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物联网标准两大关键性技术突破 将以我国为主

作者:刁 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日期:2011-06-03 09:24:39
摘要:“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网络建设工作将于2012年一季度全面展开。”记者近日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持召开的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会上了解到,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为5年,其中首期建设将于两年内完成。

  “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网络建设工作将于2012年一季度全面展开。”记者近日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持召开的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会上了解到,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为5年,其中首期建设将于两年内完成。

  首期建设目标覆盖地级以上城市

  据中机国信工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平透露,全国核心网络建设分两步执行:首期建设目标是网络节点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两年内完成;二期建设将随业务量增长覆盖所有县及县级市,总投入30亿元。他同时表示,中国物联网核心体系建设将包括电力、航运物流等13个行业平台。

  蒋国平介绍,为推进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工作,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旗集团等五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机国信公司,作为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

  蒋国平说,早在2006年,上述五家单位就共同发起了《中国仪器仪表信息化推进计划》,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实际上就是该计划的具体实施体现。

  两大关键性技术突破

  蒋国平说,物联网关键性技术已取得两大突破。

  一是首次规范了仪器仪表等各类数据源设备的统一接口规范,依托相应的芯片技术可完成现有仪表各类输出接口的一致性转换。在物联网建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接口形式的多样化问题。经长期研究探索,我国成功推出了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全新接口模式――仪器仪表的网络化接口。有了这一新的接口范式,各种各样的仪表等数据源设备第一次有了摒弃“方言”、统一讲“普通话”的可能。

  二是推出了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的数据属性分类编码系统。依据中机国信的数据属性分类编码体系,可确保当代信息社会中海量数据中的任意数据均可获得唯一可辨识的属性标识,从而彻底实现数据的资源化。

  蒋国平认为,统一接口规范将使物联网建设运行更加方便,全面的数据属性标识分类编码则是物联网的核心。这两项关键性技术突破,使统一物联网建设成为可能,将大大加快人们步入物联网时代的步伐。

  物联网标准将以我为主

  在物联网领域,我国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晚,但在标准领域中外却并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美欧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已制订出物联网的相关标准,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美国于2005年通过ISO组织推出的全球物联网核心标准EPCglobal,该标准已获得所有西方国家的一致认可。只有日本持谨慎态度,日本推出了能够兼容EPCglobal的本土标准ucode。

  蒋国平介绍说,西方企业正在中国大力推广RFID技术,此举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嫌,因为推广RFID表面看是在推广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技术,但RFID电子标签承载的正是EPCglobal编码标准。随着欧美RFID产品的普及应用,EPCglobal将成为中国物联网核心标准即编码体系的事实标准,这就意味着中国所有的物联网用户都必须向EPCglobal的总服务器进行注册,并由该服务器进行编码号段的分配。中国物联网用户几乎所有关键性信息将被总服务器的控制者所掌握,这必将构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威胁。

  “在物联网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中国自己研发的编码标识体系并进行自主管理,从而避开相关的安全隐患。”蒋国平告诉记者,2009年7月,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基于M2M工业测量仪器各通信按口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立项。“目前该标准已近完成阶段,将于今年7月送审。”蒋国平说。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