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一卡通”呼声渐起 规范电子货币

作者:李媛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日期:2009-06-15 09:51:50
摘要:7月31日之前,包括网上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在内的沪上特定非金融机构都要到央行上海总部完成登记手续。记者综合多方观点认为,为规范“电子货币”,控制金融危险,应当将各种购物卡整合为“一卡通”。
 7月31日之前,包括网上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在内的沪上特定非金融机构都要到央行上海总部完成登记手续。此次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业务摸底还涵盖了斯玛特卡、联华OK卡等广为市民熟悉的购物卡。

  记者综合多方观点认为,为规范“电子货币”,控制金融危险,应当将各种购物卡整合为“一卡通”。

  一个白领几张卡

  即使属于“不办卡”一族,钱包里也难免有一张单位福利发放的购物卡。而邓小姐手中的购物卡更有四五张之多,但她告诉记者:“这些卡都是别人送的。”

  邓小姐表示,自己不会主动申办购物卡,因为“没必要”,各类消费场所都能用现金。另一位市民陈先生则告诉记者,手里类似的购物卡很多,而且基本上是用完了就丢了,“尤其是作为朋友送礼、单位福利的消费卡”,因为可用范围太小。

  但除了消费范围受限,陈先生也有别的担忧。“现在各个卡公司自身力量太小,服务也不到位,比如,我曾经想查询卡上有多少钱,居然打电话还问不到,因为办卡公司没有这个服务,被他们转来转去,感觉很不规范。所以,我不敢往上面存钱了,万一公司垮了,我找谁去?”

  不过,陈先生表示,如果各类购物卡联合起来统一成一卡通,自己用卡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

  “一卡通”有垄断之嫌

  “如果统一之后,积分服务很好,我会考虑办一张。但恐怕不可能统一。”邓小姐认为,既然购物卡有利可图,各家公司也会各做各的生意,这个市场暂时还是会越来越乱。“不信你去商场收银台看看那一长串可用购物卡的名单。大家都在分这个蛋糕,再做下去就跟刷银行借记卡没多大区别了。”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统一各类购物卡为“一卡通”将涉及很多商业机构,实际操作难度很高,同时,“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而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文更告诉记者:“尽管各类购物卡需要规范,但规范不能搞成垄断,单一的发卡主体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通胀”还是“拉动内需”

  近年来日益扩大的购物卡使用范围和规模,也引发业内众多担忧。近日,央行上海总部下发通知,要求沪上包括网上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在内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在7月31日前到央行上海总部完成登记手续,此次登记“主要是为了掌握上海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情况,完善支付服务市场监管政策”。有专家认为,目前 “电子货币”已成规模并且充当了一定的货币职能,如果发行量过大,有可能扰乱了基础货币体系,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对此,陆红军表示,“电子货币”引起的人民币体外循环,对引起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购物卡这一支付方式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应当有相应的控制方式。

  “购物卡一方面方便消费,但同时也要防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风险。”杨建文认为,在当前流动性枯竭的状况下,“电子货币”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拉动内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