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麦德龙重整供应链供货商“反弹”保证金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9-12-30 08:41:06
摘要:来自今年7月的公开报道显示,麦德龙已经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越南的100多个制造商中部署了这项RFID计划。目前正在考虑扩大该计划,将RFID系统部署到75家中国和印度消费品供应商中,即要求所有参与者都需将其货物粘贴上RFID标签。
  麦德龙的供应链管理曾被诸多机构视为研究对象,随着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在关注采购的同时,打造一条属于麦德龙自己的供应链框架也成为公司近年来的新任务。 

  不过,在重整供应链的过程中,麦德龙的做法似乎也让部分供应商感到无法接受。近日,麦德龙的多家供应商联名“反弹”。 

  12月29日,麦德龙的一名供应商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麦德龙要求供应商加入一项加强集中配送的计划,如果不加入,将从2010年1月1日起按货款一定比例征收保证金。对于曾经依靠自有的物流体系运作多年的供应商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合作”方式。 

  要求供应商加入配送中心 

  2003年初,麦德龙(中国)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全国配送中心,据业内人士介绍,多年来麦德龙一直希望将配送中心介入到供应商管理中,即把不同供应商的货物汇集到一起再配送到各个门店。一名供货商表示,“麦德龙认为,比起供应商自己送货,这样做以后物流费用会减少很多。在这一点上,麦德龙在德国总部的做法的确相当成功,因此该公司现在也希望能把德国的经验复制到中国。” 

  为了优化供应链,近日,麦德龙在给中国区供应商的邮件中明确要求供应商加入集中配送计划。但对于这一计划,部分供应商表示很难认同。 

  “对于麦德龙来说,这个计划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但对于我们来说,与自己的物流商合作,更能掌握货物的情况。”作为麦德龙食品类的供应商,张雨来(化名)与麦德龙合作多年,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麦德龙方面曾多次与他谈判,希望他能够加入到麦德龙的供应链项目中,但对他来说,与熟悉的物流公司合作不仅价格低,而且送货时间有保证。“这次麦德龙竟然提出了补偿,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在他看来,如果麦德龙收取的物流费用不太高,他就会加入。 

  麦德龙公关经理陈立斌表示,供应商对这项计划具有选择权,所征收的也并不是罚款,而只是保证金。如果加入该计划,就可以退还该部分保证金。据陈立斌介绍,目前大部分的麦德龙供应商已经加入该项计划,但至于具体的数量,他表示并不方便透露。 

  加强集中配送一直是零售业关注的课题,但对于大部分零售企业来说这仍是个艰巨的任务。据统计,目前连锁业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达到规定标准,多数企业的集中配送率仅达到30%。 

  供应商称承担了太多风险 

  除了通过保证金制度让供应商加入集中配送计划外,麦德龙还准备通过一系列督促手段让供应商满足其要求。 

  “我们曾经收到麦德龙因迟缓供货和数量不足而罚款的扣款凭证。”在麦德龙的供应商们看来,因为无法遵循麦德龙的 “规定”而被“罚款”是常有的事情。 

  据了解,在今年确有不少供应商因为“商品到货率”不足等问题被麦德龙罚款。“在金融危机期间,供应商通过缩减供应量的方式来降低库存积压和过期退货风险,但这一行为被麦德龙视为供货不足。”有个别供应商表示,单在此项罚款上,中国本土供应商就付出了上千万元。“零售商一般依靠返利生存,但现在多了这么多的罚款,让我们的利润越来越低。” 

  麦德龙认为,扣款是为了督促供应商及时保量交货,但“苛刻”的规定则让供应商们如履薄冰。 

  与德国本土 “买断式经营”不同,麦德龙在中国采用“代销式”的采购模式,即通过采购订单和卖场订单的方式通知供应商供货,到期或者过季的商品再退货给供应商。在这种采购模式下,所有的库存和退货风险都由供应商独立承担。“如果供货过多,会面临积压的风险,但如果供货不足,又要被扣款。”作为中小企业的老板,张雨来认为麦德龙的供应商承担了太多风险。 

  麦德龙加强供应链管理 

  今年年初,麦德龙德国总部发布了一项至2012年的重组和紧缩计划(Shape2012),在麦德龙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中,麦德龙表示“Shape2012已经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效”。除了减少人力成本开支以外,采购、物流成本的节约也是麦德龙 “节约成本、扩大盈利面”的重要部分。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麦德龙希望供应商加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去年4月,麦德龙要求位于亚洲的供应商在包括玩具、办公室用品乃至成衣的所有消费品上,均加上RFID(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标签,麦德龙希望通过RFID试验计划,提高物流效率及透明度,更准确、及时地了解货运数据。 

  来自今年7月的公开报道显示,麦德龙已经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和越南的100多个制造商中部署了这项RFID计划。目前正在考虑扩大该计划,将RFID系统部署到75家中国和印度消费品供应商中,即要求所有参与者都需将其货物粘贴上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