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投入 无线“呵护”
作者:王小敬
来源:信息周刊
日期:2007-08-23 09:16:47
摘要:条码技术和RFID在医护工作中各有利弊。现阶段,二维码更具可行性,而RFID尚处于试验阶段。
最近,山东青岛的一家社区医院把给一位老年心脑疾病患者的药品用在了9岁的感冒患者身上。起因是粗心的护士看错了姓名,而细心的母亲发现了自己儿子的吊瓶标签上写着“ATP”和麻醉类药物“利多卡因”等输液卡上并未出现的药剂成分。在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的护士长许美芳看来,这样的人为差错本来可以避免。
许美芳一年前在给住院病人的手腕上套上腕带的时侯,许多病人感到新奇。因为这些腕带上分别粘贴了一张奇怪的条形码。与普通条形码不同的是,这些条形码线条更多,并且组成了古怪的图案。
这些条形码就是可以承载大量病人信息的二维码。对于许美芳和她的同事们来说,腕带条形码已经进入她们日常工作的多个流程。当护士们当班的时候,她们手腕上会套着一只企业数字助理(EDA,企业级的PDA),该设备同时也是只扫描枪,护士只要对准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EDA上就会显示出病人医嘱执行情况和生命体征各种情况。只有信息匹配了,许美芳和同事们才会进行下一步工作,由此避免人工核对产生的差错。“这样,我们就放心多了。”许美芳欣慰地说。享受到迅速准确医疗服务的病人也许会有同样的感受。
许美芳和她的同事们在工作时使用的条形码技术,以及其他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在内的新兴数据收集技术将在医院业务流程管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经常处于移动状态,移动中的数据采集需要无线网络的支持。
邵逸夫医院采用的是二维条形码技术加Wi-Fi的无线医疗解决方案,如今,医院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院覆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部的任何地方,都能够随时连接无线局域网,查询和执行医嘱等。与邵逸夫医院想法不约而同的还有很多。北京协和医院、上海新华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无线应用。
基于成本考虑,目前,条形码加Wi-Fi的无线解决方案,在国内最为流行。不过,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的还是普通的一维码技术,平时我们在超市、商场看到的都是这种条形码。邵逸夫医院采用的则是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企业移动业务部提供的二维码技术。
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2006年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报告,2005年的数据显示50%的医院今后2年将在条形码技术和无线网络方面加大投入。而这与美国医疗机构的应用趋势不谋而合。
让医疗“动”起来
在美国,由于《健康保险流通和责任法案》(HIPAA)的出炉,它对于病人信息的私密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提出了严厉的监管要求。这个法案推动了美国医疗机构建设IT系统的步伐。
具有西方化管理体制特征的邵逸夫医院在申请通过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这一点。JCI是美国医院评审委员会(JCAHO)下属的从事国际医疗机构认证和咨询的专职机构,只针对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品质。JCI认证标准有368条标准、 1033条测量要素。去年12月JCI认证组检查了邵逸夫医院。“他们的检查啊,任何角落都不放过,邵逸夫医院的天花板都掀了好几次。”承建该院无线网络项目的银江科技集团银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诸建强感慨道。
举例来说,病人隐私如何得到保护?病人给药用药过程如何体现安全无差错的特征?这些都涉及到医疗管理流程的优化和重组。
尽管邵逸夫医院已经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和临床检验系统(LIS)等几种主要的医疗信息系统。但是,邵逸夫临床工程信息部主任乔凯感觉到,要优化流程,可能需要在无线应用方面有所突破,解决医护人员的沟通问题,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类似文章开头青岛的医疗事故暴露出了传统医嘱执行的复杂过程。通常是医生在工作站开好医嘱,护士确认,之后送到药房配药、发药,护士还要抄写或打印医嘱,这时,才进行到配药阶段,药品用完之后,还要手工签名。而且在给病人用药时,护士也是手工核对药品是否和病人的名字匹配。人工环节特别多,很难排除人工出错的可能。
除此之外,化验单、B超、CT等报告单,都是通过护工来传递。从报告出来到送到医生或护士手上,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这就直接带来了住院周转率的下降和床位资源的浪费。
乔凯认为,采用无线的目的就是要让医疗“动”起来,医生随时都可以查询病人情况,根据紧急情况随时下医嘱,护士和医生就病人情况的沟通也变得顺畅很多。同时,合理加入系统控制环节,减少手工操作,也有助于保证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 “5个正确”问题,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对象、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
