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赵峰;云计算物联网改变科技生活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新浪科技
日期:2010-10-19 11:01:20
摘要:10月19日上午消息,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日2010活动今日在上海召开,将展示包括云端计算、体感游戏Kinect等创新技术。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峰博士昨日在专访时称,未来10年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更自然的信息输入与显示方式,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赵峰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科技:明天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日活动会展示哪些新技术?
赵峰:我们明天的创新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请我们的同行来看一下最近我们研究院在做的一些东西,实际上这是很小的一个窗户,我们研究院有18个研究领域、小组,所以从计算机硬件、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计算机系统、网络、无线网络、有线网络,软件工程,把计算机分成一层层,多媒体的处理,图象的处理、视频的处理,在上面做数据的挖掘,用户的收集等等,我们研究院覆盖的面积非常大,重要的领域我们都有研究组在做,不是1、2个人在做,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做。明天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我在我们研究院负责和硬件有关和人机交互界面相关的计算机系统和无线、有线网络的工作。
新浪科技:研究院的技术如何与现实生活挂钩?如何与现有的产品联系起来?
赵峰:我觉得,从实验室,走出实验室,真正到一个产品市场里面,这是还是一个过程的,我们研究院要做最前沿的工作,我们的高级副总裁在今天早上也讲了,我们要做最前沿的研究,我们也要尽快从研究转入到做产品,我们在搜索最新的技术,我们在北京有一个技术搜索中心,所以从实验室都走到实际是一个有机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返回系统,如果做得好,可以从中发现的问题做出来,如果从微软研究院这个团队做出来的东西非常的鲜明,就会应用到我们的产品里面去。我们不少明天要展示的成果,我觉得在今后的3-10年当中可以让创新应用到实际,我们拿到市场上让老百姓接受。
新浪科技:科技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对于未来的科技生活,比如说10年之后,你有何想法?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赵峰:跟你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看待今后10年世界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有些东西想做的,但是还没有这种工具或者是自由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每个人都有不少和计算有关的工具,像是PC、笔记本、手机等等各种东西,还有电视,过10年之后,我们会达到到了一个环境当中,你旁边所有的界面可用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展示来应用,比如我和你今天跑到这个房间里面,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屏幕,如果大家都有办法把自己的这些东西都可以无缝的连接在一起,或者是你现在有一个什么东西,信号马上传到那边。如果我坐在对面的咖啡厅,我发短信告诉你我来上海,正好那边有一个艺术展览馆,说最近那边有一个什么新的东西出来,传送一个大的图片,那怎么办?我可以到窗户这边,用手划玻璃就可以显示出来。另外你有很多个人的信息在云里面、个人存储当中,我可以跟你分享这个海报上讲了哪些东西,比如可以在地图上显示这个界面。
新浪科技:你所描述的未来生活是否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整个环境、设备之间的互联性,另一个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换成液晶屏?
赵峰:10年、20年之前,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是我们唯一一个渠道可以过来,另外一个就是看报纸,我小的时候跑到街廊去看,所以我们信心是这样过来的,过了10年之后,开始有了因特网,然后有电脑,再过10年,现在就是移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但是还是局限在小的屏幕上面,比如我的父母都70、80岁了,他们肯定不想看小的地方,所以把桌面变成显示屏,把墙变成显示屏,有一个无缝的对接,这是他们想要的。比如无论是我们的办公、家庭,或者是外面街道上,应该在10年之后会有很多感知我们的技术,比如我现在在这个办公室里面,知道我是谁,设定一些喜欢的环境,比如灯光的明亮度,现在在路面上已经有不少感知的技术,比如红绿灯,在晚上的时候,在对面没有车的时候,他会感知然后快速的变灯。如果10年之后这些所有传感的东西都连接在一起的话,晚上路灯都不用完全打开,当车走到哪里灯再打开。当然更重要的就是感知到人流、车流。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智能的环境,不管是办公、居家、街道,最重要的就是有很广泛的技术,使得我们今后的生活,让环境为我们服务,让我们更好的办公和生活。这在10年当中会有不少的突破。
新浪科技:智能环境,是不是跟我们现在说的物联网有一定的联系呢?
