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营收年增幅达三成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2011-01-18 15:24:12
摘要: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无锡市“新兴产业培育年”的2010年,无锡市制造业经济为“十二五”推进战略转型的新起点全面确立了竞争优势。14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传出的预计数据显示:无锡市去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可超2900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无锡市“新兴产业培育年”的2010年,无锡市制造业经济为“十二五”推进战略转型的新起点全面确立了竞争优势。14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传出的预计数据显示:无锡市去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可超2900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可增长22%、25%左右,呈现出销售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好运行势头。
新兴产业渐现“爆发力”和先导态势
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市在调结构中培育“增量”的生力军,产业营收增幅逐年提升,至去年其产业化的“爆发力”渐现峥嵘,先导态势已显山露水,全市八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年增幅达30%。其中,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更是尽显“黑马”效应,去年这两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565亿元,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最快,超过全部工业平均增幅达23个百分点。而崛起相对较早的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则进入了千亿级,去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可达1188亿元。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达55%
透过“飘红”的成绩单,自主创新正成为无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富感染力的“表情”。新兴产业领域纷纷“诞生”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话语权的新技术,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无锡,在传感网络标准中走在前列,已参与了三项传感网络国际标准和九项国家标准、分别牵头一项和三项国际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制修订。截至目前由无锡企业主要承担制定和参与制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已有486项发布实施。自主创新在整个无锡制造业中形成了“你争我抢”的赶超态势,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二倍,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数据表明,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55%。
更多社会资本正被激活并涌入新兴产业
向着创新型经济迈进的无锡制造业,增长内动力十足。更多的社会资本正被激活并大量涌入新兴产业。市经信委介绍,去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21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新兴产业投资43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2.5%;完成全社会技改投入925亿元,同比增长20%。银行信贷对全市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入显著增加,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统计,去年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约540亿元,增幅高达24.6%,其中“530”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幅高达5倍以上。此外,基金公司和民营资本也纷纷看好新兴产业,仅去年就有超过40家的规模民营企业纷纷引进科技领军型人才,以人才为依托,投资进入新兴产业或进行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渐现“爆发力”和先导态势
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市在调结构中培育“增量”的生力军,产业营收增幅逐年提升,至去年其产业化的“爆发力”渐现峥嵘,先导态势已显山露水,全市八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年增幅达30%。其中,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更是尽显“黑马”效应,去年这两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565亿元,其中物联网产业增长最快,超过全部工业平均增幅达23个百分点。而崛起相对较早的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产业则进入了千亿级,去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可达1188亿元。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达55%
透过“飘红”的成绩单,自主创新正成为无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富感染力的“表情”。新兴产业领域纷纷“诞生”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话语权的新技术,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无锡,在传感网络标准中走在前列,已参与了三项传感网络国际标准和九项国家标准、分别牵头一项和三项国际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制修订。截至目前由无锡企业主要承担制定和参与制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已有486项发布实施。自主创新在整个无锡制造业中形成了“你争我抢”的赶超态势,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二倍,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数据表明,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55%。
更多社会资本正被激活并涌入新兴产业
向着创新型经济迈进的无锡制造业,增长内动力十足。更多的社会资本正被激活并大量涌入新兴产业。市经信委介绍,去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21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新兴产业投资43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2.5%;完成全社会技改投入925亿元,同比增长20%。银行信贷对全市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投入显著增加,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统计,去年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约540亿元,增幅高达24.6%,其中“530”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幅高达5倍以上。此外,基金公司和民营资本也纷纷看好新兴产业,仅去年就有超过40家的规模民营企业纷纷引进科技领军型人才,以人才为依托,投资进入新兴产业或进行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