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通过验收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
12月10日,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在全国11个示范区(示范基地)中首个通过验收。
国家标准委组织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已超额完成了试点各项任务指标。国家标准委主任纪正昆在出席验收会时表示,深圳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通过示范区建设,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探索了产业化过程中解决标准滞后、标准缺失问题的途径,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据了解,2006年7月,国家标准委批准深圳市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按照国家标准委的要求,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标准化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中心,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为目的,重点探索解决科研标准产业同步以及自主创新与标准相结合两大问题,逐步实现“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化、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标准化工作主体企业化、标准服务支撑平台化”的总体目标。
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示范区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组织成立了示范区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出台了系统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申庆三指出,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有力手段。开展试点3年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工作如春潮得雨,全面推进,蓬勃发展,卓有成效。
试点过程中,深圳市积极探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中介支撑、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建立政府对标准化事业的引导和激励制度,推动重点企业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整体标准化水平,加强标准化中介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提升深圳整体竞争力。
——扎实开展调研制定“三重目录”。为提高试点工作的有效性,深圳于2007年3月至7月对示范区内企业开展了标准化状况调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及重点产品目录》(即“三重目录”),确定示范区标准化发展的重点领域为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视听、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软件等8个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为华为技术、中兴通讯、海川实业等100家企业。 “三重目录”的制定,为示范区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突破口。
——建立标准化创新激励机制。2007年和2008年,市政府分别发布了《深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06-2010)》、《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和《深圳市标准创新奖管理办法》,为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了经费保障。2007~2009年试点期间,市财政从科技3项经费中对高新区内57家企业申报的294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提供了资助,资助总额为6000万元。2009年,深圳市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了99家企业和各种组织申报的275 个项目,资助总额为2780万元。首届深圳市标准创新奖共奖励10个标准项目,奖金总额为220万元。3年内,市财政总计投入9400万元用于支持示范区内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其中2009年投入额度达到5000万元。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宣传培训和积极协调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推动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8年,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037项,其中国际标准246项、国家标准344项、行业标准447项。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的企业越来越多,标准数量有了明显增长,标准的层次也有了显著提升。
——推进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组织制定了《深圳市企业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评价办法》,已引导60家试点企业初步建立起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其中20家已经通过评审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市政府已将推进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列为市政府重大标准化事项予以扶持。今后两年内,全市还将推动80家以上企业开展研发与标准化同步试点工作,使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
——积极推进企业标准联盟发展。为培育和引导企业标准联盟的发展,促进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2007年组织制定了《深圳市企业联盟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在部分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推动成立了 “数字专业对讲机标准联盟”、“钟表标准化技术联盟”、“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标准联盟”、“通播网标准化技术联盟”、“LED产业标准联盟”以及 “RFID产业标准联盟”等企业标准联盟,部分标准联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闪联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落户深圳高新区。
——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深圳把扶持企业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TC/SC的工作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具体困难,积极引导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截至2009年8月,已有两家国际WG、19家全国TC/SC/WG落户深圳。3年来,华为、中兴通讯、飞亚达等重点企业共向各种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1万余份国际标准提案,很多提案得到了采纳。示范区100家重点企业有90家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90%。
——建设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示范区建立了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标准题录数据库包括473个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73万条标准题录数据;建立了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检测能力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国家数字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大力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能力,建立了市场准入技术措施信息平台;大力引进国内顶尖的标准研究机构,电子信息产品国家工程实验室 (NELS)、闪联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落户深圳高新区。
——大力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示范区举办了36期公益性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班和3期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共培训2000多家企业、5000多人次;出台了深圳市标准化工程师管理办法,全市有310名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首批标准化工程师考试。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已经在软件工程硕士班中招收标准化方向的研究生。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将标准化教育引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已开设相关课程,标准化纳入正规化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深圳还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81位分别来自全市各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标准化和经济、科技等领域内的知名专家作为第二届深圳市标准化专家库成员,充分发挥专家库在实施标准化战略中的“智囊团”的作用。同时将标准化人才列入该市重点引进人才目录,大力引进产业急需的高层次标准化人才;将标准化培训纳入公务员总体培训计划,同时通过举办标准化战略推进联席会议成员高级研讨班等形式,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培养了一批标准化人才。
试点3年来,示范区内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和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经济效益均有了明显的提升,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06~2008年,示范区内企业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1037件,比试点前增长了129%。企业公布申请专利57454件,其中发明专利45704件,分别比试点前增长了55%和51%。 2008年,即使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深圳高新区仍然实现了227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较2005年增长了66%。
如虎添翼,这是标准化之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最贴切描述。我们相信,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标准化的推动,将加快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城市增添强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