赵峰:物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不仅是办公、生活,它还包括物流、工业、农业,物联网使得我们城市的生活更加的感知,感知里面能够产生很大的一块,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它会把相关的信息显示出来,另外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环境,节能环保,另外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新浪科技:IBM也提出过智慧的地球。
赵峰:是的,关键是要让人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我们。
新浪科技:你给我们所预想的世界,跟我们现在有些技术需要突破的,比如社会之间在连接,在无缝的衔接,以及人更自然的输入输出的方式,你觉得我们这边是否开始着手这样的工作了呢?
赵峰:我们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不少关于这一方面的基础研究,管理的信息,来推算一个人平时的习惯,根据我感知的信息来监测到你接下来想做什么,可以预先做一些工作,把你需要的信息调用到你的笔记本上,所以如何更加可靠的监测人们的行为,另外就是如何管理这么多的数据、信息,一个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不同的各个地方,跟工作有关的东西都是在办公室、公司网络里面等等,和生活有关的东西是放在家里PC或者是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门上,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把这些信息连在一起,把这些移来移去,这样就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比如在手机上面看到我太太发来的一条信息,让我晚上买一个什么东西回家。关键的问题是说如何把关键的问题提醒给我,让我走回去或者是开车的路程上面可以提示我,正好经过牛奶店,可以购买牛奶,所以里面有很多智能,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给到人们,会一下子把人们淹没,每个人接受信息的带宽速度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带宽当中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人们。
新浪科技:有些信息是人们不想要的。
赵峰: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想一想今后1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让计算为我们的生活起居服务做贡献的话,我们觉得它已经变成幕后了,真正技术好的是不让你觉得在你的面前,让你一天到晚看着,而是在你的生活当中都隐藏着计算,但是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会觉得杯子里面有没有计算,或者是拿什么东西有没有什么计算。最终用户需要的是娱乐或者是游戏什么东西,这个技术是帮助我最快更加有效的可以看到信息,如果技术通过障碍物,通过技术发现才能找到这个东西,表明这个技术不成熟,所以技术在背景当中消失的话,这才是登峰造极。所以10年之后的技术,不管是街道的感知,或者是房间感知的技术,关键是让这些技术可以和谐的为人们服务,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跟你作对,它是可以预期用户的期望,在你还没有做之前,已经把好的东西都设置好了,所以这就是很和谐了,所以这个技术一定不是要阻挡在你面前,我觉得这在10、20年后可以做到。
新浪科技:如何创造和谐的信息技术世界?
赵峰:关键就是技术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为技术服务,我们是以人为本,让机器为我们服务,不会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是跟技术打交道,而是在跟信息打交道或者是人们需要的东西在打交道,可以让我们马上得到这个信息。
新浪科技:我们有这样一个大体的研究方向,如何具体到日常工作?因为这种技术跟我们现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在两者之间形成联系呢?
赵峰:我对传感器研究不少的时间,大概有25年的时间,这里面对感知很重要的就是传感器把物理当成信号,一个人进入房间,把信号变成有用的数据可以更好的为这个人服务,这里有很多有趣的研究课题,比如如何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信号,让信号变成有用的信息,可以让一些硬件为这些信息提供服务,现在世界上面现在有很多的网页,我们搜索的引擎,通过它可以搜集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比如说我们街道上有多少车子在开过去,它可以时刻的记录,比如在建筑里面智能的感知,建筑都是钢结构,15年之前我做了一个研究课题,把建筑里面承重的梁放很多传器,风刮过来梁就会抖,里面放一些电机控制,你根据风往哪里刮,控制往哪里抵消掉,当时做出的实验结果,只要在里面放一些传感器,承重可以20倍以上,或者是同样的质量只要二十分之一的钢就可以承受。所以不仅是路面有感知,建筑也可以有感知,在世界上面把说话的感知信号收集起来,关键是如何收集,现在的因特网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带宽的问题。就算你能够收集这么多的信号,但是不知道它有多少数量,它是数不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搜集一些上层的信息和知识,比如上海近期的车辆怎么样,环境怎么样,只是搜集一些宏观的数据。从数据的搜集和数据的挖掘来说这就是无穷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