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标准法规  >  正文

浙江: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

作者:浙江省经信委
来源:浙江经贸网
日期:2011-08-19 09:42:35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信息化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提出如下意见:

各市、县(市、区)经信、科技、财政、商务、国资监管机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信息化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省信息化水平跃居全国前列,为“十二五”时期我省“两化”深度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实践证明,推进“两化”融合,有利于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我省区域综合实力,实现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有利于整合经济社会资源,实现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渗透和融合,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明确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经济领域“两化”深度融合为着力点,聚焦十大传统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八大工程”,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社会服务支撑的巨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推我省工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分类推进。紧紧围绕我省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升级对信息化的需求,推进重点行业、产业集群、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信息化的分类指导,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应对企业发展中的能源、资源、管理瓶颈制约。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和支撑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内在需求,强化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和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 

  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集中资源,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重要环节进行突破,树立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标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与创新发展,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 

  产用联动,深化应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卫生、社保、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等方面的集成应用提供支持,形成产用互动发展的良性局面。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80,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两化”深度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具体目标: 

  ——区域层面:基本建成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在产业集群中初步建成15个以上“两化”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和一批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信息化统筹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智能化。“两化”深度融合对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层面:通过实施十大行业“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产业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两化”深度融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企业层面:重点骨干企业45%以上实现关键环节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60%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显著提高,电子商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三、落实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各项任务 

(一)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化工、医药、电力、建材、冶金、汽车、船舶等十大传统行业为着力点,实施“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推进企业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实现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提高工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普及推广信息智能工具,推进仿真实验、平台集成、协同研发等新型工业研发模式的应用,构建协同创新的研发体系;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运行和综合集成,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和柔性化;加快重大装备、关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装备、设备功能,提高工业生产母机和重大产业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综合利用率,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鼓励企业深度开发利用工业信息资源,分行业建立专业知识库、数据库和信息库,发挥信息资源对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渗透作用,推进信息化与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先导示范应用,初步构建自主可控的物联网、云计算和信息安全产业体系;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电子、金融电子等“融合”产业,加快嵌入软件技术在传统工业产品中的应用,推进工业产品智能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发展光通信、高清电视等“三网融合”关联产业,壮大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数字音视频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优势产业,实现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电子元器件产业的新突破;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挥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对产业信息化的核心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推进咨询设计、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业务的发展,促进外包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培育数字出版、电子阅读、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融合业务和融合终端的发展,创新数字内容产品、经营模式和服务业态。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信息技术向生产性服务业渗透融合。推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与港口服务的集成发展、互动发展,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和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推广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依托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港口、铁路、机场、货运站场等交通枢纽和仓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加快以电子口岸为核心的政务信息化应用、以物流服务平台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商务信息化应用,构建支撑“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工业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搭建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和专业信息资源库,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推进传统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加强金融、交通、商贸、房地产、农产品销售、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领域网上在线服务能力,促进传统营销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融合,提高社会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 

  全面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向下一代信息网络发展,提高城乡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普及率,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商用部署,加快“三网融合”,优化“两化”深度融合网络支撑环境;统筹部署物联网先导示范应用和智慧城市创建,全面推进电网、铁路、交通、水利、供水等战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进省政务数据灾难备份工作,提升基础设施高效安全运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深度融合,加快社会领域信息化进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建立企业、公民网上办事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农村,深化社会保障、医疗、教育、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等关系重大民生问题的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建立经济监管和宏观调控信息化体系,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调控监管能力;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精准农业、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广应用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村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数字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工程 

(一)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工程 

  以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为重点,推进块状经济“两化”深度融合,创建15个以上省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加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产业集群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检测、行业数据库共享、信息咨询、软硬件租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教育培训、运营维护等服务;加快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交通、电力、供水、供气、物流等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为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骨干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 

  以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推进骨干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创建100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指导企业科学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引导企业推行信息主管制度,鼓励企业参与制定行业信息化标准,建立行业数据库和专业知识库、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推进面向产业链协同的集成应用,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鼓励企业内部推广跨部门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工业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一体化应用,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支持能力。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 

