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作者:王天奡
来源:人民政协网
日期:2011-07-21 09:25:07
摘要:北京市民手中一张便捷的公交卡背后,是一家已经成为拥有1600多名国内外员工,营业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分公司和办事机构遍布法国、美国、墨西哥、巴西、新加坡、印度等全球20多个国家,产品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高科技公司。握奇,已在世界智能卡行业中名列第五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20%多的增长速度。

  ■■■转型背景:“尤里卡”外的中国声音7月14日,数伏。两周前,从新加坡传来的消息,乘着北京的热浪,滚滚传播开来。

  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公布的消息,该国第二代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2)科技试验的共有四家财团入围。其中,包括唯一的一家中国企业——全球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握奇数据。这意味着,中国自主创新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案将成为新加坡下一代ERP的可能选择。

  握奇是谁?

  北京市民手中一张便捷的公交卡背后,是一家已经成为拥有1600多名国内外员工,营业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分公司和办事机构遍布法国、美国、墨西哥、巴西、新加坡、印度等全球20多个国家,产品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高科技公司。握奇,已在世界智能卡行业中名列第五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20%多的增长速度。

  然而,前四名全部被欧洲企业占据难以撼动的位置,依然是握奇的心结。

  智能卡从上世纪70年代被发明以来,已经40余年的发展,产品和终端机具以及个性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却一直被欧洲企业所垄断。上个世纪80年代,欧盟为保证其科技创新力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通过了“尤里卡”计划,重点支持智能卡等领域,每年投入数以几十亿计的欧元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上世纪90年代,这些来自欧洲的智能卡龙头企业已不满足于欧盟市场,将重点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在本土技术尚不成熟的市场上,大踏步前进。大量订单被金雅拓、捷德等公司抢走。

  17年前,握奇数据就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中诞生了。

  1994年,在一缺资金、二缺技术的条件下,“如何与国外智能卡的企业进行竞争?”成为当时横亘在握奇公司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以握奇总裁王幼君为核心的团队,经过反复调查国内外市场,经过内部集思广益和激烈的讨论,最终公司形成统一的认识:

  握奇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产品差异化”,而不是“客户亲密”或者“成本领先”。这一发展战略的唯一支撑手段就是创新。

  因此,“以‘移动的、个人可信赖的计算设备和环境’为技术和产品大方向,以电信、金融和交通为重点应用领域,以融合型应用为突破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握奇开展试点工作,力求紧紧把握“无线宽带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避开准入门槛高、投入资金大的智能卡芯片制造领域,直接进入到智能卡操作系统及应用的信息安全领域,以高附加值、差异化、创新的中国“智”造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1996年,握奇公司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卡操作系统—TimeCOS,并于1998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PBOC银行卡”检测;1999年,握奇发明的“基于卡表分离的公共事业预付费方式和ESAM技术”在北京供电系统得以成功应用,直到目前为止,北京等各大城市的购电卡一直使用握奇的技术。

  ■■■转型之路:从跟随者到领导者

  仅有这些还不够。

  “还远远无法全面对抗虎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本土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和突破,必须进行全面的创新和转变。”如王幼君总裁总结,只有转变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全面领先。

  为此,握奇做到了生产和产品从简单规模化向集约规模化转变,内部管理从制度为本向人才为本转变

  “握奇公司认为高科技公司不能只单纯地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应该是通过智慧的引进吸收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集约化提升企业的规模水平。”握奇总裁助理郭天光介绍。

  握奇公司发展的前几年,使用的是德国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生产设备,其缺点是需要的工人多,占地面积大,产品合格率只有85%左右,后虽然从法国引进了几批最新型的生产设备,但其效果还是不理想。

  “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智慧,对国外的设备进行了大胆的技术改造和革新,自主研发了一批智能卡制造的核心设备。这些设备投入后,不但能节省近40%的经费、50%的生产场地和50%的人员,而且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9%以上。”

  在握奇3400平方米的生产管理中心,记者看到整个封装车间内每班只配有200名工人,却管理40台HPX4000-1智能发卡设备以及IMAGEMASTE 发卡机,个人化智能卡日产能可以达到150万张,月产能达到4500万张。这对于国内同等生产规模的企业来说,最少需要10000平方米的生产空间和500人作业。

