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三位一体”变革 嘉兴步入“一卡通”时代

作者:李冬玲 收编
来源:嘉兴日报
日期:2010-12-20 09:33:47
摘要:作为承担市民卡发放的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2007年成立至今只有短短3年时间,但已逐步为嘉兴构建起融社会保障事务、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市民卡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昨天,家住阳光西区的市民张先生拿着市民卡乘坐公交车,到市中心药店买了几盒药,然后又赶到市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张市民卡代替了原来的公交卡、医保卡和图书借阅证,“简洁、方便”这是张先生对市民卡的直观感受。但他并不知道,这张市民卡的启用并非其他公共服务卡的简单取代,而是开启政府为市民打包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时代。这张卡的背后,更蕴藏着一场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的一次“再造”和“革命”。

  作为承担市民卡发放的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2007年成立至今只有短短3年时间,但已逐步为嘉兴构建起融社会保障事务、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市民卡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五大保险等政府经办职能实现一个窗口办理,政府公共信息实现一个平台交互,政府公共服务实现一张卡提供,这种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三位一体”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对各地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增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也起着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一个机构的变革

  引发政府职能大变局

  这是一次走在全国前列的机构变革。

  2007年12月20日,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嘉兴市在原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市社会保障事务局,由原来隶属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二级机构升格为直属市政府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市委、市政府的主要意图,就是要通过组建这个机构,整合政府相关部门资源,承担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公共事务经办服务管理职能,依托新成立的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建设公共事务信息系统,构建完整的市民信息数据库,并以市民卡公司模式运作,实现为市民提供“一卡通”服务。“这就是我们创立的‘三位一体’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时任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如是说。

  以“事务”来命名的机构名称,注定区别其他以“管理”为定位的政府部门。按照“三定”方案,新组建的市社会保障事务局主要承担以公众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社会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经办职能、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职能。这些职能有的需从其他政府部门中剥离,有的则通过社会保险服务职能的延伸获取。“剥离”并非一件易事,在部门权属归位的背后,有责任的厘清和利益的切割。市政府明确规定,按照“成熟一项划转一项”的原则,逐步将原来分散在各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公共服务职能集中起来统一经办,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并以市民卡为载体为公众提供以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服务和商业便民服务为主的服务内容。

  一个机构的变革,引发了一场政府职能的大变局。市社保局作为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主要任务是专注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集中经办和优质服务,专注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而从具体的公共事务经办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政府各职能部门,更加专注于政策的调研和制订以及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监管,从而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通过政事分开,实现管理和办理分离,划清了权力边界。

  可以看出,这次变革,改的是政府职能,革的是越位错位缺位。

  从“社会保险”到“社会保障”,从“事业局”到“事务局”,表面上看仅仅是两个字的简单改变,然而给政府公共服务带来的却是“给力”的深刻变革。

  市社会保障事务局成立伊始,原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四大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率先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剥离开来,打破了原来劳动保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传统格局;次年初,市民政局的精简遗属经办业务划归市社保局;次年4月,原市就业局的失业保险征缴划归市社保局,自此,五大保险大部分经办职能划归到位。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和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今后,失业金支付、农村合作医疗、低保金发放等社会保障经办业务将陆续划归该局,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公共事务经办业务将逐渐转变为由一个单位来办理,一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事务经办系统渐趋完善。

  在全国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嘉兴却“逆势而动”成立新机构的做法也曾遭遇一些不解和质疑。然而,随着机构的不断优化重组、服务功能不断扩容,这个新机构所集聚的能量呈几何倍数释放时,质疑声渐渐少了。嘉兴市民欣喜地发现,管办分离后,管理更专业,服务更有效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正在“悄然改变”。

  2007年9月,嘉兴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真正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市社保局成立后,更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居保的参保进程,让好事办好,实事落实。政策出台当年就有3万多名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享受了养老基本生活补助,次年,参保人数达到了4.6万人。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参保人数更是大幅攀升,今年参保人数已近19万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应保尽保。

