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一卡通实践背后的IT力量
近日,以“新技术变革与IT商业价值重塑”为主题2010第三届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 赵锡铭就一卡通本身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方面能够利用IT本身提供的方便和技术来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
赵锡铭指出,一卡通最近几年听的比较多了,社会保障一卡通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艰辛,已经经过十几年的历程,但是在前期由于IT本身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本身的环境不够完善,不具备一个通用的用卡和使用的环境,所以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走过了一些非常艰辛曲折的道路。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 赵锡铭
关于一卡通社会保障卡本身走过的十年道路。社会保障卡是我们从1999年开始起步,也是经过工信部批准,是国家金卡办批准的行业大卡之一。在批准之初我们就抓了四件事:
第一,要有统一的规范,这里面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制定了社会保障卡的各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这是第一条是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第二,统一的管理流程。所有的各个地方,因为我们社会保障卡的定位就是亿卡多用,全国通用。当时的想法就是说一张社会保障卡,当然我们是IT卡了,用的芯片。一张卡里面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业务,包括你的就业,你的职业培训,你的工资报酬,你的各项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在这一张卡里,能够开展各项业务,享受各项服务,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后来又拓展跟其他的行业和相应的行业要结合。
以及要全国通用,就是要在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上,不管你人才哪里,只要是属于我们网络所能够覆盖的地方,你就可以享受各项待遇。所以根据这个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要求,我们首先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规范,刚才强调的。以及统一的管理流程。
第三,全国统一的密钥的体系。这个密钥分散实际上是不管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地市或者一个省份发卡,他的主密钥都是从部里面本级的密钥分散中心,部里面信息中心领取本省密钥,然后本省逐级下分,这是可以存在全国的通用的环境和基础的。
第四,统一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的参与行业提供的芯片,包括卡内的系统等等都是要经过部里统一的管理认证,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产品的一致性,以及保障产品的售后服务。
所以,这十余年来一直坚持这个原则、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完善各项规定、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对所有的入围的参与这一项工作厂商的质量跟踪和评比。
我们四个统一明确以后,为这一项工作全力的推进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在1999年,上海发的第一张卡,主密钥分散,。上海是在我们行业内发放社会保障卡的第一家,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年底全国的批准发卡量是2亿人,实际发卡是1.03亿,这是卡本身的发展情况。
社会保障卡本身的应用情况
目前社会保障卡主要是应用在社会保障领域多一点,包括养老、医保。从我们的医疗保险起步,医疗保险可能跟每个落百姓,跟每个居民是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前几年全国人大、政协开会的时候,对社会保障卡如何能够给百姓提供方便,能够持卡就医,异地就医,包括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用社会保障卡领取养老金,包括跨地区可以看病,人可以跨地区养老这些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提的提案和议案最多的,中央为此经过反复研究,做了一系列的规定。
第三,原来一卡大用全国通用的基础上,我们一卡多用最早的设计和设想规划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本身的各项业务要都反映在这张社会保障卡,把社会保障卡作为人人都可以享受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的一个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时仅仅考虑了系统内部的通用,后来根据金卡办的要求,也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实际的需求的发展,然后我们把社会保障卡现在逐步的和金融部门和一些城建部门等等联合起来,在很多地方我们现在社会保障卡可以上面也带金融卡,也带公交的使用。
同时向有一些地区可以凭它借书,凭它可以到公园,也可以凭它做基层的党员等等的各项登记,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主体业务之外和民生有关的,能够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尽量的都给卡留出空间,我们原来卡是8K后来到16K,现在更多的省分上的32K的卡。
去年年底我们和人行还有非常紧密的合作,下半年开始我们共同研究如何在社会保障卡上搭载金融卡,同时为下一步和金融的信息化和金融系统结合也做了很多研究,去年年底共同下发了文件关于在社会保障卡搭载金融功能的规定,规范了社会保障卡能够应用、使用金融功能,也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各个金融系统按照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要求和银联卡一样能够体现社会保障卡本身的金融功能。
现在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发展,为什么能驶入快车道,为什么前几年发展比较慢,从1999年发第一张卡,到2007年的时候一共是批准发了3000多万张,当然大头像上海像800万,深圳就是600多万,当时前八年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从我们原来定的策略要积极稳妥,没有敢讲快速发展,也没有讲全面推进。
到了2007年以后才逐步的调整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之所以我们敢调整,就是一卡通背后IT的力量,我们信息化的发展决定了我们有可能在我们最近的两、三年,能够全面的推进积极的推进社会保障卡的一卡通的发展,这里面既有国务院的要求,又有老百姓的需求,人大代表的呼吁。
