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虚热
作者:王如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10-04-22 08:47:53
摘要:陈章龙有些无奈地说,他希望看到真正的应用,而不愿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上下下”
陈章龙有些无奈地说,他希望看到真正的应用,而不愿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上下下”
物联网概念股一度冷却下来。不过物联网概念还在发酵中。看这段时间会议的密集度就能感受到。
3月30日,刚举办了一次物联网应用大会的无锡,前天又举办了“中国国际(无锡)首届物联网峰会”。本月30日,杭州也将举办一个重要论坛。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杨孝平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上海也将马上举办系列物联网会议。
但这种发酵局面距离中国物联网产业布局还很远。
无锡效应引狂潮
一个月内两次重头会议,可见物联网在无锡热得很。4月20日早晨7点,本报记者赶到无锡,打上出租车后,司机一听记者去太湖酒店,立刻得意地说:“我猜你是参加‘物联网’的,我刚拉了一帮西安的人去。”他说他对物联网的理解是,以后什么东西都能上网,电脑都不用买了。
无锡物联网热潮起源于去年8月,温总理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强调,在传感网领域要早点谋划未来,攻破核心技术,要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
于是“感知中国”迅速成为科技业的流行语。
前天论坛,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华解语表示,温总理三次视察无锡,激发了无锡物联网产业规划的征程。目前,当地已启动10多个领域近百个项目,并全力吸引企业、科研机构、专家人才入驻,还打算以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名义组建产业联盟等。
去年11月底规划设立的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透露了无锡的“野心”。该示范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未来5年,将打造成2500亿元产值规模的园区。华解语透露,今年要新增70万平方米。
而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市,山东、广东、河南、东北三省、福建等省份均已经表示,将全力进军物联网,其中上海等地也出台了相关规划。
北京已启动物联网5年规划,到2012年,规划建成首个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信息交换、传感信息网络、超级计算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完成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几十个示范应用园区。
上海也在迎头赶上。上海认为无论人才、产业基础还是市场条件自己都最完善。当无锡挖角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内传感网研究领域领先人物刘海涛时,它有些郁闷。不过,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嘉定揭牌,依托的也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嘉定区政府相关人士透露,上海物联网研发和工程中心一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初期投资达8亿元。
“上海浦东新区马上要在张江启动物联网规划,上海确实感觉被外地抢了先。”杨孝平对本报说。
模糊概念与产业布局的分裂
让人尴尬的是,去年8月以来,尽管各地纷纷说要上马“物联网”,但截至前天峰会,许多专家仍在探讨到底什么叫物联网,部分人士对无锡效应表达了隐忧。
这主要集中在无锡物联网“传感网”的特色。无锡物联网的核心基础就是去年11月设立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去年12月举行的动员大会,也是强调的传感网络。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目前规划为4个基地1个中心,即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传感网产业园、“感知中国”展示中心。
传感网的核心技术是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这个技术已诞生几十年,而争议正在于此。许多专家认为,这称不上物联网。
“RFID是物联网领域最低级、最原始的技术,不要将它当成主角,我可不是泼冷水。”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华师大软件学院嵌入式系统系主任陈章龙现场直言。他认为,温总理说的“感知”,应该分为“感”与“知”,即物联网的三要素: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其中采集与传递属于“感”的环节,但最关键的是后台信息处理,即“知”。他援引数据说,物联网产业链上,后台信息处理占据60%的产值,无锡的产业布局不够完整。
“一个新概念不能说三遍。”他有些担忧地说,要根据三个要素尽快细分市场,不能只搞传感网。他还说,不要给跨国公司牵着鼻子走,以为传感网接入了PC网就算做完了,否则仍将沦为国外技术与产品的试验田。
一位IT业内人士认同陈章龙的观点。他说,搞传感网当然可以,事实上多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鼓吹RFID技术,也有局部应用,只是没有一家成功的大型案例。而至于物联网,他说,很多跨国公司纷纷抛弃了这一概念。
会议现场,演讲嘉宾却多是英特尔、微软、IBM、AMD等跨国企业代表,他们侃侃而谈,不断展示自己的产品与方案。微软代表还在台上展示了一个箱子。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那都是简单的整合应用,中国企业当然也可以这么做,只是不要被人迷惑了眼。
陈章龙有些无奈地说,他希望看到真正的应用,而不愿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上下下”。
此前登台致辞的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尽管强调物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的革命,但同时谨慎地强调,概念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一定要抓住 “不变的东西”与“变化的东西”,在国内发展物联网,绝不能搞“大而全”的模式,应首先关注有物联需求的领域,利用长尾效应,逐步延伸到众多产业,否则浪费资源。
不过,分论坛上,江苏华丽网络公司一位负责人则“嘲笑”专家们的观点。该负责人认为,不要争论啥是物联网,要学习深圳山寨精神,先去做了再说。
据记者了解,包括无锡市政府人士在内,已对上述非理性的布局倾向流露出担忧。前不久,在某次会议上,无锡市一位领导说:“凡是到无锡来的都想搞应用示范,说到底就是拿项目,简单说也就是来赚无锡的钱。”
