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警惕手机支付“边缘化”并非零和游戏
作者:赵妍
来源:通信产业网
日期:2011-01-11 08:39:36
摘要:近日,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在微博中爆料,银联推出了一种“贴膜”业务。这个膜不仅可以贴在SIM卡上,也可以贴在SD卡,用于数码相机、PDA、多媒体播放器上。这些支付卡,是银联统独立建立起的一套近场支付系统,不需要通过运营商去发卡,也不需要运营商管理。运营商在手机支付领域被边缘化的危机逐步增大。
近日,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在微博中爆料,银联推出了一种“贴膜”业务。这个膜不仅可以贴在SIM卡上,也可以贴在SD卡,用于数码相机、PDA、多媒体播放器上。这些支付卡,是银联统独立建立起的一套近场支付系统,不需要通过运营商去发卡,也不需要运营商管理。运营商在手机支付领域被边缘化的危机逐步增大。据记者了解,这项业务已在上海等城市试点。
这种情况的出现折射出移动支付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而本身并无金融业务牌照的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业务面临着很多约束条件:前有以银联为代表的“国家队”的堵截,后有不断壮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追兵。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运营商应该找准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定位,以小额支付为引爆点,培育用户的手机支付使用习惯,进而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
三方博弈的市场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蕴藏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分食者加入争抢“蛋糕”的行列,目前是三方博弈的市场格局,而三方目前也形成了差异化的市场:以银联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及第三方支付主要集中在大额支付领域,而近来加速布局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在微支付领域。
目前,手机支付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一项处于培育期的业务,主要是用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粘性。据了解,中移动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方式主要是在部分省市推出手机支付缴话费的优惠活动,例如在湖南,移动用户通过手机支付账户为本机缴话费单笔每满100元可便可获赠15元话费,满200送30,每月最高赠送60元。
而在大部分的省市,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目标并不明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在采访天津、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市运营商时,很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今年没有下具体的发展目标,也不作为重点发展了。有这么多的业务,也顾不过来。”一位北方的移动运营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南方某地市运营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地市层面就是按照省公司的下发任务来做,目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的指示。“目前,技术,业务都没有问题,就是看谁主导了,目前看还不明朗”天津某运营商人士表示。
近期,有关中国移动放弃自身标准,转向银联阵营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但这种说法却遭到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专家王立建的否认。王立建表示,近期手机支付的标准肯定无法出来,最终会选择哪个标准、何时出炉,现在看来都是未知数。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认为,目前移动支付产业最主要的还是移动支付的标准问题,如果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就难以成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资源就难谈共享,移动支付业务也就发展不好。
“标准的背后隐藏的是利益之争,在手机近距支付产业上分散了发展资源,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说,“一个标准成为国标或者行标的同时,意味着另一标准相关厂商会产生一定的洗牌,因此标准应该不会很快,而且标准也有可能不会是一个。”
一边是银联与电信运营商的标准之争,另一边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移动支付领域的不断扩张,目前很多的大型支付平台和网站纷纷开发了移动化支付方式。据了解,支付宝、财付通等纷纷发布进入手机支付领域的规划。前支付宝总裁邵晓峰预计,在未来的3到5年内,手机支付将占第三方支付领域的30%-40%。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认为,第三方支付成本更低,并且其即将实现的交易额度不受限制也极大地挑战了网络运营商的移动支付服务。
毫无疑问,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运营商能否在未来处于有利位置,现在还是未知数。目前的银联贴膜业务,只把运营商当作一个通信的管道,而发卡、业务管理、认证、支付、转账、交易并不需要运营商。运营商在三方博弈中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而运营商是否只能在移动支付这个大市场中作通道。除了通道之外,运营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并非零和游戏
电信运营商具有网络以及用户优势,而3G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又给运营商提供了建设统一支付平台的机遇。有电信专家表示,3G时代,收费平台是运营商发展的根本,“为什么电信运营商比广电业钱赚得多,就是多了一个收费平台,因为收费平台,才能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不同的收费,管理和区别定价才能出效益。”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运营商相关人士,他表示,在这三方博弈中,并非是零和游戏。各方各有优劣势,而定位也有所不同。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运营商融合业务的推进力度。他表示,银联的手机贴膜业务目前也不会对运营商造成很大的影响。
电信专家许可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运营商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布局移动支付市场:采用参股银行的方式,建立手机版的网上银行实现与银联“国家队”系统的合作;以独资、合资方式成立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正在申请移动支付的牌照。
需做好战略规划
面对巨大的市场,运营商应该有所为。许可表示,现在运营商手机支付的战略规划还不清晰,内部投入还不够。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专家胡世良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商要介入到移动支付这个市场中需要在管理和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运营商而言,手机支付不同于手机铃音等直接消费型增值业务,而是接口型业务,是打通商业活动中支付环节的通道,是基础性、渗透性的,能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运营商首先做好手机支付市场的定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所专家卢月表示,电信运营商应该定位于小额支付市场,将这块市场做大。
很多业内专家也都表示,运营商应该有步骤的规划发展。首先,以近程小额支付为引爆点,培育用户的手机支付使用习惯。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支付大多都是在微支付领域。有移动运营商人士表示,目前的运营商手机支付业务基本上不盈利,只是作为战略型、趋势型的业务保有老用户、吸引新用户。有业内人士表示,运营商现阶段应做好管道服务,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可提供捆绑业务,增强用户粘性;利用用户的数据库,将规模用户的网络价值进一步开发,与产业链合作,构建搜索广告的商业模式。其次,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由微支付向中型支付,甚至大额支付发展。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的关键是建立独立或者半依附于金融机构的用户资金管理账户,类似于手机版的支付宝。这样运营商除了通道服务外,还扮演了银行的资金管理、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要建设自有手机支付平台,一是要根据客户规模和品牌效应调整平台建设节奏,二是要根据政策监管力度来决定于金融机构的合作。”