  以1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梯度推进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甄选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积极推广。组织信息化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规划和业务咨询,搭建信息化服务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供需合作平台。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发布信息,获取技术支持,开展商务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内部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设计优化软件、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精细化生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推进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 

(四)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工程 

  以印染、造纸、皮革、化工、冶金、医药、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创建5个“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选取20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业集群中,推广精细化、柔性化生产管理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低能耗优化作业调度系统、能源管理系统(EMS)、能源利用综合平衡和调度管理系统;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物)监控和清洁生产的水平;推广能源合同管理(EMC)和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模式;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测体系,实现对全省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 

(五)电子商务创新工程 

  坚持以商务活动为核心,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构建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进一步做强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加快培育发展企业自建购物平台,努力做精做透专业网络零售业务。鼓励大型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务协同。鼓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构建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加快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提升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由信息流向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发展。鼓励和支持新兴技术应用,推动商业模式和支付方式创新,加快突破配送、诚信和资金等制约因素,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和标准,健全投融资体系,加强人才培育,推进电子商务产业与支撑环境协同发展。 

(六)软件产业振兴工程 

  依托我省现有软件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扶持一批工业软件开发企业,推出一批符合我省制造企业需求的软件产品,充分发挥我省嵌入式软件的基础优势,开发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通信、工业控制、数控装备、仪器仪表、纺织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家电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水平;构建网络基础设施、计算存储能力、软件平台、软件应用服务等云计算产业体系,推广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云计算”服务在电子政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七)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化服务平台发展。按照省政府“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推进港口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加强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台州港、乍浦港等港口生产各环节应用系统建设,优化港口生产流程;推进建立覆盖陆路和水路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第四方物流平台,推广双重运输及甩挂运输模式;以煤炭、铁矿石、粮食、液体化工、船舶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为主体,推进建立相应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现货交易。 

(八)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顺应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支撑传统制造业创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建立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依托企业、园区、行业协会、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中心,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强化信息服务企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企业能力评估制度,提高咨询服务、系统集成、网络服务、外包服务的水平;鼓励大中型企业将其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机构剥离,成立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全行业和全社会提供服务;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和实训基地;建立科学规范的“两化”深度融合评估体系,开展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估。 

五、优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环境 

(一)完善“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机制 

  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信息化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发布信息化发展指数。地方各级政府要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建立跨部门联动的长效推进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将“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指导,集聚资源,上下互动,合力推进。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加快推进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各负其责,把“两化”深度融合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扶持政策 

  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精神,继续实施软件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集成、咨询和运营维护,集成电路设计等业务,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优惠政策。省级财政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财政扶持,有条件的地方也应加大对“两化融合”扶持。省经信、科技、商务、财政等部门要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电子商务等专项工作,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研发和应用的支持。要积极引导企业将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外包给专业企业,鼓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数据处理工作中的一般性业务发包给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要拓展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项目的投融资渠道,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行业和民生领域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投资力度。 

(三)完善“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基础 

  组织“两化”深度融合专题调研,加强对“两化”深度融合重大问题的研究。开展“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创建工作,分行业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两化”深度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机构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搭建企业CIO交流平台。健全“两化”深度融合相关的法规规章,按照《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要求,落实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工作机制。重视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在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 

(四)加强“两化”深度融合人才支撑 

  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两化”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各地各部首门应当积极为企业招聘、引进“两化”深度融合人才提供服务,可对有突出贡献的“两化”深度融合高级人才给予重奖。省内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依托科研院校、各类培训机构、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和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信息技能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实施“千名信息主管(CIO)培养工程”、“千名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养工程”和“万名信息化应用骨干人员培养工程”。 

(五)加强“两化”深度融合合作交流与宣传普及 

  围绕“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两化”深度融合领域的国际、国内和“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针对“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难点问题举办专业论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合作研发。积极引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落实好相关政策。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两化”深度融合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促进全社会对“两化”深度融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交流,提高公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对“两化”深度融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省经信委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商务厅 省国资委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