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标准化成为物流的两大基本特点
作者:考试大网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9-09-04 08:36:44
摘要:从技术上来看,射频标签(RFID)、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商业智能(BI)等在继续成为关注的技术热点,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正开创着信息化的新局面。
信息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两大基本特点。目前,物流信息化有两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一是横向整合,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二是纵向整合,形成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技术上来看,射频标签(RFID)、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商业智能(BI)等在继续成为关注的技术热点,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正开创着信息化的新局面。
《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颁布,《规划》在统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基础上提出了300多项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落实的具体制修订标准。这标志着由原来部门分割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了统一管理,工作模式开始减少对行政体系的依赖。
一批重要的基础标准开始研制和修订,例如《物流术语》、《物流成本》,还有关于联运平托盘、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等。在这些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并成为重要的生力军。企业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整合离不开标准。
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将会在今年取得更好地发展。从各政府部门的规划来看,物流信息化的步子会加快,无论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还是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都会取得新的突破。不少专家认为,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所谓正确的策略一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快基础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从政府监管要求出发,对于车辆、集装箱、托盘、气瓶以及重要物流单证的信息化,规范化,有条件的尽快使用RFID。对于食品、药品、烟草、化学危险品等要加大投入,实行全程信息跟踪。
二是指政府在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基础信息资源要尽快向社会开放。我国已经在第二代身份证上加装了芯片,在全国铁路的所有车厢上也安装了RFID,很快在汽车、集装箱等物流装备上也会加装RFID。但是如果这些措施仅满足政府管理的内部需要,不能向社会开放,那么将大大降低这些投资的效益,延缓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步伐。因此要采取措施,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行政监管的条件下,逐步开发基础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有些基础信息服务甚至要通过立法加以确定。
三是要注意处理好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问题。在公共信息平台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电子政务平台向电子商务扩展的趋势。在共同利用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二者的结合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业务模式捆绑在一起就会有问题。电子政务往往是强制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用纳税人的钱来投资;而电子商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靠市场机制运行,要避免垄断,以便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所以二者不宜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从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还会有反复,但是行业技术标准的管理模式一定会逐步与国际接轨,除了涉及国家、人民、环境等重大安全和战略发展的问题必须实行的强制性标准外,一般的行业标准特别是推荐性技术标准要由行业组织、专业标准组织等机构来制修订。这样才能提高标准的应用效果,并转变我国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条块分割。
今后,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这将促使物流标准更加专业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内容方面除了基础性的《物流术语》、《物流成本》和联运平托盘等标准外,物流服务类标准将会引人注目,由服务标准引发的标准合同、协议,投诉、仲裁,物流企业评估标准的完善等一系列相关的发展会更加有利于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成熟。另外,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要实现通过信息的整合来带动资源、市场的整合,信息的标准化是一个基础,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项目中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标准问题。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作为重点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集中了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许多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大大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颁布,《规划》在统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基础上提出了300多项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落实的具体制修订标准。这标志着由原来部门分割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了统一管理,工作模式开始减少对行政体系的依赖。
一批重要的基础标准开始研制和修订,例如《物流术语》、《物流成本》,还有关于联运平托盘、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等。在这些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并成为重要的生力军。企业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整合离不开标准。
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将会在今年取得更好地发展。从各政府部门的规划来看,物流信息化的步子会加快,无论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还是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都会取得新的突破。不少专家认为,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所谓正确的策略一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快基础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从政府监管要求出发,对于车辆、集装箱、托盘、气瓶以及重要物流单证的信息化,规范化,有条件的尽快使用RFID。对于食品、药品、烟草、化学危险品等要加大投入,实行全程信息跟踪。
二是指政府在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基础信息资源要尽快向社会开放。我国已经在第二代身份证上加装了芯片,在全国铁路的所有车厢上也安装了RFID,很快在汽车、集装箱等物流装备上也会加装RFID。但是如果这些措施仅满足政府管理的内部需要,不能向社会开放,那么将大大降低这些投资的效益,延缓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步伐。因此要采取措施,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行政监管的条件下,逐步开发基础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有些基础信息服务甚至要通过立法加以确定。
三是要注意处理好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问题。在公共信息平台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电子政务平台向电子商务扩展的趋势。在共同利用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二者的结合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业务模式捆绑在一起就会有问题。电子政务往往是强制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用纳税人的钱来投资;而电子商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靠市场机制运行,要避免垄断,以便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所以二者不宜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从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还会有反复,但是行业技术标准的管理模式一定会逐步与国际接轨,除了涉及国家、人民、环境等重大安全和战略发展的问题必须实行的强制性标准外,一般的行业标准特别是推荐性技术标准要由行业组织、专业标准组织等机构来制修订。这样才能提高标准的应用效果,并转变我国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条块分割。
今后,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这将促使物流标准更加专业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内容方面除了基础性的《物流术语》、《物流成本》和联运平托盘等标准外,物流服务类标准将会引人注目,由服务标准引发的标准合同、协议,投诉、仲裁,物流企业评估标准的完善等一系列相关的发展会更加有利于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成熟。另外,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要实现通过信息的整合来带动资源、市场的整合,信息的标准化是一个基础,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项目中将会越来越多地涉及标准问题。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作为重点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集中了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许多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大大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