  今年5月,随着“多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社保经办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原来的分险种多窗口办理转变为多险种一站式办理,单位和参保人员只需在一个窗口、填一张表格就可以办理所有险种的参保手续,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改变了以往让参保人员“楼上楼下反复跑、不同窗口重复等”的低效服务方式。今年年初,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征缴“一户通”的推出,让灵活就业人员开始享受到水电费缴纳式的便利。

  去年12月30日,首批3000张市民卡发放。今年5月,市民卡开始批量发放,预计到年底发放量将达到30万张。市民卡的批量发放,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一卡通”时代即将到来。

  ……

  市社会保障事务局正让越来越多的嘉兴市民感受到管理体制的创新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在感悟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遐想:异地看病能否像在本地就医一样方便地刷卡结报?到省内省外其他一些城市乘公交、坐地铁能否刷咱们的市民卡?市民卡能否为市民的口袋“减负”,从“七卡八证”走向“一卡通”?

  事实上,市民的种种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都可能会变成现实。而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恰恰是嘉兴市政府正在酝酿并逐步付诸实施的一个个转变政府职能的系统工程。

  一个平台的建立 为公共服务加装新引擎

  在一个窗口,所有社保经办业务统统搞定;利用一张卡,可以享受很多公共服务产品,这些曾经的梦想如今已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不过,对于市社保局来说,这仅仅是自身职能的一部分,更为核心的则是构建起庞大的公共事务信息交互系统。这个系统虽然我们无法看到,但它就像电池的芯片、电脑的主板,是政府转变职能、打包提供公共服务的心脏。

  提起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市社保局局长于霞芬感慨地说,“工程复杂、意义重大。”据她回忆,之前由于公共服务职能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且由于历史原因和较低的信息化水平,部门归并的个人信息出入较大,产生了大量的错误信息、垃圾信息,在多险合一业务经办过程的信息比对中,仅参保市民信息不对称的人数就达到3万多人,不仅如此,在原社会保险经办模式下,由于信息系统分离,几大保险各自为政,信息互不相通,经办养老保险的不知道参保人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经办失业保险的不知道参保人是否参加了养老保险。“因此,要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首先就要建立起完整而又准确的市民信息库,做到个人信息‘同人、同城、同库’。”

  建立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在嘉兴其实由来已久,也历经波折。早在2004年,嘉兴就已经着手实施公共事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至2007年初步建起了信息交换中心、共享数据库和劳动就业、城乡合作医疗、民政婚姻登记、市民健康档案等业务应用系统,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系统性、复杂性、特殊性,整体推进比较缓慢,系统应用不尽如人意。

  市社保局成立后,即以原市公共事务信息中心为基础重新组建了市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并与该局计算机信息管理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该中心在市社保局的领导下,承担起公共事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并对市民卡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此后,公共事务信息系统二期两大建设内容“金保工程”和“市民卡工程”相继启动,并被列为2009年市区民生工程。

  作为金保工程的核心内容,在经过7个月紧张的开发建设后,“多险合一”社保信息系统于2009年12月30日实现上线试运行,今年5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全市128家定点医疗和定点药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系统升级、接口改造、机具更换工作,顺利实现了在新系统平台下为参保人员提供医保诊疗服务。新系统上线后,多项社会保险业务在同一个平台上运行,打破了以往各险种单建系统、分散管理、数据分离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各险种“统一征缴、分类支付”管理,“一站式”办理。

  随着多险合一社保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动力源,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平台通过整合分散在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的市民公共事务数据资源,实现了同人同城同库,保证了数据唯一、信息共享,减少了各系统、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复投资。平台在支撑社会保障核心经办业务的同时,还可为其他公共事务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宏观决策、基金监管提供全面、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并构筑起一套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保经办和公共服务体系,纵向延伸省、市、县、镇(街道)、社区(村),横向连接公安、财税、工商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平台的应用已非局限于市社保局一个单位,而是放眼全市,依托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凭借先进的智能卡技术,成为覆盖全市、辐射城乡、服务市民的政府公共服务中枢。

