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标准基本敲定 产业链各方秣马厉兵
作者:温婷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期:2011-07-13 08:38:20
摘要:国家标准日趋明朗,产业链各方纷纷“放开手脚”,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迎跨越式发展。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已经基本敲定,由中国银联倡导的NFC手机支付标准有望主导国标。据透露,国标对于手机支付的载体不会有很具体的要求,对于远程、非金融领域支付的标准也不会卡得太死。
国家标准日趋明朗,产业链各方纷纷“放开手脚”,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迎跨越式发展。
7月12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已经基本敲定,由中国银联倡导的NFC手机支付标准有望主导国标。据透露,国标对于手机支付的载体不会有很具体的要求,对于远程、非金融领域支付的标准也不会卡得太死。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行业参与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相关细分行业也更有用武之地。
标准博弈即将收官
截至今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智能终端快速普及,这成为手机移动支付产业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但标准之争一直成为产业规模化的桎梏。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在昨日召开的“2011移动支付中国峰会”上指出,由于移动支付标准的不确定性,产业链上的公司始终没有放开手脚。“一旦标准确立,将快速促进行业市场空间的打开。”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已经基本敲定,中国移动和国民技术(300077,股吧)等主导的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主管部门曾在6月份向运营商征询过意见,而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已经开始在研发、备货等方面提前布局,只待最后方案公布。
据悉,国标对于手机支付的载体不会有很具体的要求,此外对于远程、非金融领域支付的标准也不会卡得太死,这将给行业参与者更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表示,2.45GHz方案仍有其应用空间,在封闭环境、城市或者细分行业仍有用武之地。
银联、运营、设备商集体躁动
标准未出,相关各方早已按捺不住提前抢跑。
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相继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中国电信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来峰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加紧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同时已经与产业链上近20家银行、以及设备商、终端、商户等进行了合作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信、联通都做了多手准备。罗来峰表示,公司正在布局13.56MHz和2.45GHz两种方案。据透露,天翼电子商务公司还将为电信集团八大增值服务基地的支付业务提供支持。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昨日透露,考虑到地方性中小银行参与手机支付的机会,银联正在研究基于SD卡的手机支付方案。与此同时,目前全国已有约40万台POS机完成了NFC标准改造,支持移动支付。预计到今年底,这一规模将达到60-70万台,具备适合小额快速支付的环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13.56MHz还是2.45GHz成为产业标准,产业链中最先获益的都是上游设备供应商,如NFC手机、POS机、SIM卡、RFID芯片等相关产业。
目前,上市公司国民技术、东信和平(002017,股吧)等已在积极布局相关产品。东信和平此前刚刚研发出符合银联标准移动支付的SWP-SD卡产品。
产业规模井喷 年均增速将超40%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到2013年,亚洲移动支付用户将占全球相应用户总量的85%,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市场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在未来5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有2至3倍的增长,主要增长力量源于移动票务快速增长、NFC非接触式支付、实体商品采购以及人们进行日常交易转账。“大约20个国家将在未来18个月内推出NFC服务。”
罗来峰建议,应尽快出台标准,规范接口,互联互通,降低成本,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手机移动支付的产业化进程。
徐晋耀则认为,此前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机构都在不同地方进行了移动支付试点,产生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当务之急是秉承合作和开放的态度,共同探讨出适合的商业模式,尽快推进产业规模化。
7月12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已经基本敲定,由中国银联倡导的NFC手机支付标准有望主导国标。据透露,国标对于手机支付的载体不会有很具体的要求,对于远程、非金融领域支付的标准也不会卡得太死。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行业参与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相关细分行业也更有用武之地。
标准博弈即将收官
截至今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智能终端快速普及,这成为手机移动支付产业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但标准之争一直成为产业规模化的桎梏。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在昨日召开的“2011移动支付中国峰会”上指出,由于移动支付标准的不确定性,产业链上的公司始终没有放开手脚。“一旦标准确立,将快速促进行业市场空间的打开。”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已经基本敲定,中国移动和国民技术(300077,股吧)等主导的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主管部门曾在6月份向运营商征询过意见,而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已经开始在研发、备货等方面提前布局,只待最后方案公布。
据悉,国标对于手机支付的载体不会有很具体的要求,此外对于远程、非金融领域支付的标准也不会卡得太死,这将给行业参与者更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表示,2.45GHz方案仍有其应用空间,在封闭环境、城市或者细分行业仍有用武之地。
银联、运营、设备商集体躁动
标准未出,相关各方早已按捺不住提前抢跑。
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相继成立了移动支付公司。中国电信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来峰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加紧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同时已经与产业链上近20家银行、以及设备商、终端、商户等进行了合作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信、联通都做了多手准备。罗来峰表示,公司正在布局13.56MHz和2.45GHz两种方案。据透露,天翼电子商务公司还将为电信集团八大增值服务基地的支付业务提供支持。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总经理徐晋耀昨日透露,考虑到地方性中小银行参与手机支付的机会,银联正在研究基于SD卡的手机支付方案。与此同时,目前全国已有约40万台POS机完成了NFC标准改造,支持移动支付。预计到今年底,这一规模将达到60-70万台,具备适合小额快速支付的环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13.56MHz还是2.45GHz成为产业标准,产业链中最先获益的都是上游设备供应商,如NFC手机、POS机、SIM卡、RFID芯片等相关产业。
目前,上市公司国民技术、东信和平(002017,股吧)等已在积极布局相关产品。东信和平此前刚刚研发出符合银联标准移动支付的SWP-SD卡产品。
产业规模井喷 年均增速将超40%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到2013年,亚洲移动支付用户将占全球相应用户总量的85%,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市场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在未来5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有2至3倍的增长,主要增长力量源于移动票务快速增长、NFC非接触式支付、实体商品采购以及人们进行日常交易转账。“大约20个国家将在未来18个月内推出NFC服务。”
罗来峰建议,应尽快出台标准,规范接口,互联互通,降低成本,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手机移动支付的产业化进程。
徐晋耀则认为,此前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机构都在不同地方进行了移动支付试点,产生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当务之急是秉承合作和开放的态度,共同探讨出适合的商业模式,尽快推进产业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