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工退保“热潮”引发的几点思考
春节将至,春运又再一次被人们提升至“社会焦点”的高度,而在春运焦点的背后,还有许多涉及到其它行业领域的社会问题,也是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的。最近有一则消息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热潮’,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据了解,按照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拿着一张社保IC卡要一直在打工所在地上保险将来才能领取养老金,换了地方,以前上过的保险也不能转移。因此,农民工很可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要在打工的地方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这不但加重了农民工的负担,也是资料的浪费。
据国务院研究室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研究专家也指出,在农民工的队伍中,有很多人是从事艰苦的、职业危害严重的工作。很多农民工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也不懂防范知识,是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从以上的数据与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农民工已经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怎样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何提高他们的社会福利待遇,都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而珠三角的农民工辞工退保“热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农民工带来方便的社保IC卡,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农民工择业的自由性以及灵活性,凸显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弊端。
农民工的流动性大以及就业稳定性差,成为农民工频繁退保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出一张可以全国联网操作的“一卡通”,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关键所在。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已经开始发展拥有行业特色的“一卡通”,比如,交通、医疗等大的行业应用上,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案例。根据市场的需要,准确实效的“一卡通”,已成为“势所必出”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保障IC卡,之所以发生以上新闻事件的尴尬局面,也在于社会保障IC卡未能真正的“通”起来。
分析原因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要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减少流动性,降低社保门槛。目前,在农民工的打工大潮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他们在城镇就业却无法长期在本地居住,“打游击”成为农民工的择业特点,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而参保费率高,参保难也成为农民工要面对的问题。因此,让农民工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长期的居住权,是社会保障普及推广的有利推动因素。
第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会保障IC卡“通行通用”。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IC卡体系的区域局限性很大,一个省、一个市局限性的发卡,造成今天“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而这些不单单存在于社保领域,在其它行业领域内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另外,社会保障IC卡可能承载的功能众多,如果只是区域性的发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要实现社保“一卡通”,必须同时在管理制度体系与技术上,进行管理与发展。首先,在管理方面,要对全国各省、市社保统筹规划,进行统一的管理。要解决各地政策上的不一致性,减少地方政策性色彩,建立发展统一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块。其次,在技术方面,要努力拉近全国各省、市、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距离,争取均衡的达到实现标准,还要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全国联网,让社会保障的网络通达全国。因此,也可以采用“从小到大,从地方到全国”的实施策略,先在全国部分省、市内进行社保一卡通的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之上,抓紧实现全国的通行通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社保一卡通的出现,正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方便老百姓生活的一种途径。社保一卡通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为中国2亿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也事关2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与晚年幸福。而社保一卡通的成功实施,也为我国IC卡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