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奇思妙想落地 走进无锡百姓生活的物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渴望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如今跨入物联网时代,我们赋予世界万物于生命,人们将与它们自由沟通。明天,展示物联网技术最新成果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将在无锡举行,物联网将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也许有读者还不清楚,在无锡,物联网带来的奇思妙想已经一步步化为现实,走进市民百姓的生活。
智能家居 一个遥控器控制家中所有电器运行
今年春节后,无锡飞博智能公司的“智能家居”应用产品开始向全市推广,现在每个月,都有两到三家客户要求在装修时安装该系统。
一个按键远程控制家中所有电器,是“智能家居”的最直观概念。记者在飞博智能公司的实验室里看到,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钮,房间的窗帘立即合上,灯光暗下,投影仪幕自动打开,幕布上播放出中央五套的节目。“这是‘智能家居’家庭影院模块。”公司经理宋晓飞介绍说,“智能家居”由几个模块组成,其中包括布防模块、音乐模块等等。如果把这些模块都整合在一起,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就能让人们享受如此的生活:早上7点钟起床,背景音乐响起,房间里飘起小鸟悠扬的歌唱声;刷牙、洗脸时,调频广播自动打开,播放当天的新闻;早餐时分,空调已将房间内的温度调到最舒适的程度;出门后,所有电器、窗帘自动关闭,房间进入布控状态;上班时间,通过手机可以监控房间内情况,一有异常动静,住户手机上就能收到警示;下班时,在踏进门之前,空调、地暖都已开启,热水器、微波炉也开始运作,进门后窗帘自动打开、电视机也开始选到喜欢的频道上。
“我们在电器、灯具、电动窗帘等上面都装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会互相传递信息,将信号发送到服务器上,住户只需用一个主控遥控器就能控制所有的家电。”宋经理介绍,目前“智能家居”主要出现在一些别墅和高档住宅区,而部分年轻人对此也十分有兴趣,“他们会花个一两万元安装智能影院等单个模块。”
智能保健 一个医生管一百户家庭居民健康
4年前,“合同式”家庭保健服务在锡城落地,但医护人员缺乏成为家庭保健服务发展的瓶颈。“我们现在1个医护人员管100户居民家庭保健绰绰有余。”今年新区新安街道推行的智能家庭保健系统,让几年遗留的老问题迎刃而解。
日前,在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戴上医护人员提供的特殊仪器,仪器启动后测出血压、脉搏等指数。此时,一名医护人员的手机响了,接收的短信息上正显示出记者血压、脉搏等指数。与此同时,这些指数自动录入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过先生介绍,“有了这一套系统,居民在家测血压、心电图、体脂等,社区医护人员就能立即得到数据,医护人员通过手机再给居民反馈建议。”
在今年3月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新安花苑7200个住户收集了健康信息,整理成档汇总在数据库中。每个人健康指数依据其身体状况设定,不需医护人员调动档案,就能直接反映出居民血压等指数是否异常,免除了医生上门走访等环节。“倘若数据库能普及全市,今后居民的电子病历可以全市共享,到时就少了许多患者拿病历卡上医院排队挂号之烦。”
智能电梯 所有的电梯异常都会即时“报告”维修工
市民张先生住在11楼,然而小区电梯数次出现故障又得不到及时维修,让他吃尽了爬楼梯的苦头。记者近日从无锡质监局惠山分局了解到,该局日前开展的电梯远程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可以实现电梯故障的自动及时报警,类似的烦恼将不复存在。
据统计,无锡地区的电梯拥有量已超过3万台,其中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较多,电梯运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惠山质监局联系江苏天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综合运用多项物联网技术研发出了电梯远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惠山区奥林匹克花园等部分小区进行了试点。“电梯还没出故障,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天益公司的屈明杰告诉记者,该系统实时监测电梯的一系列运行数据,部分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电梯维保单位会在第一时间接到预警,并及时进行维保,从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电梯故障的发生。现在只要将电梯维保单位和物业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录入该远程管理系统,电梯一旦发生故障,就会自动发送信息或者拨打语音电话通知到相关人员,可以实现电梯故障的即时报警。“几号电梯,出了什么故障,电梯停在几楼,里面是否有人等,所有信息系统都会自动生成。”屈明杰告诉记者,电梯出现故障后,被录入系统的物业固定电话就会收到一个语音电话,里面包含了非常详细的故障信息,可以帮助物业及时准确做出行动。
屈明杰告诉记者,质监部门向有资质的维保单位和个人发放一种射频卡,每次对电梯进行维保,都需要工作人员在电梯的“坑底、坑顶、机房”三个签到点刷卡,同时数据会保存到系统中。
智能养殖 千亩河蟹养殖水面下密布“信号灯”
在(氵鬲)湖之滨的宜兴鹏鹞生态农业园里有个徽州大院,一位女研究生在其中一间办公室里,或通过计算机,或通过手机对附近的螃蟹养殖场进行智能化管理,遥控启动蟹塘内的增氧泵设备,遥控给排水装置。