  如果说公共事务信息交换中心是将各种信息连接、收集、归并的输入端的话,那么“市民卡工程”就像一个输出端子,它将政府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打包,通过市民卡发送给每一位市民。2008年12月,市社保局组建成立了市民卡公司,次年,“市民卡工程”正式启动。根据工程设计,市民卡同时复合了两颗CPU芯片,采用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卡”设计规范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事业CPU卡”技术规范,实现了“两卡合一”,率先成为地市级城市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多功能应用的创新范例。国家住建部已将我市列为建设事业CPU卡城际互联互通首批应用试点城市,并将“市民一卡通工程”列为2010年科技示范项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把我市列为省内异地就医“一卡通”实时结算的首批试点城市。

  市民卡的批量发放 打开了公共服务的大门

  三年来,从部门协调到技术攻关,从几十万条信息的比对和勘误到系统的试运行,直至各类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市社保局的干部职工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跨过多少个艰难坎坷,用于霞芬局长的话来说,正是在“没有过不去的坎”的底气和“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勇气支持下,该局上下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干劲和精神,促成了系统上线的成功。所谓“三年磨一剑”,系统的上线运行、平稳切换,终于让市民看到了这场改革的重大意义,也让嘉兴市民真正迎来了“一卡通”时代。

  今年5月,嘉兴市民卡开始批量发放,9月,与市民卡对应的967225客服热线、“嘉兴市民服务网”正式运营,嘉兴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相继成为市民卡合作银行,不仅为市民卡提供绑定银行卡服务,其所属营业网点也正在进行系统改造,即将为市民提供市民卡的代理服务,移动、电信等通信公司也都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市民卡建设,一个庞大的市民卡服务网络逐渐形成。市民卡也像雪片般地飞进千家万户,预计今年底发放量将达到30万张。根据计划,明年市民卡将实现市本级全覆盖,到2014年,将覆盖嘉兴全市范围。

  “市民卡就像一把可以打开公共服务之门的‘金钥匙’,从此打开了公共服务的大门。”市社保局局长于霞芬信心满怀地说,“今后政府公共服务产品都可以从市民卡中得到体现,市民也会更多地感受到这张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届时,市民卡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成为嘉兴城乡居民的‘第二身份证’。”

  目前,市民卡已可在全市所有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和定点药店中正常使用,市民卡公交应用范围扩大到市本级所有公交车辆,继江南大厦、天天农展会之后,市民卡还相继与戴梦得购物中心商场、新华书店、人保财险、中石油加油站、终极健身会所、别克4S店等31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使市民卡的应用服务范围逐步扩展到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各领域,为实现市民卡“一卡多能、便民利民”的建设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市民卡公司还与上海、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台州等城市签订了互联互通协议,有望近期完成相关系统建设,实现公交功能的异地应用。

  系统的上线运行,市民卡的批量发放,也为异地就医提供了可能。今年,我市启动了市域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平台建设,由市社保局为业主单位负责系统建设,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年内有望实现嘉兴市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时结报和“一卡通”,参保人员再也不用因异地就医而来回奔波。市域范围内的就医一卡通,也将为今后区域范围、全省范围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

  市民卡的广泛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也看到了光辉的前景。一个成立刚刚3年的市社保局,恪守“以民为本,保障民生;以民为先,服务民生”的发展理念,诠释了政府转型的“嘉兴样本”,那就是以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市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市民卡公司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共同承担起全市公共服务的建设和管理职能。

  “随着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共事务经办业务的逐步剥离,以及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基本建成,政府将不再是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上下互动、共管共治,为公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于霞芬局长认为,正是“三位一体”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有效地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对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组织机构按照服务型政府构建原则重新进行定义和规划,优化整合了相关资源,三类机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公共服务供给职能。“三位一体”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也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搭建了一个实现和谐互动的平台,保障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利用3年时间为嘉兴市民描绘了未来的美好生活,为各地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示范和样本。“十二五”期间,市社保局将继续坚持改革与创新,全力打造政府公共服务“一站式、一卡通”服务新模式;并将继续借力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积极构建“智慧城市”,让市民卡走入寻常百姓家,帮助嘉兴市民进入“一卡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