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包起帆:“做工人同样有出息”(图)

作者:中国经济网 佘 颖 沈则瑾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9-04-14 10:25:12
摘要:2006年,凭着集装箱电子标签装置等引领港口作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明,他一举夺得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4项金奖,成为这个国际发明界最权威的展会105年来一次获奖最多的人。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包起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个世纪80年代,他发明的抓斗为他赢得了“抓斗大王”、“工人发明家”的称号。他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或授权了51项国家和国际专利,其中,有3项获得了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006年,凭着集装箱电子标签装置等引领港口作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明,他一举夺得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4项金奖,成为这个国际发明界最权威的展会105年来一次获奖最多的人。包起帆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包起帆左手拇指上至今还留着一道伤疤:一条深深的伤痕,从拇指的前端一直延伸到虎口。“这是当年装卸木材时留下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港口木材装卸一直是个危险的活:先由工人下舱用钢丝绳捆扎后,再用吊机起吊。1981年10月,包起帆发明了“双索门机抓斗”,这是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的木材抓斗,实现了人木分离,从此以后就不再需要工人们下船舱用人力去捆扎木材了,因此码头上再也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装卸效率也因此提高了2.67倍。随后,包起帆又发明了“单索生铁抓斗”、“异步启闭废钢块料抓斗”等等。随着他发明的各类抓斗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包起帆成了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 

  1996年,包起帆调任上海龙吴港务公司经理。他看准杂货集装箱化和散货专业化的大方向,推动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现在,包起帆已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在上海港这个大舞台上,他又有哪些发明创新? 

  2008年11月21日8点,我们见到了包起帆。他戴着一副茶色眼镜,笑容满面,“我们先去看看罗泾二期码头,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公共码头和钢铁企业间的无缝隙物流配送。”一见面,包起帆就直奔主题。 

  罗泾二期码头上,宽阔的双向车道两侧绿树成荫,一侧树后隐约可见黑色、白色、棕色的矿料堆,橙色的装卸机械在其中忙碌,另一侧则高炉矗立。“这边堆着原料的是我们的码头,对面就是宝钢罗泾钢厂。”包起帆指着半空中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蓝色传送带,“炼钢原料就通过这些传送带配送给钢厂。” 

  “合作能够达成,除了双方的诚意,还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包起帆指着控制室里的操作平台说,“我们的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跟钢厂平台资源共享,实时沟通。”他乐呵呵地总结道,“现代港口不仅要有货物装卸功能,还要整合物流和服务功能,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在港口现代服务业的拓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问起他近年来还有哪些发明创新,包起帆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我们上海港的创新之处多得很!”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就是智能电子标签系统,这是世界上首次将电子标签系统全面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航线。” 

  “还有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这是国内首个已经成功运行的港口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 

  “还有集装箱码头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集装箱RTG节能降耗新技术,基于滚装码头的汽车物流平台……” 

  不知不觉,已经是13点多了。包起帆跟我们一起匆匆扒了两口盒饭,“上午时间太短,讲得比较急。抓紧点时间吃饭,下午我可以带你们多看几个现场!” 

  13点50分,我们赶到了外高桥码头,技术人员已在办公室里等候多时。包起帆拿起一个红色的塑料锁,“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制的集装箱电子标签。今天没有安装电子标签的船到港,就在这里给你们演示一下吧。” 

  技术人员安上锁扣,录入信息后,网站上立刻显示:14点02分,集装箱关闭,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也一目了然。“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掌控。” 

  接着,技术员强行拔开锁扣,等待片刻后再扣上,此时网站上已有红色突出显示的不安全信息:14点05分,未经授权开启;14点06分,未经授权关闭。“这样,有人想在集装箱上做手脚,就立刻会现出原形。”包起帆说。 

  这项技术实现了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提高了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满足了各方的安全需求。其开发过程却是常人难以想象地艰难。 

  “集装箱物流的作业环境复杂,对电子标签的技术指标、工艺性指标、功能性需求提出了很高要求。”包起帆说,“开发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电子标签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如何让大家形成共识,不仅在上海港,还要在美国港口和船运公司也使用。” 

  “幸亏我们有一个好的技术团队,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包起帆说。2008年3月,上海港联合美国萨瓦那港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电子标签航线,开航以来已完成了6746.5标准箱。包起帆自豪地举起一直握在手中的电子标签,“我们已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了中国起草的国际标准草案,在标准的制定上为中国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外高桥码头还有一个世界领先的技术,那就是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我们赶到时,正好有一辆集装箱卡车进入了堆场,系统自动识别后,引导其停在正确位置。一台低架龙门吊滑过来,吊起集装箱,放在缓冲平台。接着,一台高架龙门吊滑过来将集装箱吊起……整个堆场只见集装箱堆积如山,吊具上下移动,除了集装箱卡车一辆接一辆驶进、驶出,不见一个人影。 

  “堆场的控制都是在两公里外的中控室进行的。”包起帆介绍说,“这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无人空箱堆场系统。和我们一起研制设备的振华港机(600320,股吧)已经接到大量来自韩国和西班牙的全自动设备和系统订单。” 

  无人堆场让我们大开眼界。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天,我们都有些疲惫,但包起帆看起来还是神采奕奕。他建议我们去看看50多公里外的洋山港,“这是上海的第一个深水港,值得一看。”陪同的港务局人员开玩笑说,“这些上海港的宝贝,包总恨不得带你们把每个都看一遍!” 

  17点05分,我们到达了洋山港。天色渐晚,夕阳为海岸线镶上一道金边,洋山港依然灯火辉煌,桥吊、海轮,一片繁忙。眼前的景象让我们赞叹不已,在包起帆看来,这却意味肩头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去年上海港的货物总吞吐量5.6亿吨,连续3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二,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港。但如何使我们从大港走向强港,走通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我们上海港人的历史责任。” 

  提起上海港,包起帆言语激昂,说起自己,却很谦虚。“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从一名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程度的"老三届"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码头装卸工成长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充分说明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不唯学历、不唯出身、不唯职业,只要你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做工人同样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