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万亿级规模认定为时过早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去年11月被确定为我国今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各地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热衷态势也无不透露出该产业未来的诱人前景,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预测,我国物联网产业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元,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万亿级市场认定太早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2010全球宽带通信及物联网高层论坛上表示,认定物联网将来具有万亿级规模还为时太早。
他表示,通信行业搞了一二百年,市场规模才达到1.6万亿。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传感器市场才400多亿的产值规模,其中运营商的收入仅占1%。显而易见,运营商收入要达到几千亿元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有人认为万亿级的物联网市场50年后有可能实现,但韦乐平认为,按照实际能够预测的时间上限5年来看,物联网不可能成为一个主导市场。他还表示,在世界范围内,他看过的六个预测结果还没有一个给出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的结论。
而对于国内的物联网市场是否已惠及老百姓,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刘多认为,目前国内的物联网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处在企业信息化的阶段。今天所谈的物联网其实只在企业内部,连行业都没有走出去。
另外,在物联网产业这块“蛋糕”变大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首先就是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即研发投入大、收益预期不明朗,许多蜂拥而上的中小规模传感企业都存在融资难题。
除此还有技术、标准、应用产业和监管等方面的瓶颈。刘多表示:“物联网关键技术涉及识别、计算、嵌入式智能、软件、纳米等方方面面,光靠通信一个行业不可能把它真正的实现,所以需要通信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
关于标准问题,刘多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国际化标准组织其实是针对物联网某一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国内也都在进行一些零散的相关研究。所以,由于缺乏标准,应用和产业规模可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都不可能快速形成规模和快速部署来实现一些相关应用。
除了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产业规模很难做大外,产业链的部分环节非常薄弱也是目前物联网产业存在的很大难题。物联网的产业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而制造产业包括传感器、嵌入式系统、芯片、通信、智能卡、纳米电子、RFID等领域,服务业涉及通信服务、互联网及一些行业应用。
“目前各个产业基础不一样,传感器网、FRID及一些行业信息服务,对于整个物联网产业来讲仍然比较薄弱,这些薄弱环节不解决对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刘多说。
物联网应用须协同作战
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公众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二是为不同行业来服务,包括物流、智能工业、智能农业。还有就是为环境服务,包括对土壤、天气、能源的管理等。
“而现在只是局部的一个点的应用,同时也是垂直应用,就是仅仅处在企业信息化阶段。”刘多表示,只有FutureInternet加Web才能形成贡献全球的物联网。
而关于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感知中国,在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好,刘多表示,首先国家要起到统领作用,出台总体战略规划;其次还是标准问题,不仅需要行业协会提交的标准,也需要政府进行标准的提议,还有编码的统一,只有编码统一了才能有全球化的统一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要起到关键作用。
“有一个统一规划才能够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把厂家生产的设备,运营商所建设的网络综合利用起来,才能有一个规模化的快速推进,否则只是一点一点这么从上至下做速度很慢。”刘多认为运营商也要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