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其信:城市交通需要引入全局规划
北京治堵在多方争议中终于走出了一小步——汽车申购摇号,外埠车辆限行管理,增加停车费等——但是远未“尘埃落定”。最近的消息是,北京市人大将对各项措施进行调研监督,具体方案将在3月份出台。治堵措施会达到什么效果?而“后拥堵”时代的城市化应该如何“亡羊补牢”,加强城市运营智慧?就上述问题,智能交通资深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原所长史其信接受了《中国经营报》的专访。
《中国经营报》:2011年汽车限量上牌,外部进京车辆严格管控,你如何看待北京的这些治堵方案?
史其信:现在的治堵方案不是一个可以治本的措施,如今的拥堵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动车发展过快,而公共出行条件又相对落后,在这种形势下,才提出这些治理手段,我估计这些效果都是暂时的,而且效果多大也很难说。总之,限和堵都不是好办法,疏导才是解决目前的方式,也就是要全力以赴的创造公交出行方便的条件。北京要提前十年像现在这样发展公共交通,拥堵问题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如今把老百姓再往公交上引导,难度就更大了。
《中国经营报》:许多专家把交通拥堵问题归因为错误的城市规划思路,你的看法是什么?
史其信:这么多年,北京的城市规划确实没有协同交通发展,我们一直强调,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相关性特别强,土地利用就自然造成了交通问题。当初修二、三环路,就是缓解市中心的交通拥堵,使中心以外的车辆可以从环路绕道,不用经过市中心,减小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同时二三环也能保证是快速通路,现在快速路不快了,原因就是修了快速路之后,周边的土地开发强度就特别大,所以就变成了二环路不是环城快速路功能,而是城市主干路功能了,所以如此的快速路修好了没半年,就会堵起来,再继续修三环,再继续拥堵。国外也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关键就在于还是在大力开发,没有限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和交通问题实际上是一回事,应该很好的协调好。
《中国经营报》:这对以后的交通和城市规划有何借鉴意义?
史其信:要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就是在房地产商开发之前,批地的时候,首先这块地的用途——宾馆,酒店,居民区等等,此类用途会给该区域产生多大的交通量,对周边的道路影响有多大都要进行评估和分析,如果超过了影响程度,就要不允许建设。如果有这个影响分析,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交通问题。
《中国经营报》:近几年各地也把智能交通提上了日程,这个能否更好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史其信:智能交通实际上,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拥堵,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环保。目前的智能交通,只是发展到给大家发布信息,通知驾驶者路况,但是大家的选择还是不一致,无法进行控制;我们正在跟国家建议,要做“下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根本在于控制车辆,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用智能交通来解决拥堵问题。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问题,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体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