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畅想一卡行遍珠三角
作者:广州日报 徐靖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9-01-09 09:40:48
摘要:珠三角不少居民在接受采访时,都向记者展望了这样一幅愿景:希望有一天,两枚硬币就能畅行珠三角各个城市、拿起电话不用拨长途区号、异地取款不再收那10%。的手续费、医保社保可以随意转换
珠三角不少居民在接受采访时,都向记者展望了这样一幅愿景:希望有一天,两枚硬币就能畅行珠三角各个城市、拿起电话不用拨长途区号、异地取款不再收那10%。的手续费、医保社保可以随意转换……
核心提示:
广佛城巴开通、年票互认实施,和谐号1小时就能从广州到深圳,广、佛、莞、深等城市的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过去的几年里,珠三角各地城市的快速联通,让穿梭于不同城市间的“候鸟”们享受到了实惠。但平心而论,珠三角各个城市之间仍有不少尚未逾越的阻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市民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正考验着珠三角各地政府的勇气、决心与智慧,也给出了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民间蓝图”。
文/徐靖、翁晓鹏、黄蓉芳、马骏、薛伟、阮晓光、廖家明 实习生蒋偲
“羊城通”、“深圳通”能否一卡通?
除了广佛的居民外,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居民也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不少的期待。
深圳的何小姐钱包里虽然有着“羊城通”、“深圳通”等,但她也向记者表示带着几张卡太麻烦,而且经常混淆,希望两卡合二为一。
而因为工作原因频繁来往于穗深港三地的陈先生也有自己的不便,“深圳手机卡到广州现在还不能实现接电话免费,打电话还是要收漫游费。还有,粤港信息网络到现在仍不能完全互通,香港回归11年了,内地与香港互通电话还是很贵!”
困难1:关键是心态上的平等看待
除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生活实惠的期待外,相关人士还认为,长远看来,珠三角不同城市的居民在心理上的认同更需时间,也更加困难。
“光有城市硬件设施的接近、交通道路的接驳还不够,关键是各城市间心态要平等交流。”在深圳已经创业近10年的邹先生说,到目前,还有不少深圳人是用俯视东莞的态度看东莞,在他们的眼中,深圳是国际大都会城市,东莞只是制造业发达的二流城市。
在东莞大岭山开厂,并于深圳、广州和佛山都设有销售公司的张文杰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同城化对彼此的认可的确很重要,“既不能彼此鄙视,当然也不能相互傲视。”
2 :都市圈惯有的通病不可避免
不过,与不同居民对实惠的期待不同,东莞城市学院金贸系副教授龙卫洋更多地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遇到的困难:“大都市一体圈一旦形成后,人们的居住与工作将更加便利,但这种便利性在提高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更多的人可能选择在A城工作,或在B城、C城居住的生活模式,这意味着人员的流动性增大后,将不可避免出现人多路挤、城市承受力加重的情况,从而产生大都市圈惯有的通病。”
而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也注意到了更加现实的困难: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利益大家一起分享,但现有机制很难解决利益分享问题。
专家视角
龙卫洋建议,珠三角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还宜加强道路复线建设,适时提升环境污染等整治能力,以先期增强城市的耐受性。
丁力表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强化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这是实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困难。”
专家视角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易松国认为,居民的社会保险“一体化”需求更加迫切,“在深圳的社会保险在广州不能用,广州的社会保险在深圳也不行,随着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这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突出。”
争议
加强文化认同还是
保留文化特色?
佛山市委党校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赵起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佛真正实现一体化,就是要使得生活在广州、佛山,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大家不再认为广佛是两个城市。”
赵起超认为同城化首先体现在交通上,“一方面,在广佛之间穿梭很方便,另一方面,价格也很便宜,如果路费很贵,那么说一体化、同城化就没有什么意义。”另外,“在通信上,要让人们感觉到打电话很方便,如果一打起电话来就是长途,那怎么同城化?”
