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理念嬗变后RFID能否跳出“三重门”?

作者:栾国鍌
来源:国际商报
日期:2008-04-17 11:16:51
摘要: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不由地让人想起这一幕。过早淘汰的RFID厂商以及失败的物流应用案例被能够提供更先进技术的RFID厂商引为失败经典———拖进火炉,物流商则在一旁等待更加香醇的肉——一个成功且可广泛推广的案例的出现,而其中政府及相关领导部门出台了种种鼓励政策——扮演了一个添油加火的角色。
  有一本书,书中详细描述了从前斐济食人仪式———正好能容纳一个人的巨大石炉放在空地中央,一群裹着稻草裙的男子在跳舞,两个高大的男子把一个人拖向火炉。人群沸腾了,每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期待这一石炉烤肉的盛宴。

  而今,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现状,不由地让人想起这一幕。过早淘汰的RFID厂商以及失败的物流应用案例被能够提供更先进技术的RFID厂商引为失败经典———拖进火炉,物流商则在一旁等待更加香醇的肉——一个成功且可广泛推广的案例的出现,而其中政府及相关领导部门出台了种种鼓励政策——扮演了一个添油加火的角色。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炉上的肉已部分烤熟,但现在食之——物流行业大规模应用,仍有‘拉肚子’的可能。即使这样,拿目前现状同过去相比的话,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至少在这个RFID技术已经‘上天下海’的年代,用户对RFID应用理念已经有了质的转变。”美国易腾迈公司全球RFID业务总监ChristopherS.Kelley颇为形象对记者说。

  RFID应用时代:理念的嬗变

  沃尔玛,这个号称渠道巨无霸的零售企业的一纸通知,曾令当时无数供应商陷入两难的处境。要么省下大量资金,但须另觅新的零售渠道,要么不顾当时成本、标准等多方面的不足,强行使用RFID系统,以保当时的“渠道饭碗”。也就在此时,无数供应商对RFID发出了诸如:成本过高、标准不统一等种种质疑。过多的质疑又在第一时间被敏锐的媒体发现,所以成本、标准、技术三大因素也就成为近几年媒体口中RFID无法大面积推广的掣肘因素。在诸多掣肘因素存在的前提下,“虽然几年前有企业上RFID项目,但都是被动的。而今,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已知道该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从而主动采用RFID。”Kelley对记者相当肯定地说,“而这一应用理念的嬗变同分析机构Gartner近期公布的五大新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据了解,分析机构Gartner新近公布的五大研究结果分别为:第一,RFID应用持续增长,其中原先小规模商用实验转为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是增长的主要来源;第二,现在更多的企业愿为RFID而变更其工作流程,从而提高生产力;第三,企业用户开始意识到RFID技术的价值是带来公司业务流程的创新,而非技术本身;第四,由于RFID应用规模日趋扩大,虽然RFID相关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平均业务额却增加了;第五,应用企业观念转变,由以前企业被动应用RFID技术转为主动应用该技术。

  “所以,观念的转变对RFID市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分析机构Gartner的分析家ChadEschinger在一篇声明中称。

  中国市场的好时机“任何新技术的普及都有一个曲线,而该曲线类于学习曲线。具体说来,当新技术产生时,人们对它赋予极高的期望,自然对其的关注度也极高。随着时间推移,当新技术被不断地用于实践后发现,新技术远没有想像中如此地完美时,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随之降低。再后来,当新技术在某些行业取得成功案例后,人们对该技术有了更新的认识,对其关注度又开始提高。而此时恰是新技术普及曲线的第二个阶段。目前,RFID正处于该阶段。也正在此时,RFID应用者的观念有了质的转变。所以,对于中国的RFID市场来说,此刻是一个发展良机。”Kelley表示。

  首先,从政策层面看,政府以及各相关单位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其中,RFID技术不止一次出现在这些规划当中。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选择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如物流信息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托盘共用系统、冷链技术等作为物流示范技术。

  其次,由政府牵头推动的RFID标准制定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第三,产业链基本成熟,各环节产品基本稳定。

  “面对如此多的利好因素,目前有没有RFID在物流应用领域成功应用并可被完全复制的案例呢?”记者问道。

  “最近几年,RFID在物流供应链领域的闭环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成功案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但无可否认,目前该技术在物流供应链开环应用方面,可供大家参考的案例还相对较少。”Kelley相当坦白地说。

  “那么,您是否认为2008年是RFID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记者追问道。

  “RFID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一些较大的RFID厂商基本上都已进入了中国市场。而系统集成商在这个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他们可以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然后再市场上去寻找合适的客户。”Kelley表示。

  2008年,RFID市场的爆破手是谁?

  芬兰邮政集团、德国邮政、中国邮政、韩国邮政、瑞典邮政……这一个个邮政行业应用者的案例成为不少RFID中间商吹嘘的“噱头”。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邮政快递业已成为目前物流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大户。但在我国,除了中国邮政以及四大快递是RFID技术推广的积极者,完全看不见中小快递企业的踪影。

  顺丰速运,国内快递公司的佼佼者,同时也是目前在收件环节普遍采用靶枪的快递企业。但对于RFID技术,就算是顺丰速运这样优秀的民营快递企业也极为谨慎。

  据记者了解,2006年顺丰速运在国际货运代理管理系统登记的营业额为41113万元,“但就是在高营业额的情形下,我们对新技术的采用也是相当谨慎的。对于RFID技术我也做过一些调查,但采用该技术的前期投入以及是否会影响目前的业务流程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所以公司决策层也迟迟没有给出是否会采用RFID的准确回答。”该公司华北区经理王辉表示。采访最后,王辉告诉记者:“先看看四大快递的应用情况再说吧!”由此,足见该公司对RFID由上至下的谨慎之态。

  那么,快递业能否真正成为RFID的突破口?

  “在中国让快递企业成为RFID应用突破口的可能性不大。”Kelley更加坦白地说。他表示,在某种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和社会资源成本可以相互转换。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此时采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作业率无疑是欧美等西方物流企业的首选。但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雇佣更多劳动力所支付的资金远比比购买先进仪器所支出的资金划算得多。

  “中国快递企业的确有其特殊性。如果将这些中小快递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整体RFID推广,在需求扩大的同时也相对解决了成本高昂的问题。这样的方法是否可行?”记者采访了另一位业内人士。

  “看似一石三鸟,可行性却不高。”该业内人士说,“首先,中国的快递企业多如过江之鲫,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给出,到底我国有多少家快递企业的准确数字。而且,作为RFID的硬件提供商,有没有能力将所有中小快递企业联合起来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再次,如果一个硬件提供商真的将部分中小快递企业召集起来推广RFID技术,真正买账、并愿意采用该技术的快递企业能有多少?倘若召集了三百个快递企业,买账的仅有十家,购买量上不去的话,RFID硬件提供商很可能会落得‘狐狸没打着,反惹一身骚’的结果。又从何而谈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