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抢滩物联网 差异化决胜千里
作者:戈清平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日期:2010-07-13 08:38:03
摘要: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并分阶段实施。各地发展物联网要有差异化,要节约社会资源,分工合作,才能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并分阶段实施。各地发展物联网要有差异化,要节约社会资源,分工合作,才能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自去年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无锡高新区开建以来,各个高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园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目前,众多高新区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进行培育。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争相把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这说明物联网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形成期,产业界和技术界仍处于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相对混乱的阶段,这种一窝蜂地筹建物联网产业园的现象值得商榷。
高新区集体发力物联网
“我走了一些地方,几乎90%以上的省份都把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说。
据了解,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潍坊高新区、济宁高新区等是发展物联网产业较早的高新区。
无锡高新区制定了传感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中心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涵盖产、学、研、生活配套的空间布局,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组成。
潍坊高新区要重点建设潍坊软件园、物联网产业园和万声呼叫基地等,完善“RFID—智能卡—传感器—传输网—智能终端—嵌入式系统及云计算”物联网产业链,积极打造“中国智谷”。
济宁高新区正在编制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组建管委会、电信运营商、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多方联动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建设专业孵化器。同时,济宁高新区还将加大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机具、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物联网产业领域项目的引进力度,明确规定物联网产业项目将享受财扶持、税收减免、优先采购、设立专项基金等多项优惠策。
除了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区,各地还制定了相应的物联网产值目标。成都市规划预计到2012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将达300亿元以上;广州市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要力争达到300亿元,物联网信息集成服务业规模达到600亿元;而到2012年,无锡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2015年将达到2500亿元。
专家建议差异化发展
在各地积极发展物联网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我国的物联网至少存在标准体系尚待突破、规模化应用不足、安全问题难以解决和跨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存在壁垒4个难题。
赛迪顾问城市战略咨询中心总经理秦海林也表示,目前物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都有共性,既有技术维度上的难题需要攻克,也有诸多的应用需要实现。“从技术的维度来说,物联网包含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架构技术等多个方面,而目前仅就标识技术来讲,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开放、统一的架构。此外,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较多,非技术层面的因素对于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也有重要影响。”
面对这些难题,高新区有何破解之策?济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是要靠政府的推动,出台更多的发展物联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二是与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的各通信运营商应把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升为战略高度;三是扶持物联网的龙头企业,建立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集成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四是政府下大力气做好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培育和推广工作。
张建宁表示,发展物联网对地方政府提高服务、统筹规划各个产业,提高电子政务水平都有好处,但发展物联网不能由政府来主导,应该交由市场去决定。“发展物联网不能是一种炫耀政绩的行为,不能是市长的意志而应是市场的意志。”张建宁说。
他认为,各地发展物联网应该有所差异。比如北京发展物联网更多的是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它更注重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应用环节;而深圳、广东一些地方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应提高物联网上游产品链的制造、加工水平;无锡在发展物联网时更多的是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物联网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实现了产业集聚。
他认为,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并分阶段实施。“各地发展物联网要有差异化,要集约社会资源,分工合作,才能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专家观点
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
针对目前各地纷纷发展物联网的现象,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应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合作,进行信息沟通,构筑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张建宁建议,国家应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
据悉,物联网极有可能作为下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因此各地要结合“十二五”规划,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其涉及的行业应用、传感感知、传感通信、运算处理等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订,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作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张建宁表示,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应在设计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订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另外,张建宁还认为,在物联网标准的制订工作中应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表示,目前各地发展物联网的重点一是要着力加强物联网发展,统筹技术研发产业化、标准化、网络部署以及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根据已有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优化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空间的布局,统筹部署下一代信息网络建设,着力培育跨行业,跨平台,跨应用的综合服务集成能力;二是着力突破核心关键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和重点技术攻关,同时建立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和创新集聚,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技术;三是着力推进先导性应用,重点在战略性基础设施、关键性的领域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创新应用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物联网应用进程,集成服务和应用服务的发展,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将保障安全作为物联网发展应用的前提,加强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快集聚感知、数据传输、交换物流、标识、解析体系的物联网关键资源。
