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中国ETC-访深圳市金溢科技拓展部总监吴胜全
在近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城市智能交通论坛”之上,国内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深圳市金溢科技展出了其最新的不停车电子收费领域产品,金溢科技拓展部总监吴胜全在论坛上进行了题为“多功能车载智能终端及汽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演讲,其产品与理念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关注。会后,Tranbbs针对不停车电子收费的产品、标准等行业发展趋势热点问题,对吴胜全总监进行了独家专访。
Tranbbs记者:太阳能电子标签是金溢科技首创,目前,Sophia-V90型电子标签已经成功的打开了市场,请问太阳能电子标签的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对于传统的电子标签,太阳能电子标签有哪些优势?
吴胜全:金溢科技的太阳能电子标签概念的提出是在2008年年初,经过两年的研发,首款商用太阳能电子标签V90于2009年12月份正式推出,因为太阳能电子标签牵涉到电量储存,其功耗设计是由专门的团队来负责。
V90型太阳能电子标签上市将近一年的时间,市场评价比较好,很多客户在用过我们的产品之后纷纷追加采购,不包括现在已经接到的订单,出货量已达到了10万张以上。
关于太阳能电子标签与传统电子标签的优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ETC类电子标签多采用接触式的方式进行读写,接触式方案读写对读卡器和芯片触点结合的紧密性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车载环境较为恶劣,长时间的震动、颠簸可能会造成触点结合不紧密,容易造交易的失败;非接触式方案虽然能够解决接触问题,但非接触式读写比用接触式读写的耗电量更大。必须要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的、长期的电力供应,使用该方案的产品也比较费电,为了解决非接触卡式电子标签的这个问题,太阳能电子标签的理念也就随之诞生了。
第二,传统的电子标签都是采用内置电池供电,其寿命一般为3~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之后,电池质量将会下降,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不是突然的下降,而是逐渐到达临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造成交易失败,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于最终用户的感觉来说,绝对不会是愉快的体验。在使用了太阳能供电技术之后,彻底解决了电子标签的长期、稳定供电问题,实现了长寿命的非接触式读写,提高了车载标签的可靠性、可用性。
第三,太阳能标签的整体使用寿命来看,V90型太阳能电子标签设计的使用寿命是10年,寿命比用电池的电子标签提高了2~3倍。经过测试,在阳光较充足的时候,对太阳能电子标签照射8小时之后,可以连续进行300次非接触式卡读写交易。一般情况下,300次交易要2~3个月的时间,可以认为,太阳能电子标签具有长时间的有效性。
第四,性价比高,技术好,造型漂亮仍受欢迎。
由于V90型太阳能电子标签增加了太阳能供电电路和储能用的电容,并且增加了非接触式读写模块,因此成本有较明显的增加。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需要有尽量优化的设计,并且在生产成本和物料方面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和管理。
当产品面对最终用户时,也会有不同的优惠政策,以北京快通为例,目前只要保证在办理OBU时,一次性储值2000元以上,即可获赠一个电子标签;在一些没有优惠政策的时候,当传统的电子标签和V90同时摆在车主面前的时候,由于美观的外形,大部分车主还是会选择V90,并且作为拥有私人汽车的高端用户,几十元的价格差是可以接受的,关键是看中产品的优点、亮点。虽然价格稍微高一些,但是我们通过产品的质量,造型和服务赢得了市场的肯定。
Tranbbs记者:金溢科技作为国家不停车电子收费标准的最主要制定参与者,您觉得今后我国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标准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
吴胜全:目前的电子不停车收费标准事实上只是一个短程通信标准,未来的标准是一个整套的标准体系,目前标准制定放也应该正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不停车电子收费的目标是实现全国联网,而联网所带来的要求,除了物理硬件上要实现标准化之外,交易数据、安全体系上也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全国联网,有关交易和管理体系方面的标准迟早也会制定出来。
我们目前阶段的电子不停车收费只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该领域已经制定了国家标准,并且已经投入使用,所以成果也比较显著,可以说,这是我们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大成果。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电子收费领域的市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很多国外标准的设备纷纷投入试用,然而最终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标准体系。从国家战略高度层面来看,这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对我们国家交通收费行业整体发展、市场策略和安全角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智能化角度讲,如果把我们电子收费标准体系与国家整体的交通战略、交通体系、智能交通体系衔接起来,使我们电子收费的DSRC短程通信成为智能交通体系的一个基础的通讯平台,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向其他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提供基础的支撑和服务。我认为这也是未来标准的发展方式。
Tranbbs记者:目前,闭合路网条件下的不停车电子收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例如多车道自由流收费,路网模式下的多义性路径识别收费等技术应用还是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您认为未来我国不停车收费行业技术发展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新技术可以投入使用?
