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无线技术终于进入人体时代,人体通信能否捕捉到心脏异常?

作者:安保 秀雄
来源:技术在线
日期:2009-04-09 09:51:34
摘要:最近,利用人体通信的工作原理来测量心电信息的装置“人体通信简易心电仪”试制成功。人坐在装置法人椅子上后,只需将双手放在左右扶手的电极上,即可测量心脏数据并将该数据经由互联网远程传输。
  1901年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成功实施电波横跨大西洋的通信实验之后的100多年来,无线技术取得迅猛发展,现已渗透到了家庭和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从通信距离来看无线技术的发展可以发现,距离逐渐变近。《日经电子》在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中川正雄提供的图上,添加了人体通信部分和箭头。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中川正雄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表示,“当初是通信距离长才会有价值。但近年来市场不断扩大的却是手机和无线LAN等通信距离短的产品”。这一趋势目前仍在继续,手机和无线LAN上市后,又诞生了蓝牙、ZigBee、UWB和WirelessHD等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而距离更短的无线技术当属最近备受关注的“人体通信”了。这是以人体为传输路径的通信技术,例如,目前已提出如下使用方法:衣兜里装有具备人体通信功能的手机和IC卡的人只需将手放在终端上,就能为键盘上锁或解锁、车票检票等。另外,还设想了只要二人手牵手便可同时收听便携式播放器里面的音乐等使用方法。作为在人类周围通信的BAN(Body Area Network)技术之一,人体通信已经开始显露头角。 

  最近,利用人体通信的工作原理来测量心电信息的装置“人体通信简易心电仪”试制成功。人坐在装置法人椅子上后,只需将双手放在左右扶手的电极上,即可测量心脏数据并将该数据经由互联网远程传输。 

  开发该装置的AMPLET代表董事社长(东京电机大学讲师)根日屋英之表示,“可将人体作为人体通信的发射机”,也许可以称其为终极短距离通信。不过,这个装置也可以说只是读取或测量心脏的运动状态,还不能完全算通信用途。 

  笔者在得知试制出“人体通信简易心电仪”时想,与将电极贴在胸部的原来的心电仪相比,该装置应该是噪声大、精度低,仅能粗略地获得心脏信息而已。 

  但在看到利用此次试制的装置观测到的心电波形后发现,获得的并不是粗略不清的波形,而是与心脏运动同步的精确波形。甚至能够看出非常细微的结构。 

  那么究竟观测到了什么呢?根日屋表示,“目前正在解析,应该能捕捉到由血流变化产生的体表电场变化”。今后,“将与医学专家共同解析能取得何种人体信息”(根日屋)。 

  人体与电磁波的关系由于其现象非常复杂,最终往往不了了之。但此次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些电子技术人员也非常熟悉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人体传输路径的特性、相当于天线的电极最佳结构、去除噪声的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波源附近的电磁波分析等。笔者期待今后随着技术分析的进步,人体通信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