此外,张建宁认为,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中,应充分考虑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
自去年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无锡高新区开建以来,各个高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园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目前,众多高新区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进行培育。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争相把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这说明物联网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形成期,产业界和技术界仍处于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相对混乱的阶段,这种一窝蜂地筹建物联网产业园的现象值得商榷。
高新区集体发力物联网
“我走了一些地方,几乎90%以上的省份都把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说。
据了解,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潍坊高新区、济宁高新区等是发展物联网产业较早的高新区。
无锡高新区制定了传感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中心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涵盖产、学、研、生活配套的空间布局,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组成。
潍坊高新区要重点建设潍坊软件园、物联网产业园和万声呼叫基地等,完善“RFID—智能卡—传感器—传输网—智能终端—嵌入式系统及云计算”物联网产业链,积极打造“中国智谷”。
济宁高新区正在编制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组建管委会、电信运营商、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多方联动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建设专业孵化器。同时,济宁高新区还将加大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传感器制造、读写机具、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物联网产业领域项目的引进力度,明确规定物联网产业项目将享受财扶持、税收减免、优先采购、设立专项基金等多项优惠策。
除了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区,各地还制定了相应的物联网产值目标。成都市规划预计到2012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将达300亿元以上;广州市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要力争达到300亿元,物联网信息集成服务业规模达到600亿元;而到2012年,无锡的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2015年将达到2500亿元。
专家建议差异化发展
在各地积极发展物联网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我国的物联网至少存在标准体系尚待突破、规模化应用不足、安全问题难以解决和跨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存在壁垒4个难题。
赛迪顾问城市战略咨询中心总经理秦海林也表示,目前物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都有共性,既有技术维度上的难题需要攻克,也有诸多的应用需要实现。“从技术的维度来说,物联网包含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架构技术等多个方面,而目前仅就标识技术来讲,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开放、统一的架构。此外,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较多,非技术层面的因素对于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也有重要影响。”
面对这些难题,高新区有何破解之策?济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是要靠政府的推动,出台更多的发展物联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二是与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的各通信运营商应把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升为战略高度;三是扶持物联网的龙头企业,建立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集成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四是政府下大力气做好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培育和推广工作。
张建宁表示,发展物联网对地方政府提高服务、统筹规划各个产业,提高电子政务水平都有好处,但发展物联网不能由政府来主导,应该交由市场去决定。“发展物联网不能是一种炫耀政绩的行为,不能是市长的意志而应是市场的意志。”张建宁说。
他认为,各地发展物联网应该有所差异。比如北京发展物联网更多的是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它更注重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应用环节;而深圳、广东一些地方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应提高物联网上游产品链的制造、加工水平;无锡在发展物联网时更多的是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物联网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实现了产业集聚。
他认为,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并分阶段实施。“各地发展物联网要有差异化,要集约社会资源,分工合作,才能把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专家观点
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
针对目前各地纷纷发展物联网的现象,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发展物联网要有战略眼光,应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合作,进行信息沟通,构筑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张建宁建议,国家应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
据悉,物联网极有可能作为下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因此各地要结合“十二五”规划,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其涉及的行业应用、传感感知、传感通信、运算处理等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订,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作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张建宁表示,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更多的是应在设计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订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另外,张建宁还认为,在物联网标准的制订工作中应采取开放的态度,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有必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表示,目前各地发展物联网的重点一是要着力加强物联网发展,统筹技术研发产业化、标准化、网络部署以及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根据已有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优化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空间的布局,统筹部署下一代信息网络建设,着力培育跨行业,跨平台,跨应用的综合服务集成能力;二是着力突破核心关键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和重点技术攻关,同时建立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和创新集聚,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技术;三是着力推进先导性应用,重点在战略性基础设施、关键性的领域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创新应用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物联网应用进程,集成服务和应用服务的发展,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将保障安全作为物联网发展应用的前提,加强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快集聚感知、数据传输、交换物流、标识、解析体系的物联网关键资源。
此外,张建宁认为,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中,应充分考虑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