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选择CPU卡部署校园一卡通
作者: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9-08-24 11:55:13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卡的作用是什么?在数字化校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什么?其规划和部署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论证中诞生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卡的作用是什么?在数字化校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什么?其规划和部署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论证中诞生出来。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卡系统建设总结出几条重要经验:首先是确定管理模式,然后是选择技术路线,最后是做好系统构建。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讲包括宏观决策和具体措施。学校先从宏观上制定校园卡在学校范围内的相关管理办法。其必要的管理细则保障了校园卡在各个部门间的实际操作有章可循。同时管理模式决定了技术路线。
校园卡流行名称“一卡通”,最早源于各种消费间的整合概念,以学校后勤集团或财务部门组织建设都是侧重金融信息管理模式,以网络信息部门规划实施则是倾向校园信息综合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校园的行政管理结构和业务流程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试想,一个财务部门既要面对各种人员的办卡需求,还要应对网络、数据库、服务器、设备终端等众多设备的维护管理;既要实时收集各类部门人员异动变更事项,还要适时发布卡片丢失、变化在门禁系统、医疗系统、图书系统、电子政务等等应用系统的黑白名单消息。这种情形应该说是不尽合理。换句话说,管理模式限定了校园卡在校园内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在管理模式上不仅仅考虑到在整个校园的应用发展,同时还考虑到未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因此部分采用了国家二代电子身份证的技术,以期在不远的将来校园卡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服务持卡人。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决策经历了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选择过程。方案初期共有三十多家厂商、集成商参与校园卡的规划。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方案面前,我们决定还是先从应用入手,使用决定技术。纵观校园卡的发展,我们看到,校园卡的应用起源于小额消费,流行于综合应用。综合应用对卡片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需求。
通过详细分析,我们认为,不应该将卡片变成移动的数据库,让它承载过多的应用信息,卡片只承担基础的、相对合理的数据信息,复杂的应用由各个应用系统解决。这样全称为“中国人民大学综合信息证件卡”的需求定位就决定了卡片的技术性质。
卡片的发展像其他的产品技术发展一样经历了从最初的凸字压印到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作为证件卡,安全性、惟一性以及电子证书的实用性就是我们最终技术方案的选择依据。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持卡人在校园或者乃至全国的教育系统内只有惟一的电子身份(代码)。由此也引出身份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对校园卡应用定位决定了卡类型。能够符合金融IC卡规范、满足承载数字证书规划仅有CPU卡片。当时大部分学校选择的是M1卡,但是我们考虑到,逻辑加密卡避免不了卡片被复制的问题,因为它毕竟只是一张存贮卡。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讲包括宏观决策和具体措施。学校先从宏观上制定校园卡在学校范围内的相关管理办法。其必要的管理细则保障了校园卡在各个部门间的实际操作有章可循。同时管理模式决定了技术路线。
校园卡流行名称“一卡通”,最早源于各种消费间的整合概念,以学校后勤集团或财务部门组织建设都是侧重金融信息管理模式,以网络信息部门规划实施则是倾向校园信息综合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校园的行政管理结构和业务流程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试想,一个财务部门既要面对各种人员的办卡需求,还要应对网络、数据库、服务器、设备终端等众多设备的维护管理;既要实时收集各类部门人员异动变更事项,还要适时发布卡片丢失、变化在门禁系统、医疗系统、图书系统、电子政务等等应用系统的黑白名单消息。这种情形应该说是不尽合理。换句话说,管理模式限定了校园卡在校园内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在管理模式上不仅仅考虑到在整个校园的应用发展,同时还考虑到未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因此部分采用了国家二代电子身份证的技术,以期在不远的将来校园卡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服务持卡人。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决策经历了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选择过程。方案初期共有三十多家厂商、集成商参与校园卡的规划。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方案面前,我们决定还是先从应用入手,使用决定技术。纵观校园卡的发展,我们看到,校园卡的应用起源于小额消费,流行于综合应用。综合应用对卡片功能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需求。
通过详细分析,我们认为,不应该将卡片变成移动的数据库,让它承载过多的应用信息,卡片只承担基础的、相对合理的数据信息,复杂的应用由各个应用系统解决。这样全称为“中国人民大学综合信息证件卡”的需求定位就决定了卡片的技术性质。
卡片的发展像其他的产品技术发展一样经历了从最初的凸字压印到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作为证件卡,安全性、惟一性以及电子证书的实用性就是我们最终技术方案的选择依据。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持卡人在校园或者乃至全国的教育系统内只有惟一的电子身份(代码)。由此也引出身份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对校园卡应用定位决定了卡类型。能够符合金融IC卡规范、满足承载数字证书规划仅有CPU卡片。当时大部分学校选择的是M1卡,但是我们考虑到,逻辑加密卡避免不了卡片被复制的问题,因为它毕竟只是一张存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