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者:何君
来源:证券日报
日期:2010-03-10 09:06:31
摘要:温家宝强调,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据悉,中国已经规划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在1965年、1980年、1995年前后发生了以大型机、个人计算机普及、互联网为标志的变革,人称“15年周期定律”。在当下的“15年”,一场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那就是“物联网”。
对于大多投资者而言,知晓物联网一词的时间并不太长,而且,估计还有很多人闻所未闻。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和已经广为人们熟知的互联网又有哪些关系呢?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但当时这个新概念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给予积极回应,并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在中国, “物联网”最早被称为“传感网”,中国的传感网发展起步较早,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
但“物联网”真正引起中国公众关注,则是从去年的8月开始。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 在得知国内传感网核心技术不是处于全球最领先水平后,温家宝表示:“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温总理指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随后,温家宝总理在11月3日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要求“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温总理的接连表态引发了国人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各界人士也纷纷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中国有关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以明确其新的发展方向,并形成支持这些技术的新政策,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明确称,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当所有东西与人都“物联之后”,手机将有望扮演“遥控器”的角色。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个新时代。一直以来,物联网因为没有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而显得很高深,那么除了概念上的描述,有没有更具像的产品呢?让我们看看刚刚在青岛诞生的世界首台“物联网冰箱”。在日前举行的海尔集团科技大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物联网冰箱”,为家电行业勾勒出了第一张 “物联网”时代的实景图:想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却不了解楼下的超市有些什么食材?不要紧,冰箱可以自己与超市沟通,足不出户您就可以掌控整个超市商品信息;各种食物品类繁多,应该如何选择?不用想,冰箱会“告诉”食物您的习惯和喜好,让食物合理组合,为您提供健康、营养的膳食方案;冰箱堆得东西很多,检索保质期太麻烦?没关系,食物和冰箱可以进行对话,食物的特征、产地、保质期,冰箱了若指掌,您需要做的,只是接收冰箱反馈给你的信息,做出自己喜欢的决定……此外,这款“物联网冰箱”还带有网络可视电话、浏览资讯、播放视频等多项生活与娱乐功能,让原本属于生活电器的冰箱成为一个生活、娱乐综合中心。
这一切曾经在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已经真切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继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果说互联网是人人相联的话,那么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物人相联。实际上,物联网的部分应用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如电子病历、门禁系统等。在未来,物联网将应用于交通、家居、环保、政务等各个方面。
目前来看,“物联网”产业的最大受益者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所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和无线传感器终端都必须通过网络来“互联互通”,终端采集的数据必须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互联网上共享才有价值。而移动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物联网”网络支撑体系。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当然,物联网的发展也不是一片坦途。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中国一直缺乏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缺乏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目前,中国的RFID产业仍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还如镜中之月。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在体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加快三网融合进程。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产业链之间的壁垒,也是制约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两会的召开,这些体制上的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一旦这个问题解决,则意味着中国物联网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据悉,中国已经规划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分别在1965年、1980年、1995年前后发生了以大型机、个人计算机普及、互联网为标志的变革,人称“15年周期定律”。在当下的“15年”,一场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那就是“物联网”。
对于大多投资者而言,知晓物联网一词的时间并不太长,而且,估计还有很多人闻所未闻。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和已经广为人们熟知的互联网又有哪些关系呢?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但当时这个新概念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给予积极回应,并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在中国, “物联网”最早被称为“传感网”,中国的传感网发展起步较早,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
但“物联网”真正引起中国公众关注,则是从去年的8月开始。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 在得知国内传感网核心技术不是处于全球最领先水平后,温家宝表示:“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温总理指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随后,温家宝总理在11月3日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要求“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温总理的接连表态引发了国人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各界人士也纷纷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中国有关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以明确其新的发展方向,并形成支持这些技术的新政策,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明确称,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当所有东西与人都“物联之后”,手机将有望扮演“遥控器”的角色。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个新时代。一直以来,物联网因为没有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而显得很高深,那么除了概念上的描述,有没有更具像的产品呢?让我们看看刚刚在青岛诞生的世界首台“物联网冰箱”。在日前举行的海尔集团科技大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物联网冰箱”,为家电行业勾勒出了第一张 “物联网”时代的实景图:想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却不了解楼下的超市有些什么食材?不要紧,冰箱可以自己与超市沟通,足不出户您就可以掌控整个超市商品信息;各种食物品类繁多,应该如何选择?不用想,冰箱会“告诉”食物您的习惯和喜好,让食物合理组合,为您提供健康、营养的膳食方案;冰箱堆得东西很多,检索保质期太麻烦?没关系,食物和冰箱可以进行对话,食物的特征、产地、保质期,冰箱了若指掌,您需要做的,只是接收冰箱反馈给你的信息,做出自己喜欢的决定……此外,这款“物联网冰箱”还带有网络可视电话、浏览资讯、播放视频等多项生活与娱乐功能,让原本属于生活电器的冰箱成为一个生活、娱乐综合中心。
这一切曾经在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已经真切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继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果说互联网是人人相联的话,那么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物人相联。实际上,物联网的部分应用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如电子病历、门禁系统等。在未来,物联网将应用于交通、家居、环保、政务等各个方面。
目前来看,“物联网”产业的最大受益者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所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和无线传感器终端都必须通过网络来“互联互通”,终端采集的数据必须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互联网上共享才有价值。而移动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物联网”网络支撑体系。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当然,物联网的发展也不是一片坦途。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中国一直缺乏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缺乏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目前,中国的RFID产业仍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还如镜中之月。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在体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加快三网融合进程。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产业链之间的壁垒,也是制约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两会的召开,这些体制上的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一旦这个问题解决,则意味着中国物联网发展将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