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渗透进各行业的若干问题思考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移动Labs
日期:2011-04-01 09:06:07
摘要:手机支付概念曾在2010年掀起一阵投资热潮,虽然全球手机支付的交易规模仅是320亿美元,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物联网应用的悄然兴起,预计在2015年手机交易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
手机支付概念曾在2010年掀起一阵投资热潮,虽然全球手机支付的交易规模仅是320亿美元,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物联网应用的悄然兴起,预计在2015年手机交易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
在我国,手机支付在运营商与中银联的倡导下,仍然处于试点。在我国,手机支付采取的标准并不统一,从NFC、RFID到SIMPASS,均在运营商与银联中采用。但无论采取何种制式,手机支付在2010至今并未引发投资者期翼的产业链发展浪潮,在2011后,在试点基础上,如何渗透进各行业,以推动手机支付各产业链的发展,是值得经营方与投资方关注的地方。
一、合作伙伴与市场营销终端的成本迭代问题。用迭代两字形容,是因为必须注意到,手机支付并不是替换现有电子支付的必要方式。现阶段情况,已有的POS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方式是商户与网络商户的主要支付方式,手机支付在较长时间内,并不能取而代之,因此视为迭代。
由于采用手机支付对于多数商户(包括网络商铺)是成本迭代问题,而不是替代,所以它们要采购并使用手机支付,采购成本与运营成本是关键。手机支付运营商在较长时间内,要注意到这一问题:终端采购补贴、零手续费或者较低的手续费等,都是营销中该关注的问题。
二、重点行业的选择问题
目前在广州、上海、湖南等地的试点工作,手机支付均重点在地铁、公交系统上采取试点手段,频率较高的是景点门票、门禁拷勤。做为试点选择,公交与景点确是较好的合作行业,并且利于推广手机支付的概念,有利于投资的回收。
当手机支付进入普及阶段时,重点合作行业的选择需要从公交系统基础上,向外扩展。从行业规模与消费倾向分析,较有优先性的行业是:
公共行业如水电、交通运输
物流行业
民生相关的重点生活性消费行业,如旅游出行、餐饮行业、超市便利店
网络数字消费行业,如电子阅读、票务预订、社区与网游
有分析称,手机交付需要关注我国的农村市场,并在农村以手机支付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报告的分析依据是我国的农村用户占据现有手机用户的半数,并且农村网络的潜力巨大。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与人文环境比城市复杂,培养农村的网络消费意识及使用习惯,是不值得推荐的。
三、借力移动终端厂商的问题
无论哪种支付方式,都需要最终消费者使用支持支付芯片的终端。将手机变为一个POS机,就需要得到移动设备制造商或者系统开发商的支持。
单纯的将芯片植入手机终端,或者要用户在手机上再花一百多元加载独特的芯片,对于已有制式手机无疑是个成本和营销压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是智能系统的发展,这是趋势。智能系统加载支撑手机支付的应用无疑会增强制造厂商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优势。
笔者在云计算应用与移动应用商店相关系列的文章里,多次提到将手机支付做为应用支撑的一个核心,为开发者与第三方应用供应商提供各种应用结算与支付支撑。将手机支付做为关键的APP进程,已经是操作系统开发商的趋势,微软与谷歌在各自的操作系统都已列入了开发计划。
四、是微还是大的问题
手机支付在现阶段,安全性是其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如果移动设备遗失或者被盗取(黑客盗取与小偷摸包都是方式),对有手机支付功能的机主来说,都面临着比单纯遗失手机还要大的损失风险。
运营商与银联不同的地方在于,如果银联推广手机支付,仅需要用户在银行卡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功能绑定,借助于短距离无线与无线上网的通道就可完成,但运营商即使获得支付牌照,要使用户绑定手机号与银行卡号,就存在竞争上的非对称。
对于运营商来说,目前采取微支付业务会比直接经营已经存在的银行类业务如转账、银卡互转、住房还贷等,在营销上会较为容易。微支付在数字消费、低额的网络购物等更值得用户去熟悉与信任。
在我国,手机支付在运营商与中银联的倡导下,仍然处于试点。在我国,手机支付采取的标准并不统一,从NFC、RFID到SIMPASS,均在运营商与银联中采用。但无论采取何种制式,手机支付在2010至今并未引发投资者期翼的产业链发展浪潮,在2011后,在试点基础上,如何渗透进各行业,以推动手机支付各产业链的发展,是值得经营方与投资方关注的地方。
一、合作伙伴与市场营销终端的成本迭代问题。用迭代两字形容,是因为必须注意到,手机支付并不是替换现有电子支付的必要方式。现阶段情况,已有的POS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方式是商户与网络商户的主要支付方式,手机支付在较长时间内,并不能取而代之,因此视为迭代。
由于采用手机支付对于多数商户(包括网络商铺)是成本迭代问题,而不是替代,所以它们要采购并使用手机支付,采购成本与运营成本是关键。手机支付运营商在较长时间内,要注意到这一问题:终端采购补贴、零手续费或者较低的手续费等,都是营销中该关注的问题。
二、重点行业的选择问题
目前在广州、上海、湖南等地的试点工作,手机支付均重点在地铁、公交系统上采取试点手段,频率较高的是景点门票、门禁拷勤。做为试点选择,公交与景点确是较好的合作行业,并且利于推广手机支付的概念,有利于投资的回收。
当手机支付进入普及阶段时,重点合作行业的选择需要从公交系统基础上,向外扩展。从行业规模与消费倾向分析,较有优先性的行业是:
公共行业如水电、交通运输
物流行业
民生相关的重点生活性消费行业,如旅游出行、餐饮行业、超市便利店
网络数字消费行业,如电子阅读、票务预订、社区与网游
有分析称,手机交付需要关注我国的农村市场,并在农村以手机支付推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报告的分析依据是我国的农村用户占据现有手机用户的半数,并且农村网络的潜力巨大。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与人文环境比城市复杂,培养农村的网络消费意识及使用习惯,是不值得推荐的。
三、借力移动终端厂商的问题
无论哪种支付方式,都需要最终消费者使用支持支付芯片的终端。将手机变为一个POS机,就需要得到移动设备制造商或者系统开发商的支持。
单纯的将芯片植入手机终端,或者要用户在手机上再花一百多元加载独特的芯片,对于已有制式手机无疑是个成本和营销压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是智能系统的发展,这是趋势。智能系统加载支撑手机支付的应用无疑会增强制造厂商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优势。
笔者在云计算应用与移动应用商店相关系列的文章里,多次提到将手机支付做为应用支撑的一个核心,为开发者与第三方应用供应商提供各种应用结算与支付支撑。将手机支付做为关键的APP进程,已经是操作系统开发商的趋势,微软与谷歌在各自的操作系统都已列入了开发计划。
四、是微还是大的问题
手机支付在现阶段,安全性是其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如果移动设备遗失或者被盗取(黑客盗取与小偷摸包都是方式),对有手机支付功能的机主来说,都面临着比单纯遗失手机还要大的损失风险。
运营商与银联不同的地方在于,如果银联推广手机支付,仅需要用户在银行卡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功能绑定,借助于短距离无线与无线上网的通道就可完成,但运营商即使获得支付牌照,要使用户绑定手机号与银行卡号,就存在竞争上的非对称。
对于运营商来说,目前采取微支付业务会比直接经营已经存在的银行类业务如转账、银卡互转、住房还贷等,在营销上会较为容易。微支付在数字消费、低额的网络购物等更值得用户去熟悉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