这一产业规划,目前也缺乏真正的资本支持。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不久前也对外表示,还没有看到中央拨付一分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费用。
物联网概念股一度冷却下来。不过物联网概念还在发酵中。看这段时间会议的密集度就能感受到。
3月30日,刚举办了一次物联网应用大会的无锡,前天又举办了“中国国际(无锡)首届物联网峰会”。本月30日,杭州也将举办一个重要论坛。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杨孝平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上海也将马上举办系列物联网会议。
但这种发酵局面距离中国物联网产业布局还很远。
无锡效应引狂潮
一个月内两次重头会议,可见物联网在无锡热得很。4月20日早晨7点,本报记者赶到无锡,打上出租车后,司机一听记者去太湖酒店,立刻得意地说:“我猜你是参加‘物联网’的,我刚拉了一帮西安的人去。”他说他对物联网的理解是,以后什么东西都能上网,电脑都不用买了。
无锡物联网热潮起源于去年8月,温总理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强调,在传感网领域要早点谋划未来,攻破核心技术,要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
于是“感知中国”迅速成为科技业的流行语。
前天论坛,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华解语表示,温总理三次视察无锡,激发了无锡物联网产业规划的征程。目前,当地已启动10多个领域近百个项目,并全力吸引企业、科研机构、专家人才入驻,还打算以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名义组建产业联盟等。
去年11月底规划设立的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透露了无锡的“野心”。该示范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未来5年,将打造成2500亿元产值规模的园区。华解语透露,今年要新增70万平方米。
而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市,山东、广东、河南、东北三省、福建等省份均已经表示,将全力进军物联网,其中上海等地也出台了相关规划。
北京已启动物联网5年规划,到2012年,规划建成首个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信息交换、传感信息网络、超级计算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完成政府、社会、企业三方面几十个示范应用园区。
上海也在迎头赶上。上海认为无论人才、产业基础还是市场条件自己都最完善。当无锡挖角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内传感网研究领域领先人物刘海涛时,它有些郁闷。不过,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嘉定揭牌,依托的也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嘉定区政府相关人士透露,上海物联网研发和工程中心一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初期投资达8亿元。
“上海浦东新区马上要在张江启动物联网规划,上海确实感觉被外地抢了先。”杨孝平对本报说。
模糊概念与产业布局的分裂
让人尴尬的是,去年8月以来,尽管各地纷纷说要上马“物联网”,但截至前天峰会,许多专家仍在探讨到底什么叫物联网,部分人士对无锡效应表达了隐忧。
这主要集中在无锡物联网“传感网”的特色。无锡物联网的核心基础就是去年11月设立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去年12月举行的动员大会,也是强调的传感网络。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目前规划为4个基地1个中心,即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传感网产业园、“感知中国”展示中心。
传感网的核心技术是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这个技术已诞生几十年,而争议正在于此。许多专家认为,这称不上物联网。
“RFID是物联网领域最低级、最原始的技术,不要将它当成主角,我可不是泼冷水。”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华师大软件学院嵌入式系统系主任陈章龙现场直言。他认为,温总理说的“感知”,应该分为“感”与“知”,即物联网的三要素: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其中采集与传递属于“感”的环节,但最关键的是后台信息处理,即“知”。他援引数据说,物联网产业链上,后台信息处理占据60%的产值,无锡的产业布局不够完整。
“一个新概念不能说三遍。”他有些担忧地说,要根据三个要素尽快细分市场,不能只搞传感网。他还说,不要给跨国公司牵着鼻子走,以为传感网接入了PC网就算做完了,否则仍将沦为国外技术与产品的试验田。
一位IT业内人士认同陈章龙的观点。他说,搞传感网当然可以,事实上多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鼓吹RFID技术,也有局部应用,只是没有一家成功的大型案例。而至于物联网,他说,很多跨国公司纷纷抛弃了这一概念。
会议现场,演讲嘉宾却多是英特尔、微软、IBM、AMD等跨国企业代表,他们侃侃而谈,不断展示自己的产品与方案。微软代表还在台上展示了一个箱子。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那都是简单的整合应用,中国企业当然也可以这么做,只是不要被人迷惑了眼。
陈章龙有些无奈地说,他希望看到真正的应用,而不愿看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上下下”。
此前登台致辞的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尽管强调物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的革命,但同时谨慎地强调,概念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一定要抓住 “不变的东西”与“变化的东西”,在国内发展物联网,绝不能搞“大而全”的模式,应首先关注有物联需求的领域,利用长尾效应,逐步延伸到众多产业,否则浪费资源。
不过,分论坛上,江苏华丽网络公司一位负责人则“嘲笑”专家们的观点。该负责人认为,不要争论啥是物联网,要学习深圳山寨精神,先去做了再说。
据记者了解,包括无锡市政府人士在内,已对上述非理性的布局倾向流露出担忧。前不久,在某次会议上,无锡市一位领导说:“凡是到无锡来的都想搞应用示范,说到底就是拿项目,简单说也就是来赚无锡的钱。”
这一产业规划,目前也缺乏真正的资本支持。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不久前也对外表示,还没有看到中央拨付一分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