金溢科技:从长期来看,我国不停车收费行业技术的发展是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过程中。从安全、交易速度、可靠性来讲是向着更好、更快、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比如多车道自由流通行的速度更高,对于交易识别准确率、通信速度、交易速度、运营管理、跨部门协作等都有更高的要求。牵涉到具体的设备层面,目前状况是:核心芯片已经面世,主流设备是基于核心芯片和部分分立器件,但核心芯片还不成熟。今后肯定要向芯片化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认为就是芯片技术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不停车电子收费设备可以投入使用的新技术,我们期待着功耗更低,运算速度更快的芯片出现,并实际应用到ETC产品之上。处理芯片需要不停的升级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交易速度,并在兼容性、功耗、处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我们目前也在和芯片生产厂家展开联合研究和测试。
Tranbbs记者:国家对于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一直大力推广和扶持,但受到用户接受程度、设备价格等因素的制约,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在一段时间之内仍将处于政府主导之下,您对今后的ETC行业政策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吴胜全:大力发展ETC是与“绿色交通”、“和谐交通”的理念相符合的,ETC在减少尾气排放、节约燃油消耗,节省通行时间方面,是人工收费所不能比的。但是,对于车主来说,ETC设备的成本是一个制约因素,从思想上还有需要有接受的过程,还是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第一,是在ETC使用政策上给予扶持。第二,在车主的接受能力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跨过电子标签销售门槛,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北京为例,北京快通公司与银行进行合作,银行看重的是质量高的客户,只要预存2000元,就可以赠送一个电子标签,这种面向市场很灵活的强强合作模式,对于未来ETC市场的发展非常有好处。第三,高速公路实行通行费用优惠,走ETC车道可以给予打折,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引导。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降低车主出行成本。也希望政府能够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在全国范围推行。因为这些措施的出台,不但解决了ETC运营商推广产品与服务的问题,也缓解了整个社会的交通问题。
Tranbbs记者:国内不停车电子收费市场已经逐渐形成规模,您认为不停车电子收费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
金溢科技:首先,我认为,ETC营运商如何开拓市场是电子不停车产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运营商的客户群体规模越大,设备生产商才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电子不停车收费主要还是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而从交通需求、交通出行特点的角度来说,车辆从出行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路径中,高速公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起点和重点是停车场、单位、居住小区,电子收费应该逐步向起点与重点延伸。但是目前的制约因素是停车场的所有权是很分散的,业主多样化,如果不停车收费想要做到涵盖出行全范围,停车场将是业务市场上推广的最大难点。现在各个省市也开始要求实现停车场信息联网,如果能够把我们的电子收费覆盖领域逐步向停车场站发展的话,不但方便了停车场的经营单位,也为政府采集静态的交通信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对于交通行业管理部门而言,可以站在全局高度上对ETC行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推动,从交通整体规划层面上统筹规划。希望未来的不停车电子收费市场不仅存在于高速公路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向交通出行的各个方面去延伸。
Tranbbs记者:国内ETC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各厂商也纷纷推出了可以规模化应用的产品,作为不停车电子收费行业的领先者,金溢科技将准备如何应对市场竞争?
吴胜全:从公司整体战略来考虑,金溢科技秉承“双聚焦”的发展政策。首先是核心技术聚焦。金溢科技核心技术的聚焦在DSRC短程微波通信领域内,保持不断的技术研发,保持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并在产品质量上进行更深度的挖掘。第二,聚焦在我们的核心客户上。主要是高速公路的业主、路桥收费的业主等。除了要提升产品质量,也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通过推行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对企业运行成本、物料成本进行越来越精密的控制,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在ETC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从价格方面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到行业竞争中来,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价格方面压力。金溢科技作为行业中的领先者,不仅是靠技术与产品,而是要综合技术、产品、服务、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因素,给客户最好的体验,让客户满意。综合以上方面,我们在市场上目前仍然处在领先地位。金溢科技不会为了控制成本、降低价格而降低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对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和要求,更不会降低客户服务品质,因为上述的几个方面是我们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
为了更好的面向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优质服务,同时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业务拓展的需要,金溢科技将在高速公路领域推广不停车收费和路径识别产品线的同时,着手准备面向智能交通系统的其他领域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已有数个方向和项目正在筹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