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 别为他人做嫁衣
作者:计算机世界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10-03-24 09:09:04
摘要:物联网火了,能跟这个流行概念扯上关系的企业也都红了。但是,我国当下物联网建设现状却是: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研发力量比较分散、体系架构尚未建立、商用模式有待完善”。
物联网火了,能跟这个流行概念扯上关系的企业也都红了。但是,我国当下物联网建设现状却是: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研发力量比较分散、体系架构尚未建立、商用模式有待完善”。
物联网中,RFID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全球RFID专利布局战已延续多年,但中国在RFID底层专利上,却并无主导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这一领域专利申请量仅228个,仅为美国的6.5%、日本的45.7%。截至2006年,中国RFID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仅600项。
在这方面美国无疑最有远见,多年来,它始终一马当先。截至目前,其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
中国标准化协会高级工程师杨子强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这一研究,等它让世界知道时,已在芯片、编码、空中接口协议等领域有了大批专利,领先我们一大截。
至于物联网另一个核心技术——传感器技术,日本、欧洲则拥有巨大优势。最近,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利用手机互相了解通话对方情绪变化的技术。该技术就是在通话双方的手机里嵌入了能够测量使用者兴奋度的传感器。
事实上,掌握核心技术的美欧、日本厂商正迫切希望中国企业推广RFID应用,为其核心技术进入中国打通产业化通道。反观国内,情况却不乐观。比如,因为物联网被捧红的国内RFID企业远望谷,做的是应用与方案,主要产品是电子标签、读写器及天线等,更多是系统集成商。而国内被热炒的几支“物联网”概念股,几乎清一色全是方案整合商。至于部分芯片制造企业虽被归于这一领域,但只是生产商而已,离“核心技术”还有一定距离。
事实上,一切问题根源都跟标准有关。因为标准既是某项技术的应用规范,也决定了这项技术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各个企业所采用的大多是专有技术,所使用的频率、编码、存储规则,以及数据内容等都不尽相同。国际上已经有ISO、JTC、AIAGB- 11、ANSI、CEN、ETSI、ERO等多个机构颁发了有关技术标准。而要实现物联网的构想,就必须制定一个与互联网相类似的、详细的、统一规范而且开放的技术标准。但标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如何兼顾各专有技术的既得利益,将其纳入一个通用的技术规范,是RFID技术标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截至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出标准,并加速向中国输出。而中国也早就意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2004年便成立了RFID国家标准工作组。 2005年,中国RFID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而据笔者了解,中国即将成立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工信部领导下,联合产业界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除此之外,近日,由工信部牵头的一个9人工作小组已带着两份较成熟的标准草案于上周飞赴英国伦敦,参加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这个道理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很明白。而出台本土标准,无疑将对我们掌控物联网的话语权起到重要作用。
物联网中,RFID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与产品。全球RFID专利布局战已延续多年,但中国在RFID底层专利上,却并无主导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这一领域专利申请量仅228个,仅为美国的6.5%、日本的45.7%。截至2006年,中国RFID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仅600项。
在这方面美国无疑最有远见,多年来,它始终一马当先。截至目前,其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
中国标准化协会高级工程师杨子强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这一研究,等它让世界知道时,已在芯片、编码、空中接口协议等领域有了大批专利,领先我们一大截。
至于物联网另一个核心技术——传感器技术,日本、欧洲则拥有巨大优势。最近,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利用手机互相了解通话对方情绪变化的技术。该技术就是在通话双方的手机里嵌入了能够测量使用者兴奋度的传感器。
事实上,掌握核心技术的美欧、日本厂商正迫切希望中国企业推广RFID应用,为其核心技术进入中国打通产业化通道。反观国内,情况却不乐观。比如,因为物联网被捧红的国内RFID企业远望谷,做的是应用与方案,主要产品是电子标签、读写器及天线等,更多是系统集成商。而国内被热炒的几支“物联网”概念股,几乎清一色全是方案整合商。至于部分芯片制造企业虽被归于这一领域,但只是生产商而已,离“核心技术”还有一定距离。
事实上,一切问题根源都跟标准有关。因为标准既是某项技术的应用规范,也决定了这项技术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各个企业所采用的大多是专有技术,所使用的频率、编码、存储规则,以及数据内容等都不尽相同。国际上已经有ISO、JTC、AIAGB- 11、ANSI、CEN、ETSI、ERO等多个机构颁发了有关技术标准。而要实现物联网的构想,就必须制定一个与互联网相类似的、详细的、统一规范而且开放的技术标准。但标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如何兼顾各专有技术的既得利益,将其纳入一个通用的技术规范,是RFID技术标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截至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出标准,并加速向中国输出。而中国也早就意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2004年便成立了RFID国家标准工作组。 2005年,中国RFID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而据笔者了解,中国即将成立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工信部领导下,联合产业界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除此之外,近日,由工信部牵头的一个9人工作小组已带着两份较成熟的标准草案于上周飞赴英国伦敦,参加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这个道理从政府到产业界都很明白。而出台本土标准,无疑将对我们掌控物联网的话语权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