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青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岛”

作者:RFID世界网 收编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0-07-16 10:14:56
摘要:无论是两化融合、三网融合还是物联网,都将对青岛在后危机时代加快转型升级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去年,青岛启动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模式;近日,青岛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互联互通上驶入快车道;而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又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目前,物联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最早提出物联网概念、并将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的美国,也远没有实现物联网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而在我国,包括青岛在内的先发城市已嗅到物联网背后的机遇,全面展开物联网产业的研究与推动,但同时也无一例外地面临标准、技术、安全、法律等瓶颈。

  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物联网作为前程远大的新兴产业,蕴藏着无法预计的发展能量,这一产业对加快青岛经济转型升级,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因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更为灵敏、高效的信息沟通,而使这座城市更具感知力。今年6月,青岛全面启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由此踏上“感知青岛”这场为了梦想的远征。

  冰箱里的食物快要过期了,它会及时发送手机短信通知你;去超市购物,记不清什么食品需要添置,只需发个短信,家中的冰箱会立即反馈食物清单——这不是科幻小说,在上海世博园的 “海尔物联之家”,能与人“对话”的物联网冰箱,能自动发短信的智能空调、能与衣物“沟通”的洗衣机……数十款新产品正向人们展示物联网生活。

  产业基础和网络资源积淀丰厚

  自2008年以来,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提出了与物联网相关的战略,而我国物联网的研究基本与国际同步,目前已将传感网研究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在无锡成立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时,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纷纷加大投入,在物联网的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谋求突破,而青岛在物联网的产业基础建设和网络资源上处于领先位置。

  什么是 “物联网”?它是指将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让所有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一个充满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必须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为前提,而青岛电子信息目前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拥有海尔、海信、阿尔卡特-朗讯等知名企业,形成电子家电、通讯设备、IC设计、软件开发等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体系。青岛还是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去年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30亿元。较为庞大的产业规模,为青岛发展物联网提供了可靠支撑。

  同时,以“远程感知和控制”为特征的物联网,离不开互联网与信息传感设备,而青岛在网络设施、信息传感领域也有了较为丰厚的积淀。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青岛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在国内领先,特别是网络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同类城市前列。市经信委副主任尚立群告诉记者,“青岛已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卫星、微波、海缆为辅,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智能化为一体的,覆盖全市、通达市区乡镇(包括90%以上的村庄)的立体通信网络,为发展物联网产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网络资源。 ” 青岛在应用层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物联网中,射频标识(RFID)是信息传感的关键技术,而青岛早在2006年,就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金卡工程RFID应用试点城市,在生产线管理、物流管理、港口集装箱管理、车辆管理、轮胎生产销售管理、养殖管理等领域进行RFID应用试点,并藉此在物联网应用层面上走在全国前列,为物联网的产业化发展播下了宝贵种子。

  海尔是青岛最早试点RFID的企业之一,其特种冰箱利用RFID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大大提高了产品周转率、物品异常处理效率和库存管理效率。以此为发端,海尔相继推出了能够人机对话的物联网冰箱、洗衣机,进而打造出U-home智能化社区,可对居室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通过智能化系统做出适当反应。

  作为国内最早与轮胎“对话”的企业,青岛高校软控股份公司实现了轮胎RFID芯片设计与封装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通过应用成熟的条形码和先进的轮胎RFID芯片技术,对生产的每一条轮胎进行生命周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全程信息追溯。同样是运用RFID技术,青岛康大集团技术人员与种兔建立了即时交流平台,对其吃的饲料、接种的疫苗,都可通过植入种兔耳朵的电子标签了然于胸。

  海信两年前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的智能交通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物联网。利用该系统,车辆收集到来自各条道路的即时信息后,可以通过提前选择实现畅通行驶。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后,可使交通拥挤降低20%,延误损失减少10%-25%,车祸降低50%-80%,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减少26%。

  尚立群向记者介绍,围绕RFID这一物联网关键技术,青岛不但在应用上取得可喜成果,而且在传感设备的研发上实现突破。例如,海洋大学研制的前置式RFID读写器一体机获国家专利;中科英泰科技公司研发的RFID读写器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研制的多款读写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科恒信公司建设的RFID数据应用与分析平台,实现了各部门、行业间电子标签数据交换、解析、存储服务。“信息传感、射频识别是物联网的重要环节,而青岛在这两个环节的技术攻关和应用层面上,均已有所斩获。 ” 围绕关键技术打通制约瓶颈

  工信部有关专家指出,物联网绝非一个单纯的网络概念,而是一个融合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化系统,一个连接万亿个物品和数亿人的数据库。而从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来看,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将在十年之后。它就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巨大宝藏,如何以正确方式、最短时间靠近它,考验着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的智慧。

  作为刚刚起步、未来将达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产业,假如没有标准的引领,人们很难想象物联网将走向何方。“青岛在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方面走在前面,但相对来说,也只是拥有少量项目,零散地分布在独立于核心网络的领域。 ”尚立群这样向记者介绍。而近年的产业发展经验证明,物联网要尽快告别零散、低层次发展的现状,走上产业化、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在标准制定上先行一步。

  在计算机、互联网两大产业革命中,我国由于起步较晚,一直受制于西方标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在物联网发展上,我国将不会错失机遇。据了解,目前我国的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也已成立,而青岛的海尔集团作为成员单位参与物联网家庭网络标准制定。

  实际上,物联网产业在前行道路上需要打通的瓶颈,绝不仅仅是标准制定一项,还涉及安全、法律等千头万绪的问题。 “物联网的应用,今后将遍及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智能交通、老人护理等广泛领域。因此,如何保障信息安全,怎样保护个人隐私,都将成为影响物联网发展的重大问题。 ”尚立群说。

  而与此同时,在物联网的“核高基”(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领域占据制高点,已经时不我待。目前,我国在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无法产业化,在传感器领域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高端传感器件和芯片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占据。在此背景下,作为先发城市的青岛要在物联网产业真正确立领先地位,必须围绕关键技术有所作为。

  青岛高起点确定物联网发展路线图

  无论是两化融合、三网融合还是物联网,都将对青岛在后危机时代加快转型升级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去年,青岛启动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模式;近日,青岛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互联互通上驶入快车道;而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又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6月份,《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的制定工作启动。这一将于年底前出台的规划,将明确青岛物联网发展的短、中、远期目标,高起点确定青岛物联网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发展原则和应用领域。正所谓 “袖手于前,疾书于后”,该规划的制定,将为青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正确导向,规避零散、无序发展。

  物联网作为一个产业的最大价值,是其在从政府到民间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尚立群向记者表示,下一步,青岛将围绕物联网产业在感知识别、网络传输、智能应用三个关键环节,引导企业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青岛将重点推进对物联网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的应用项目,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打造物联网工程中心、物联网创新园、物联网产业园和物联网信息服务园等产业园区。 ”

  在物联网发轫的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仍没有实现足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凸显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任重道远,而推动该产业勃兴的关键,正如有关专家所分析的,政府的支持是最为直接的动力,但仅此,不足以持续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还须以用户需求为源动力,使物联网融入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中去。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青岛目前正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科研院所成立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围绕关键传感器件、网络、系统及服务,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制高点,同时争取国家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帮助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立足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攻关,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由点到面推动整个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