自从当地建设物联网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之后,螃蟹养殖变得十分轻松。宜兴鹏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属5个水产养殖户,有1000亩河蟹养殖水面,水下设置了集数据、图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物联网技术装置,蟹农因此可以实时准确了解水产养殖池的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处置。
记者了解到,宜兴鹏鹞生态农业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该系统由水质监测站、水质控制站、现场及远程监控中心组成,并配备有气象站,用于水质参数的准确检测以及智能化处理,确保水产养殖效益。据宜兴农林部门透露,应用新技术养螃蟹可以增加效益,消化技术投入成本,宜兴明年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物联网水产养殖技术,并计划建立宜兴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中心这个信息平台,让宜兴高塍镇以外的官林及徐舍等水网密布、水产养殖户相对集中的乡镇的水产养殖户也能从中得益。
智能种植 全天候“保卫”蔬果生长环境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加入,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蔬菜、粮食各环节的数据,从源头上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而消费者也可以亲自监督,查出自己购买的蔬菜、粮食是谁种、是谁卖的。无锡天蓝地绿蔬菜园是首个物联网运用于蔬菜领域的示范基地。在演示室里,技术提供商无锡大来互动负责人钱建伟将土壤水分传感器插入种着彩椒的土壤里,“平均湿度34%”,电脑屏上立即出现了湿度数据。钱建伟说,通过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一旦湿度降到临界点以下,就说明土壤比较干,数据传输到农户的手机上,农户通过远程操作,浇水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当湿度上升后,系统又会自动切断浇水设备。
如果农田里施用了高残留农药,怎么办?在天蓝地绿蔬菜种植园里,水分传感器和化学、光照、二氧化碳、PH值等多个传感器形成监测网,全天候进行“监视”,只要数据不合格,系统就会“报警”。负责人说,未来,物联网技术还将尝试营造植物生长小气候,通过模拟蔬菜、花卉生长环境,将热带、寒带等气候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搬来无锡。
“智能粮库”也在无锡紧锣密鼓的建设。通过感知,可以“看得见”粮食温度、湿度、品质和粮堆中气体、害虫的图像、声音,实现对粮食数量、质量和位置等信息的实时获取和管理。“今后每颗大白菜上都会有可供查询的条形码”,据介绍,市民只要将蔬菜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输入网络,就可以追溯到自己所购买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各个节点的真实数据指标,通过查询条形码,弄明白自己购买的蔬菜是谁浇的水,是谁施的肥。通过感知粮食技术,市民也可以知道自己买的大米是在哪里种植,在哪里被收购,在哪里被出售,一清二楚,吃出放心。
关于物联网
物联网究竟神奇在哪里?
从沙漠里的“电子虫”说起
美国在抓捕本·拉登时,在沙漠里撒了许多“电子虫”,只要有人从沙漠里走过,“虫子”就能立即感应,并相互之间传递信息,并将所有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数据库做出分析后,在第一时间就能让位于海湾地区的航空母舰获得情报--在解释物联网时,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副主任黄晓刚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物联天下、感知万物”是物联网最形象的表达。从原始社会物物传音开始,人们利用物体作为介质传播信号的手段就一直延续下来。当互联网出现后,“地球村”的概念从此被提出,人们可以知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和射频识别 标签,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人的链接发展到对任何物品的链接。”黄晓刚如此解释了两者之间的进化。换句话说,在物联网时代,任何物品只要装有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标签,都可能成为互联网的终端,物体与物体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组成网络,人们就能在远程感知并控制它。
我们掌握了多少物联网技术?
关键技术和核心芯片获突破
物联网要大规模发展,标准化是关键。日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参加了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第六次全体会议。工作组计划到2010年底将完成6项国家标准草案。2011完成4项国家标准草案和2项行业标准草案。明年,工作组计划启动建设传感网标准验证示范基地。会议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北京威讯紫晶公司等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联合发布了两款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网络SoC芯片。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同时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的传感网SoC芯片,标志着我国传感网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芯片取得了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