数字
截止2010年11月,中国移动目前手机支付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月使用用户超过270万。
据3G门户《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手机支付仍然以小额支付居多,200元以下占据了62.1%。整体上,受访者希望使用手机支付的额度略低为宜。
这种情况的出现折射出移动支付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而本身并无金融业务牌照的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业务面临着很多约束条件:前有以银联为代表的“国家队”的堵截,后有不断壮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追兵。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运营商应该找准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定位,以小额支付为引爆点,培育用户的手机支付使用习惯,进而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
三方博弈的市场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蕴藏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分食者加入争抢“蛋糕”的行列,目前是三方博弈的市场格局,而三方目前也形成了差异化的市场:以银联为代表的“国家队”以及第三方支付主要集中在大额支付领域,而近来加速布局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在微支付领域。
目前,手机支付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一项处于培育期的业务,主要是用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粘性。据了解,中移动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方式主要是在部分省市推出手机支付缴话费的优惠活动,例如在湖南,移动用户通过手机支付账户为本机缴话费单笔每满100元可便可获赠15元话费,满200送30,每月最高赠送60元。
而在大部分的省市,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目标并不明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在采访天津、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市运营商时,很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今年没有下具体的发展目标,也不作为重点发展了。有这么多的业务,也顾不过来。”一位北方的移动运营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南方某地市运营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地市层面就是按照省公司的下发任务来做,目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的指示。“目前,技术,业务都没有问题,就是看谁主导了,目前看还不明朗”天津某运营商人士表示。
近期,有关中国移动放弃自身标准,转向银联阵营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但这种说法却遭到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专家王立建的否认。王立建表示,近期手机支付的标准肯定无法出来,最终会选择哪个标准、何时出炉,现在看来都是未知数。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处长谢雨琦认为,目前移动支付产业最主要的还是移动支付的标准问题,如果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就难以成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资源就难谈共享,移动支付业务也就发展不好。
“标准的背后隐藏的是利益之争,在手机近距支付产业上分散了发展资源,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说,“一个标准成为国标或者行标的同时,意味着另一标准相关厂商会产生一定的洗牌,因此标准应该不会很快,而且标准也有可能不会是一个。”
一边是银联与电信运营商的标准之争,另一边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移动支付领域的不断扩张,目前很多的大型支付平台和网站纷纷开发了移动化支付方式。据了解,支付宝、财付通等纷纷发布进入手机支付领域的规划。前支付宝总裁邵晓峰预计,在未来的3到5年内,手机支付将占第三方支付领域的30%-40%。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认为,第三方支付成本更低,并且其即将实现的交易额度不受限制也极大地挑战了网络运营商的移动支付服务。
毫无疑问,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运营商能否在未来处于有利位置,现在还是未知数。目前的银联贴膜业务,只把运营商当作一个通信的管道,而发卡、业务管理、认证、支付、转账、交易并不需要运营商。运营商在三方博弈中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而运营商是否只能在移动支付这个大市场中作通道。除了通道之外,运营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并非零和游戏
电信运营商具有网络以及用户优势,而3G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又给运营商提供了建设统一支付平台的机遇。有电信专家表示,3G时代,收费平台是运营商发展的根本,“为什么电信运营商比广电业钱赚得多,就是多了一个收费平台,因为收费平台,才能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不同的收费,管理和区别定价才能出效益。”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运营商相关人士,他表示,在这三方博弈中,并非是零和游戏。各方各有优劣势,而定位也有所不同。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运营商融合业务的推进力度。他表示,银联的手机贴膜业务目前也不会对运营商造成很大的影响。
电信专家许可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运营商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布局移动支付市场:采用参股银行的方式,建立手机版的网上银行实现与银联“国家队”系统的合作;以独资、合资方式成立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正在申请移动支付的牌照。
需做好战略规划
面对巨大的市场,运营商应该有所为。许可表示,现在运营商手机支付的战略规划还不清晰,内部投入还不够。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专家胡世良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营商要介入到移动支付这个市场中需要在管理和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对于运营商而言,手机支付不同于手机铃音等直接消费型增值业务,而是接口型业务,是打通商业活动中支付环节的通道,是基础性、渗透性的,能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运营商首先做好手机支付市场的定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所专家卢月表示,电信运营商应该定位于小额支付市场,将这块市场做大。
很多业内专家也都表示,运营商应该有步骤的规划发展。首先,以近程小额支付为引爆点,培育用户的手机支付使用习惯。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支付大多都是在微支付领域。有移动运营商人士表示,目前的运营商手机支付业务基本上不盈利,只是作为战略型、趋势型的业务保有老用户、吸引新用户。有业内人士表示,运营商现阶段应做好管道服务,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可提供捆绑业务,增强用户粘性;利用用户的数据库,将规模用户的网络价值进一步开发,与产业链合作,构建搜索广告的商业模式。其次,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由微支付向中型支付,甚至大额支付发展。打造自有手机支付平台的关键是建立独立或者半依附于金融机构的用户资金管理账户,类似于手机版的支付宝。这样运营商除了通道服务外,还扮演了银行的资金管理、第三方支付的角色。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要建设自有手机支付平台,一是要根据客户规模和品牌效应调整平台建设节奏,二是要根据政策监管力度来决定于金融机构的合作。”
数字
截止2010年11月,中国移动目前手机支付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月使用用户超过270万。
据3G门户《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显示,手机支付仍然以小额支付居多,200元以下占据了62.1%。整体上,受访者希望使用手机支付的额度略低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