利用农村社区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粮食增产实用技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全县共举办专业讲座200多次,培训农民10多万人次,解答农民问题6000多个,发放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5万多份,促进了粮食生产现代化。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在粮食生产上,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良种化、区域化生产。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济麦22、烟农19、良星99、郯麦98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大力推广种子包衣、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宽幅播种等实用成熟技术,依靠科技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玉米生产上,主推郑单958、浚单20、农大108、金海5号,津北288等主导品种,全面推广“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用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为机械播种,种植密度明显提高,为玉米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水稻生产上,加大新品种科研和推广力度,县农业部门自主选育的阳光200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被列入山东省重大科研项目,并作为重点推广品种进行推广。全县推广种植“阳光200”水稻面积 20余万亩,平均亩产660公斤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增强粮食生产后劲。该县承担的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共采集土样1800个,完成测试项8000余项次,推广配方肥3000余吨,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土样采集、化验、分析、施肥、试验示范任务。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60万亩,提高了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