但是,他同时又认为,在城市文化上,广佛也应当加强交往,让两地市民能够相互认同、对广佛一体化产生共鸣。
对于文化认同的观点,东莞城市学院金贸系副教授龙卫洋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珠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还是应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 各城市在融入一体化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应坚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切忌千面一孔,如城市建筑不可盲目追求地标性,而忽视城市原本具有的自我特征,尤其是在融合过程中要留住、留好城市的文化底蕴。”
核心提示:
广佛城巴开通、年票互认实施,和谐号1小时就能从广州到深圳,广、佛、莞、深等城市的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过去的几年里,珠三角各地城市的快速联通,让穿梭于不同城市间的“候鸟”们享受到了实惠。但平心而论,珠三角各个城市之间仍有不少尚未逾越的阻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市民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正考验着珠三角各地政府的勇气、决心与智慧,也给出了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民间蓝图”。
文/徐靖、翁晓鹏、黄蓉芳、马骏、薛伟、阮晓光、廖家明 实习生蒋偲
“羊城通”、“深圳通”能否一卡通?
除了广佛的居民外,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居民也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不少的期待。
深圳的何小姐钱包里虽然有着“羊城通”、“深圳通”等,但她也向记者表示带着几张卡太麻烦,而且经常混淆,希望两卡合二为一。
而因为工作原因频繁来往于穗深港三地的陈先生也有自己的不便,“深圳手机卡到广州现在还不能实现接电话免费,打电话还是要收漫游费。还有,粤港信息网络到现在仍不能完全互通,香港回归11年了,内地与香港互通电话还是很贵!”
困难1:关键是心态上的平等看待
除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生活实惠的期待外,相关人士还认为,长远看来,珠三角不同城市的居民在心理上的认同更需时间,也更加困难。
“光有城市硬件设施的接近、交通道路的接驳还不够,关键是各城市间心态要平等交流。”在深圳已经创业近10年的邹先生说,到目前,还有不少深圳人是用俯视东莞的态度看东莞,在他们的眼中,深圳是国际大都会城市,东莞只是制造业发达的二流城市。
在东莞大岭山开厂,并于深圳、广州和佛山都设有销售公司的张文杰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同城化对彼此的认可的确很重要,“既不能彼此鄙视,当然也不能相互傲视。”
2 :都市圈惯有的通病不可避免
不过,与不同居民对实惠的期待不同,东莞城市学院金贸系副教授龙卫洋更多地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遇到的困难:“大都市一体圈一旦形成后,人们的居住与工作将更加便利,但这种便利性在提高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更多的人可能选择在A城工作,或在B城、C城居住的生活模式,这意味着人员的流动性增大后,将不可避免出现人多路挤、城市承受力加重的情况,从而产生大都市圈惯有的通病。”
而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也注意到了更加现实的困难: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利益大家一起分享,但现有机制很难解决利益分享问题。
专家视角
龙卫洋建议,珠三角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还宜加强道路复线建设,适时提升环境污染等整治能力,以先期增强城市的耐受性。
丁力表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强化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这是实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困难。”
专家视角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易松国认为,居民的社会保险“一体化”需求更加迫切,“在深圳的社会保险在广州不能用,广州的社会保险在深圳也不行,随着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这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突出。”
争议
加强文化认同还是
保留文化特色?
佛山市委党校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赵起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佛真正实现一体化,就是要使得生活在广州、佛山,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大家不再认为广佛是两个城市。”
赵起超认为同城化首先体现在交通上,“一方面,在广佛之间穿梭很方便,另一方面,价格也很便宜,如果路费很贵,那么说一体化、同城化就没有什么意义。”另外,“在通信上,要让人们感觉到打电话很方便,如果一打起电话来就是长途,那怎么同城化?”
但是,他同时又认为,在城市文化上,广佛也应当加强交往,让两地市民能够相互认同、对广佛一体化产生共鸣。
对于文化认同的观点,东莞城市学院金贸系副教授龙卫洋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珠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还是应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 各城市在融入一体化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应坚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切忌千面一孔,如城市建筑不可盲目追求地标性,而忽视城市原本具有的自我特征,尤其是在融合过程中要留住、留好城市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