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赵刚:物联网产业环环相扣 前后端应用是重点

作者:周逸
来源:赛迪网
日期:2010-09-20 08:49:16
摘要:2010年海峡两岸信息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于9月4日在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感知城市与物联网”,来自两岸感知城市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赵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物联网产业发展环环相扣,先发展前端与后端的应用,相关标准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2010年海峡两岸信息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于9月4日在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感知城市与物联网”,来自两岸感知城市和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赵刚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物联网产业发展环环相扣,先发展前端与后端的应用,相关标准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物联网发展需环环具备 

      物联网可以说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升级。目前,互联网的整个产业链应用已经达到很成熟的阶段,各种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而物联网也存在诸多环节,包括感知的环节,比如传感器、RFID、物体信息编码等,包括传输的环节,计算的环节,应用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很多新技术及应用,新应用同时又带动着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 

      从前端感知层看,赵刚认为我们在物联网的这个环节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比如原来对物品的标识是通过条码、二维码这些标志,进一步发展到RFID;之前RFID标签由于成本问题推广一直有些问题,现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研发使RFID标签的成本逐步下降,进而推动RFID标签的广泛应用。传感器也不是新生事物。 

      还有一个较为活跃的环节是后端,也就是应用。在环境保护、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开展起来,面临进一步推广的问题。 

      赵刚认为,物联网发展中,感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有一定基础可以顺利过渡,而在传输和计算层,将来IPV6转换问题与逐渐向云计算过渡可能会需要一些更新的技术支撑,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是如何突破物品生命周期的标准的统一和RFID的整合,最后能够推进更多的、更广泛应用,真正实现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和物联网应用有效结合。 

      物联网概念理想化 应从区域应用做起 

      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物联网概念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概念,需要很多年去实现。赵刚认为,现在应该加强对RFID、传感器的应用,作为物联网产业的重点去发展,产业整体也将随之带动起来。 

      目前,专家对物联网布局有两种看法。有的专家认为物联网不一定是大规模的一张网,有些感知环境可能就是局部应用,类似于人的神经系统,有些信息局部自行处理无需反馈到大脑,而有些就必须经过大脑去统一调度。确切的来说,是由很多个“点”组成面。李国杰院士曾经提出一个 “物计算”的概念,即由传感系统组成局部应用,有些问题内部解决,个别问题统一调度。 

       应统一物品编码标准 

       统一标准的好处可以从身份证上完全体验的到,通过身份证的编号,可以购买车票、机票、住店等各种活动。如果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证编号方式,那么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美国的EC组织,日本的组织、欧洲的组织关于物品方面都有编码的标准,然后将编码标准复制到RFID里,再通过扫描识别这个物品。赵刚表示,目前国内一些机构在探索物品编码标准统一,但标准问题还是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推进,靠市场化很难完全解决问题。  

     “感知城市”标准先行 

       赵刚表示,此次与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以下简称策进会)合作的一个指标体系是感知城市发展的一个合作起点,而且这个起点非常重要。抓住标准会利于把感知城市推进至到更高点。比如说在感知城市上,如果不能明确提出什么是感知城市,感知城市应该具备哪些属性,实现了感知城市最终能体现什么样的效率和价值,推进感知城市工作就可能始终没有一把尺子,没有一个规矩。双方的工作提供的正是这样一把尺子。现在,在感知城市、智能城市方面其实有几个重要标准,比如美国的ICF标准,欧盟的标准,但在大陆和台湾还没有。这次赛迪顾问与策进会合作研究的感知城市指标体系是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感知城市和物联网应用的指标体系。赵刚希望它站在一个标准的制高点,成为推进感知城市应用的最高点,并藉此与各地政府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感知城市和物联网的发展。 

      赵刚在最后对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标准问题,未来需要逐步统一标准,特别是在国内的这种标准和全球标准的对接上,应逐步纳入大的标准体系,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物联网。但是有一些领域又需要形成自己的一些标准,所以标准方面是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关键技术的突破。各个环节上的关键技术的掌握是非常有必要。三是我们整个产业链还不能有效支撑所有物联网应用,我们还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物联网的大发展,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企业。一定要有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及标准的大企业。中国在标准建设与核心技术建设方面应该继续加强,利用中科院,无锡传感中心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做大做强企业,能够带动未来在物联网领域的其他企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