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预计:中国物联网DEMO系统或半年内面市
中国物联网推动者、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涛20日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团队研发的物联网DEMO系统(即初步操作系统)有望在半年内面市。
刘海涛是传感网国际标准化协同处理架构项目组的主编辑。他推动了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成立,使中国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之一。
刘海涛解释,物联网可达到感知最大化的效果,从而使人们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比如在帮助人们每天出行的运用上,物联网可以通过其传感器,感知到诸如路况、红绿灯数量、有无车祸,甚至是有无影响交通的集会活动等全局信息,综合处理后,给人们一个最优化的出行方案。物联网的发展与互联网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需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丰富的过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国内学界和舆论界将物联网看做又一次技术革命。
据刘海涛介绍,与错失前两次信息产业浪潮不同的是,中国此次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应用、生产制造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已经站在了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上,拥有了信息技术领域难得的话语权。
据悉,目前国际标准化传感网标准化组织总共立项3个标准化项目组,其中系统架构项目组分为7个部分,中国专家占2个主编辑席位。而协同处理架构项目组的主编辑席就是刘海涛。
物联网技术需要规模化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刘海涛指出,大量的应用场景和规模产业化的矛盾是制约物联网规模产业化的关键。巨大的物联网产业被不同的应用场景划分为一个个小块,“小、杂、散”导致物联网无法全局应用。要攻克这一问题,类似于在软件业中研发操作系统,即将五花八门的应用场景的共性凝练出来,形成共性平台。
刘海涛透露,其团队研发的共性平台,即DEMO系统有望在半年内面市。届时,各产品商即可通过该共性平台的服务,降低其产业投入的成本。物联网规模产业化将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