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缪青:从信息“化”企业到企业“信息化”

作者:经济和信息化
日期:2009-12-21 11:11:35
摘要:QAD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12月18日在“2009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上表示,30年来IT价值变迁过程反映了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到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企业也从信息“化”转变到真正“信息化”的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缪青信息化
  QAD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12月18日在“2009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上表示,30年来IT价值变迁过程反映了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到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企业也从信息“化”转变到真正“信息化”的的发展轨迹。 

  缪青强调,这个说法并非文字游戏,而是表现了中国企业和信息化之间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IT的应用和起到的作用完全是服务于当时的情形的。在当时还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时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观念都和来自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产生出来的ERP软件有很大的差异,IT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也受到了局限。不过,在那个时期采用国外ERP软件的先行企业实际上从软件系统中直接感受到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换句话说,企业是在引进ERP管理软件的同时,来学习和提高管理水平。这个阶段的企业大多没有什么IT应用,是处于一个信息“化”的阶段,即企业走在信息化的进程中。 

  到了90年代,中国企业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管理问题非常突出,非要到借助IT系统来解决的时候了,至少做到有效监控。但是,为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灵活的管理方法和坚持流程规范的ERP系统有时候并不那么和谐,很多基础数据的准备也捉襟见肘,企业亟须信息“化”! 

  2000以后,大量外资企业进来了。完全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不行了,要真正考虑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挖掘管理潜力的问题。即使是兼并其它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把自身的管理经验传承过去。“管理模式”的讨论渐渐多了起来,甚至谈论“中国式管理模式”,就是要把这些经验复制到其它企业里面去。企业开始真正走向“信息化”的过程。 

  缪青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寻找转变发展模式的问题。换句话说,中国很多企业的问题并非源自于这场金融危机,即便没有这场危机,中国企业也一定要从粗放的精英模式中解放出来,而这场危机只是放大了原有的问题,使企业转型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