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叫好还要叫座
近日,打开手机支付宝最新版本的客户端,可以发现其中增加了一个“悦享拍”的功能,这是通过拍照识别二维码来完成移动支付的一项应用;而国际支付企业Paypal也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实现移动支付的功能。二维码业务在日韩等国取得了快速发展,反观国内,尽管电信运营商早早就推出了这项业务并被看好,但是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并未达到业内预期。尽管整个二维码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但是,通过在关键行业应用找到突破口、以应用驱动产业,或许能改变二维码叫好不叫座的现状。
孤独的舞者
二维码业务是极具市场潜力的业务,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先驱者的证明。统计显示,在日韩等配备二维码成熟方案支撑的地区,二维码的应用普及率达到96%以上。日本早在五年前使用手机二维码的用户就已经达到6000万,在街头随处可见标有二维码的商品、广告、电影票、优惠券,其流行和普及程度绝不亚于短信在我国。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的TESCO也在韩国地铁、公交站建设虚拟商场,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购买,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在国内,二维码尽管没有收获“短信效应”,但是不少应用也引来用户的叫好连连。在刚刚结束的通信展上,中国电信展台就在每项应用旁边配备了二维码,只要观众的手机装有二维码识别软件,就能直接读取各展台上的二维码,在线收听对应的讲解内容,二维码成为实现全息观展的一个有效工具。不久前广州地铁站的广告窗列出了多款商品,每款商品的右下角都有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中包含了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手机用户可以拍摄广告上的二维码,确认后即可下单购买。二维码签到、二维码检票、二维码辨别门票真伪已经被频繁地应用于各类会场。
尽管如此,二维码业务仍然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没有与之投入相匹配的真金白银的产出,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这让二维码更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却无法博得大众的欣赏,只能独自起舞。
小众市场里的唱而不和
其实,二维码业务曾经被看做是杀手级业务,而由于其和手机水乳交融的关系,电信运营商也被认为是二维码产业的绝对主导者。早在五年前,中国移动就大举推出二维码业务,而在2009年,为了迎接3G的到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纷纷表示要在当年年内涉及二维码业务。
但是,市场的走向并没有验证这个观点。尽管电信运营商在努力推广这项业务,但没有得到市场的响应,这也让电信运营商对这项业务慢慢冷淡下来。应用领域的局限是其中一个原因,二维码业务主要应用在商家优惠券、旅游门票、电子票务等方面,没有覆盖更多的行业,这让业务迅速普及受到了限制。终端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彼时,能拍照的手机并不像今天这样普及,用户使用手机拍照,通过移动网络传递信息的使用习惯并未大范围形成。盈利模式更成了瓶颈,二维码业务主要以优惠券和票务为主,这两个领域有太多的替代品,传统的纸质优惠券、短信、彩信、DM广告等都对二维码业务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且,作为本地化商务信息的一个载体,二维码业务的运营者需要精确地知晓用户需求与商家的供给情况,显然,电信运营商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硬件改造需要成本,近场支付迄今未大范围应用,而软件的大规模普及还为时尚早。此外,在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的背景下,国内二维码应用只能停留在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无法深入打通资金链完成结算。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二维码业务更多地被用在电信运营商自己的业务层面,在其他领域迟迟无法打开局面。
应用驱动另辟蹊径
以应用驱动产业,或许能打破二维码业务目前的发展僵局。把二维码业务和热门行业应用结合让用户用起来,有了用户规模后,再通过用户需求去推动整个产业链解决现有的问题,这种做法也许更为主动一些。并且这种策略还有智能终端这个好帮手,智能终端的普及让个人应用和行业应用有了更好的实现载体,并且客户端的内置可以代替大规模的终端技术改造。
手机支付行业是一个突破口。目前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都把二维码支付作为发展空间线上向线下延伸的重要手段,比如1号店增设了通过二维码进行交易的“虚拟商店”,支付宝也将在近期推出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实现用户即时支付功能。这些应用将有可能让大量电子商务用户转化为二维码业务的使用者。
娱乐行业也聚集了大量二维码潜在用户。比如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创建面向音乐和娱乐类的二维码,音乐和娱乐内容提供方可以上传商业化海报、传单、宣传单等并附上二维码,每个二维码都对应着一个下载热点,通过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可以在线购买。这项业务在韩国一经推出便取得了很大成功。
行业市场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比如在目前热门的智慧医疗行业,二维码也有作为的空间,用户在通过手机预约挂号之后,相对短信的确认方式,二维码可以包含更多就诊信息,并且加密技术让患者信息得到更全面的保护。而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二维码进行信息采集、跟踪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电信运营商可以研究和分析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对商品溯源的管理需求,在食品和药品安全领域推广二维码应用。在这些应用的驱动下,“满城尽带二维码”的时代或许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