但是能够促使我们下决心来把社会保障一卡通作为现在的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的是我们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和进程。也就是说这张卡是一个IT卡,它要有使用环境,有它的应用场所,它必须要有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特别是跨地区。它必须要把这个网络触及到老百姓使用的各个端口,要在银行有,要在医院有,PCM卡要放在银行,要放在医院,要放在药店,要放在社区,它必须是联网的,这样才能应用这个卡。
所以,2007年以后下决心全力推进。IT的技术发展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应用水平的提升促使一卡通本身发展的空间,也使一卡通的发展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只有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最初设定的一卡通的目标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快捷方便服务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情况
金保工程,第一我们的基本概念就是一直在强调的1、2、3、4,我保工程一就是一个工程。二就是两大业务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在2008年以后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合并了,我们成人力资源,最早设定一个是就业系统,一个是社会保障系统,两大系统。三,我们就讲三级架构,我们结点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唯一的一个数据中心,这是我们要求在行业不能建多个,不能按照业务来做,不能养老一个,医疗一个,一个系统,一个中心,这不行。地级以上城市只能有一个数据中心,而且数据中心要覆盖所有的业务,就这部省市三级架构。四就是四项功能,要解决所有的业务经办问题,包括交保险,找工作,你要看病,你要接受培训,所有的业务经办都要通过系统来办。然后业务经办基金监管,公共服务,宏观决策我们强调的四项功能,这是我们主要的设计。
从目标和含义来讲,这个项目是2002、2003年先报的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也包括原来国务院信息办共同的反复的论证,2004年底真正的基金到位,现在一期已经基本结束,这是一个情况。目前应该说我们这384个节点,刚才我讲了地市级以上的数据中心选了384个地区,包括地级市,包括我们的省,保证中央当然都是唯一的,基本建成了符合要求的数据中心。
网络基本上2005年底打通了从中央到地方省市一级的所有的通道,2005年以后要求省向下打通他们道地市,到县的信息通道。所以目前的网络基本上也是通的,特别是去年中央决定实行新农保以后,对农村的八亿农民都要给他们上养老保险,特别是从去年我们要求网络覆盖,要求更高了,要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因为他们都在农村,保险要有人办必须网络要到,不能在手工办了。
所以我们现在在实现国务院批准的试点883个县所有的网络也是能够基本覆盖的,我没有说百分之百,基本上不用靠手工来办,都可以直接入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网络也是覆盖的,就是说你在所属的属地内交保险,领保险看病,这都是可以实现的。
去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异地的养老关系转移和异地就医的一些文件,这个文件要求我们要开展跨地区业务,从去年文件下了以后,我们也是从信息化平台方面进行了全力的攻坚。
截止到去年底已经有400多笔跨地区养老保险业务转移工作,通过部里面的中心平台,因为我们网络是树状的,都要通过中央的平台,然后跨地区转移成功,异地就医的系统今年也能够全部的完成实现。老百姓以后说我跨地区的就业,我跨地区的养老,跨地区的看病,现在我们的网络平台已经能够支撑,这是从业务的角度。
从老百姓方便的角度,这个网络目前已经延伸到在城市,如果大家在北京或者在某一个城市,你可以去尝试一下,在你的社区,在你的医院、药店,我们的网络都是到的。北京市1700多家定点医院,二、三千家药店和我们网都是通的,老百姓拿着社会保障卡可以到那个地方看病、挂号,可以当时结算,也可以拿着社会保障卡到指定的定点医院去买药,这都是可以办到的,信息化本身水平的提升保证了我们前面讲一卡通要能通得起来,要用得起来,要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这么一个平,这是从网络本身。
从公共服务方面来考虑,我们在社区要让老百姓能够在本社区的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可以查询到,你如果已经就业了,可以查询到你的保险缴纳情况,你的保险金的节余情况,那些正在找工作的同志,在社区能够去查看目前本地区的岗位的职位的空缺,空岗,你可以去在机器上输入自己的信息进行相应匹配,绝大多数地区可以了,但是西藏、宁夏一些地区还是不行,我讲的是绝大多数,总体上已经实现,个别地区可能还有差距。
包括新农保,目前新农保开展的工作再往前推五年就绝对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个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效。现在基本上讲信息化的发展,就像原来讲要同期设计,同期安装,什么安全和生产建设基建项目,我们现在部里的理念就是信息化本身,就是要超前服务,政策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设计软件了,政策还没有发基本定型,我们的软件已经开始调试了,政策一公布我们软件已经安装到位马上可以用,政策刚出台,12月份出台我们1月份软件已经部署完了,他就要有这个速度,这个要求,这也就是说信息化本身对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尽量缩短滞后期。
信息化体会:
第一,就是要统一规划,必须要统一步调,我们也经历过从分散到统一,经历过大家都反对,不赞成到大家最后能够思路一致,想法一致,形成合力。
第二,要给信息化准确的定位,想很多搞信息化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技术部门,自己是弱势群体,自己是跟着别人走的,我想这个工作搞起来可能也会有很多的被动或者是不适应。我们的想法按照我们部党组的要求,按照我们整个行业的要求,我们一直强调的信息化工作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信息化工作不是全局,但事管全局。
第三,一定要分布实施,循序渐进,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打,我们先后通过了两网工程,示范工程等等,这是要求。
第四,必须要注重安全,要形成一套安全的体系,因为没有时间介绍,我们还有一个PKIC的体系,我们现在所有跨地区业务都是可以做的,这个密钥也在部里,各个省也有子的认证中心,我们也在抓试点,已经面向全国发了很多证,要不可抵赖,要有记载。
第五,需要一支非常好的队伍,要从无到有,要提高素质,要把纯粹的技术变成懂管理的技术干部。(本文根据第三届信息主管年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 赵锡铭发言整理,未经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