  不仅生产技术实现了集约化,握奇的产品性能也充分体现着这一特点。SIMpass产品是握奇完全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的产品。该产品将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卡片,集成到1张多功能、高安全的SIM卡上来。用户使用一张SIMpass,就可同时拥有支付、身份识别、交通等多种便利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

  握奇公司深刻地认识到,所有技术创新必须由人来完成。“握奇公司不能仅仅依靠几位高科技领军人才,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才是保障公司技术领先和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握奇管理层表示。从2000年起,握奇每年引入人才都有近50人,2008年达到约100人。同时,从美国、法国、印度引进了几十位技术专家,大大丰富了公司的人才储备。2010年4月,握获得人事部批准,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生物识别、光纤无线RoF等课题的研究,企业科研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对技术型员工,握奇也非常重视其职业发展,并在内部设计了3条职业发展路径:第一为专才,即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发展到高级系统分析员;第二条为管理人才,例如从工程师、组长、部门经理发展到总经理;第三为通才,例如从工程师向市场方向发展,从工程师向产品方向发展。

  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极大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成为中国“智”造的核心驱动力。握奇从技术跟随者一跃完成向领导者的转变。

  握奇公司创业之初,自身创新水平较低,很多产品必须购买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标准,深刻地品味到“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句话语的含义。

  截至2009年,握奇公司主持或参与了4项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的制订。特别是2010年9月27日-10月8日在日本高松召开的SC17第23次全体会议和WG8第48次会议,严光文博士在会上向WG8会议召集人Michael 及与会代表汇报了握奇的SIMpass-R 技术,即在一张SIM卡上集成了非接触式、非接触读写器功能,完全符合ISO/IEC14443标准。大家听后都欣喜不已。

  “太好了,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握奇的工作坚定了我们制定该标准的信心。SIMpass-R 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成为国际标准。”WG8会议召集人Michael说。

  届时,全球用户将见证握奇的完美蜕变——在威尼斯水城、夏威夷海滨、在泰国居民的电表里、在尼日利亚的手机中,握奇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的产品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握奇的销售收入也从2007年5亿元,2008年8.14亿元,2009年10.14亿元,达到2010年的15亿元,每年为国家和北京上缴各种税费2亿元,创造500至1000个就业岗位。

  创业人语

  决策决定成功的时间

  握奇总裁王幼君总是讲:“眼光决定前进的距离,决策决定成功的时间。”握奇多次重大转变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管理团队虚心听取业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在多次进行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在管理团队成员激烈争论的基础上。

  唯有科学决策,才能一变惊人。

  握奇自2004年即开展双界面SIM卡——SIMpass 的研究,2006年SIMpass相继在工信部大院、中国移动总部、湖南移动试点。但截至2009年除在泰国发行10万张外,国内的各个试点发行量都不超过1000张。SIM-pass每年研发经费已达到2000余万元,却连续5年未见收益。

  这一切都使公司不少研究人员彷徨甚至绝望,但握奇的管理层始终坚信,当移动支付出现井喷时,只有SIMpass才是移动支付的最佳方案。

  果然,2010年SIMpass在中国电信24个省突然发力、全面开花,中国联通也决定采用SIMpass开展手机支付业务,2010年SIMpass的销售量达到200万片,销售额超过1.5亿元。预计2011年SIM-pass的销售量会达到1000万片,销售额达5亿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就是促进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活水’,只有‘活水’快速地流动起来,必将驱动中国企业快速成长实现超越,使中国‘智’造基业常青。”

  专家点评

  能耐寂寞 潜心钻研

  是创新企业的必备素质

  “握奇数据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社会影响力。”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本人也是位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在了解握奇的情况后表示。

  王小兰说,握奇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有非常成熟的经验,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人才设置的三条发展通道,很有特点。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建设”方面,也很有特点。企业技术创新已从追随者实现了向领导者的转变,并创造了非常好的市场业绩。

  “握奇在研发中,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这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必备素质。”

  此外,王小兰建议,在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同时,更多的科技企业可以考虑更好地利用外脑及采用“购并”等方式作企业发展途径;注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聚集。在软硬件开发与设备制造等业务方面,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