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携带关键技术登陆泉州(图)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台湾的关键性技术与我们的生产新技术完全可以互补,况且我们还有市场优势。”刚刚赴台考察归来的泉州LED照明生产企业家代表陈文良表示,泉台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接要找准切入点。
仅太阳能市场一年值一亿元
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和“海西”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背景之下,6月9日,身为文创太阳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文良与科技部高级官员一道,前往台湾参加“两岸LED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考察归来,他用“感触颇多”四个字来形容此次台湾之旅。海西,乃至整个大陆的市场优势,对台湾产业转移产生强大的“磁吸效应”。在此次交流会议上,如何通过合作、快速切入大陆市场成为双方交流最热烈的话题。
据了解,厦门在2005年就启动城市亮化夜景工程,以市场带动产业,培育了厦门市光电产业实现年总产值超200亿元。目前,泉州LED照明产品的应用还处于初试阶段,本地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和北美市场。“仅泉州的太阳能市场,一年就值一亿元。”陈文良期待政府在培育本地市场方面能有大的动作,以吸引更多的台湾企业携带关键技术登陆泉州,与本地企业对接。
“市场推着产业跑。”在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园,业内人士介绍,微型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产业、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和军用无线产业等三大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无法估量,而泉州的微波通信产业如果与台湾的代工生产线配套,无异于“好马配好鞍”,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辐射全国市场。
产业对接着眼互补性
“这一万套模板是22日要发往印尼的。”18日,记者在雷克通信有限公司的车间看到,技术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品检。这家致力于“射频模板制造走向规模化”的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射频技术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企业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还在酝酿整体技术升级。
泉州波园射频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庄昆杰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花园式的泉州波园,一边畅谈自己的微波构想。据其透露,正在与台湾方面洽谈引进一条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工业生产线。记者了解到,现阶段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可见光激光器、近红外激光器、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太阳能光伏电池等,目前国内供需矛盾不断升级,主要依赖进口。“我们有微波通信特色城的技术和人才、还有大市场,缺的就是台湾的代工生产线来配套。”庄昆杰称,趁海西战略东风,找准对接切入点,引进一条价值3000万美元的小型代工生产线,有望打造一座海西代工城。
“就应用产品而言,一个好的产品取决于几项关键技术和一项生产新技术。”陈文良认为,泉台LED产业对接应突出互补性,解决产品创新、通过交流实现产业化、双方标准的沟通等问题。对此,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林其伟也持赞同意见。他认为面对厦门和福州的竞争态势,泉州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过程中应盘点我们能做好什么,如果在关键技术上一时难以突破,也可以在改进工艺上下功夫,确立自身优势。
储备人才服务产业对接
庄昆杰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看似疯狂的设想。“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我在考虑是否将企业资产剥离出来,成立公共基金,由高管共同来管理、一起分红。”高校博士生导师出身的庄昆杰深谙人才最具竞争力的道理。“求贤若渴”的他表示,引进台湾的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工业生产线,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发和高级技术人才来配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此行北京就是争取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准备将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吸纳过来,办博士后流动站,打造成全国性的微波射频技术研发中心。”他一语道出从公司“全身而退”改做研究中心主任的初衷:打下对接台湾产业的技术基础,打造一个高端的人才培训基地。
在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戴在平看来,服务泉台产业对接,充分挖掘本地高校智力资源大有文章可做。“政府应该加大对研发和创新性企业的扶持,积极打造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他认为,台湾的高新产业项目落地泉州,虽然会带来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本地的更多的高级蓝领共同组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也有专家认为,承接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第一波,主要是吸纳技术,进行加工制造,满足市场需求;而进入第二波,就要考虑技术更新,要有自己的研发,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撑。而泉州所具备的是丰富的普通工人劳动力资源,为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加强人才储备显得至关重要。相对普通工人,大学毕业生只需接受短期培训,就有可能胜任电子信息产业的一线岗位。因此,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在泉州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