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物联网培育完善的运营支撑环境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 (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家用电器、安防设备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让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管理和监控,在此基础上实现融合的应用,最终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的全方位服务。
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
在国内,物联网的概念从1999年就开始提出,经历了传感器网络、M2M,到现在的物联网,这个演变过程,一直是朝着更广泛的、全球互联的方向发展。
目前物联网发展中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标准化问题。除了不同国家采用的规范不同,国内目前不同厂家间的设备互不兼容,没有一套权威的规范体系让各厂家遵守。
目前运营商虽然开始推出一些企业标准,但都还远没有取得垄断地位。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会存在多种标准共存的问题。
2.安全问题。物联网要求信息的共享,要求突破行业壁垒和信息孤岛,达到最大程度的协同。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允许公开的数据在设定范围内公开,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私有数据需要保护,数据泄密将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如何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及用户隐私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机制也是业界正在研究的课题,以及如何在终端能力受限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安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物联网的安全体系会有别于基于计算机的互联网安全体系。
3.建设成本问题。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在大企业比较容易推广,他们有能力承担建设的成本,并且具备所需的IT能力。但是业界对物联网终端数量的预期是手机终端的6倍以上,这样庞大的终端数量,仅依靠大型企业的终端接入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物联网应用必须向中小行业客户,以及家庭、个人用户领域去拓展。这就使得建设成本问题变得敏感,因此大幅降低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成本,同时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是未来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发展方向。
4.运营管理问题。物联网向中小行业客户以及家庭和个人用户的推广,有赖于建立一套物联网业务的管理和运营体系,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理顺,以确保利益在各个环节的平衡。目前物联网应用的业务运营模式并不是很明朗,商业模式、运营模式问题值得更进一步探讨。包括用户如何申请和办理业务,用户初期建设的费用如何去平衡,业务使用如何计费,如何向运营合作方结算,用户的设备如何进行运维(如障碍申告的处理、设备的升级、设备的状态监控等),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经验,形成规范和标准。
建设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
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是运营商实现物联网业务运营的基础。物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图1 物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总体架构
物联网产业链包括用户、应用开发商、终端厂家、模组厂家、运营商几个环节,在标准统一的背景下,运营商最有机会也有能力成为物联网产业的运营者。运营商有成熟的运营体系,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同时在用户中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品牌效应,所以由运营商来承担物联网应用的产品化和运营是一个趋势。运营商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先后出台了自己的M2M规范。
随着运营商转型的步子越来越快,单纯提供通信通道已不能满足移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需求。通过将一些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典型的如智能家居、车辆监控等),由运营商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进行平台化建设,然后以出租服务或外包的方式进行运营,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运营商承担了建设的投资和风险,可大大降低企业客户或个人用户使用物联网业务的门槛,从而将极大地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运营支撑平台通过标准化应用支持,向集团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通过接入集团客户应用,为企业应用提供标准化的信息通道,使企业自行开发的行业应用更方便接入移动网络。
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成本
运营商介入物联网的运营,会大大促进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同时也解决了运营管理的问题。通过行业应用的建设和运营,运营商可从中获得物联网的增值收益。
但是,行业应用本身存在一些特点:
1.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往往一套平台只能适用于一家企业。如果在其他企业应用,通常需要重新进行需求调研,并投入人力进行定制开发。
2.专业化程度高。一般软件公司或SP由于缺乏足够的领域知识,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应用规模小。大多数行业应用,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其市场规模总体来说都不大,终端数量不足以支撑应用平台建设的投入。
对此,中兴通讯提出了物联网应用的敏捷化开发的问题,即提供一个开放的应用环境,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定制开发和部署。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图2 敏捷化开发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定制开发和部署
一个应用可以分解为数据结构、数据展现和业务流程。通过将运营商以及行业的能力封装为功能单元,并提供相应的可视化编辑工具实现业务流程的编辑和对封装能力的调用,开发者或用户可以快速组装和部署一个物联网应用,如图2所示。
在物联网开放应用环境的支撑下,用户的需求不必经过复杂的开发过程,也不必增加新的硬件投入,从而大幅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成本,为物联网业务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典型应用示例
病人遥距监护中的物联网应用如图3所示。在中国目前大约有8000万的心脏病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心脏病病人每天须要测量其心肺情况二至三次,并且将其病理情况及时传达给主诊医生。然而由于医院设备资源及医护人员资源有限,病人的监护对医院压力巨大。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图3 病人遥距监护中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应用于远程医疗,加强了对老弱病人及心脏病病人的监护。病人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测量仪自行测量心跳、血压、脉搏等方面的情况,将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数据随时收集下来,再将这些生命指标数据通过运营支撑平台传输给医院主治医师或专家系统,从而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