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热浪来袭 产业链全面出击
作者:赵经纬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日期:2009-12-15 08:49:50
摘要: 物联网,可能正成为中国当前最热的一个词汇,这从本次会议现场观众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它正吸引业界的大力投入、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大众的热切期盼,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仍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要走。
物联网,可能正成为中国当前最热的一个词汇,这从本次会议现场观众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它正吸引业界的大力投入、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大众的热切期盼,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仍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要走。
物联网风暴乍起
在当前全球60多亿人口中,互联网用户已超10亿,我国也已达3亿多,互联网设施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与几十倍于我们的客观世界、物理世界相比,人类数目仍相形见绌。不论是哥本哈根会议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响应,还是远程医疗、智能监控等各种新型应用都表明,人类正更加关注生存依赖的地球,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物联网的概念风靡全球。
论坛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对全球的物联网发展计划如数家珍: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的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相应,把其作为美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日本也于今年8月份,它u-Japan的基础上又提出i-japan构想,并将物联网作为其重要内容,推动日本信息化进程;美国侧重强调地球对物理世界的感知,欧盟于今年6月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侧重强调信息的安全应用,以更好地利用信息;中国更在温家宝总理今年8月访问无锡后,制定了“感知中国”的发展计划。
纵观各国的战略构想,其共同点都是要融合各种信息技术,把物体介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有咨询公司报告称,今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规模为9926万部,年增长率接近70%。其中亚太地区年增长率44%。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终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其中以工业、农业、能源最具有增长潜力。杨志强称,如同互联网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样,物联网的实现也必将带来巨大的连锁效应,并进一步拉长产业价值链,催生新的产业和增长点。
中移动果断先行
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农业、建筑、医疗、交通、海空、海洋等各个领域,但横跨如此众多行业需要强大的整合者,运营商被寄予厚望。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及丰富的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中国移动力图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数据部总经理汪衣冰将物联网的应用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她指出,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因此传感网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基础,而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和手机都可以成为传感器网的传感节点,“手机+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的最好平台。此外,中国移动提出物联网需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移动通信网可以提供传输、控制和管理功能,离开通信网物联网只能成为孤立的信息采集点,难以形成规模。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将形成网络的泛在化,可在智能监控、平安家居等方面实现融合管理。
M2M是当前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对此中国移动制定了WMMP协议,整合物联网业务通信和管理平台。据汪衣冰介绍,中国移动已在太湖水域布放水文传感器,采集太湖水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各个污染源的污染情况;另外,中国移动推出的“校园一卡通”可以帮助学校进行学生管理、身份识别、消费支付等,实现校园一体化办公;而“智能电网”则可实现远程抄表、监控防盗和电力调度等应用;“智能交通”则通过在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实现车辆监控和交通疏导。此外,中国移动也推出了机场防务、家庭安防、户外远程广告等物联网应用。
标准化赢得先声
在运营商的主导下,物联网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在试探中发展,而统一物联网的技术规范、建立标准化的网络架构及服务体系对物联网的长效发展至关重要。应当承认,当前,我们正处于物联网发展的初期,离大规模、规范化的应用尚存距离。但是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在全球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中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
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的刑涛介绍,早在2006年,中国就已介入传感网的标准化工作;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传感网工作组;2008年,工作组完成了筹备方案。中国物联网的标准化领先于ISO的步伐,成为国际上最早展开物联网标准化研究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在其框架下组织编写的提案包括:创新网络的架构、智能电网的传感网应用与接口标准(与美国共提)、多个节点间协同处理和服务标准等三个。
谈及国际物联网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沈杰表示,经过两年的共同讨论,ISO、IEC、JTC1在今年10月做出一个结论,在JTC1下面直接成立了一个WG7。“WG7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跟分技术委员会并列的工作组,负责术语、分类、系统架构、新技术方向的标准化。从这样来看。对我们来讲,因为我们前期贡献了很多方案,很多思路会与国内标准完全一致。这对我们现在国内和国际标准的统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中国此方面的人才储备非常不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物联网风暴乍起
在当前全球60多亿人口中,互联网用户已超10亿,我国也已达3亿多,互联网设施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与几十倍于我们的客观世界、物理世界相比,人类数目仍相形见绌。不论是哥本哈根会议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响应,还是远程医疗、智能监控等各种新型应用都表明,人类正更加关注生存依赖的地球,力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物联网的概念风靡全球。
论坛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对全球的物联网发展计划如数家珍: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的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相应,把其作为美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日本也于今年8月份,它u-Japan的基础上又提出i-japan构想,并将物联网作为其重要内容,推动日本信息化进程;美国侧重强调地球对物理世界的感知,欧盟于今年6月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侧重强调信息的安全应用,以更好地利用信息;中国更在温家宝总理今年8月访问无锡后,制定了“感知中国”的发展计划。
纵观各国的战略构想,其共同点都是要融合各种信息技术,把物体介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有咨询公司报告称,今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规模为9926万部,年增长率接近70%。其中亚太地区年增长率44%。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终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其中以工业、农业、能源最具有增长潜力。杨志强称,如同互联网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样,物联网的实现也必将带来巨大的连锁效应,并进一步拉长产业价值链,催生新的产业和增长点。
中移动果断先行
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农业、建筑、医疗、交通、海空、海洋等各个领域,但横跨如此众多行业需要强大的整合者,运营商被寄予厚望。凭借良好的品牌优势及丰富的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中国移动力图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数据部总经理汪衣冰将物联网的应用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信息采集、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她指出,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因此传感网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基础,而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和手机都可以成为传感器网的传感节点,“手机+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的最好平台。此外,中国移动提出物联网需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移动通信网可以提供传输、控制和管理功能,离开通信网物联网只能成为孤立的信息采集点,难以形成规模。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将形成网络的泛在化,可在智能监控、平安家居等方面实现融合管理。
M2M是当前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对此中国移动制定了WMMP协议,整合物联网业务通信和管理平台。据汪衣冰介绍,中国移动已在太湖水域布放水文传感器,采集太湖水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预测各个污染源的污染情况;另外,中国移动推出的“校园一卡通”可以帮助学校进行学生管理、身份识别、消费支付等,实现校园一体化办公;而“智能电网”则可实现远程抄表、监控防盗和电力调度等应用;“智能交通”则通过在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实现车辆监控和交通疏导。此外,中国移动也推出了机场防务、家庭安防、户外远程广告等物联网应用。
标准化赢得先声
在运营商的主导下,物联网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在试探中发展,而统一物联网的技术规范、建立标准化的网络架构及服务体系对物联网的长效发展至关重要。应当承认,当前,我们正处于物联网发展的初期,离大规模、规范化的应用尚存距离。但是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在全球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中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
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的刑涛介绍,早在2006年,中国就已介入传感网的标准化工作;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传感网工作组;2008年,工作组完成了筹备方案。中国物联网的标准化领先于ISO的步伐,成为国际上最早展开物联网标准化研究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在其框架下组织编写的提案包括:创新网络的架构、智能电网的传感网应用与接口标准(与美国共提)、多个节点间协同处理和服务标准等三个。
谈及国际物联网标准化的最新进展,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沈杰表示,经过两年的共同讨论,ISO、IEC、JTC1在今年10月做出一个结论,在JTC1下面直接成立了一个WG7。“WG7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跟分技术委员会并列的工作组,负责术语、分类、系统架构、新技术方向的标准化。从这样来看。对我们来讲,因为我们前期贡献了很多方案,很多思路会与国内标准完全一致。这对我们现在国内和国际标准的统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中国此方面的人才储备非常不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