目前,邵逸夫医院的2座病房大楼,在去年9月已经全部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在医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邵逸夫医院是国内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评估方证实,无线应用是邵逸夫医院管理的一项特色。
而此前,邵逸夫医院从2005年年中开始试用了一年无线网络。北京的301医院也是几乎同时开始试用,并且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正式采用。据301医院的医生反映,院方陆续试用了多家公司的产品,确定产品后,院方测试了部分病区,寻找无线信号“死角”,现在每层护士站桌下书本大小的发射机可以覆盖该楼层,已被覆盖的病房鲜有故障发生。
无线应用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护士的工作主要有三块:医嘱、病人的各种报告单和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今,在邵逸夫医院,这些需要手工填写的内容全部都可以放在EDA上执行。原有的医嘱执行过程也从11个环节压缩到了6个。
现在,住院病人来到邵逸夫医院住院部之后,医院会分配给他一个腕带,腕带中附有一个唯一的二维码信息,他的病史、主诊医生、检查情况、医嘱和预付费情况,都会进入到HIS系统中,由于无线和有线系统信息实时共享,所以医护人员对他的情况一目了然。许美芳告诉记者,最多只要跳到3级页面,她就可以在 EDA上看到自己需要的所有信息。而最重要的信息都在一二级页面上。
然而,近年来,部署无线局域网的医院有很多,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乔凯认为,首先,必须做到整体架构、全院覆盖,这样可以无缝地登陆网络,否则如果采取固定点架设无线访问节点(AP)、部分病区无线覆盖的话,等于没有实现真正的无缝接入,数据流离开固定端口,就会中断,那么对于诊疗和护理工作来说,意义也不是很大。
其次,还必须真正懂得医院的医疗流程。“如果医生和护士点了好几层页面,还没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他很快就失去了耐心。“这些操作页面,都是我们医院和实施方经过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乔凯指着手中的EDA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有好的基础,否则,无线系统就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撑。“如果护士打开EDA,只能看到一个生命体征,那也没有实际意义。”乔凯表示。
流程开发合理,信息沟通才会流畅。许美芳说:“现在医生在EDA上开好医嘱,我马上就可以确认,药房发药以后,EDA上再核对,执行,最后电子签名。我们每位护士都需要用条形码登陆,都有自己的权限,不可随意更改或修改其他内容。”而且,在用药时,也是要把病人和药品条形码双向核对,才会发药。
但是,无线系统对于医生来说,意义主要在于查询病史,效果不如护理工作改善得那么明显。301医院的一位医生对此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不是说 PDA不好,但它不符合医生的工作习惯和特征。我们去查房时,涉及到开医嘱,是很慎重的事情,通常大家要进行讨论和会诊,很难当场定下来,因此在PDA上开医嘱,不是特别有价值。”乔凯也同意这一点,他说,邵逸夫医院医生在查房时,会通过PDA察看病人信息,毕竟不用再携带病人的病史等资料。但要执行复杂医嘱,还是需要回到工作站在PC上开方子。但是,由于医院系统整合在了一起,无论是以有线的方式操作,还是以无线的方式操作,信息都可以共享。
成本为先
目前,医疗机构采集病人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识别方式,通过扫描一维码或二维码来识别对象,将信息通过Wi-Fi传递到系统服务器中进行处理;另一种就是无线识别的方式,通过RFID电子标签来采集。因为RFID芯片本身就可以发射信号,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读取器自动读取。
诸建强向记者介绍说,一维码和二维码都能承载一定的信息。但一维码的承载信息量小,而且成功率较低,而二维码信息承载量较大,成功率也高,但二者的成本接近,每根两维码的成本不到2元。
与普通条形码相比,RFID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它不仅可以自动读取,还可以反复读写,一块芯片可以读取10万次左右,读取距离也比较远,而条形码需要人工近距离扫描,信息承载量小,易损坏,不可复用。目前,RFID在国内医疗机构的应用还属于尝试和试验阶段。国外医疗机构对RFID的应用步伐更大一些。据高德纳公司(Gartner)统计,预计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RFID软件和硬件投入将超过30亿美元。
RFID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医疗设备管理、产科病房和病房门禁管理等方面。
邵逸夫医院对于RFID技术的尝试主要在于重症监护室(ICU)的设备管理方面。ICU里面的医疗器械很多,而且大多比较贵重,比如仅微泵就有几十根,其他还有气囊、综合监护仪等。这些设备的特点是体积小,可移动,容易遗失。
比如,邵逸夫医院以前病区之间经常互相借用,借入方要手写借条,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遗失等情况。现在开始在用被动型RFID,医护人员清点设备时,设备的信息会自动被读取,操作人员在电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设备的存在状态,设备的安全性可控了。
国外也有类似的应用案例。美国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下称贝斯医疗中心 )采用主动型RFID标签监控和阻止EKG、微泵等设备失窃现象。首席信息官(CIO)约翰?卡拉姆卡(John Halamka)说,由于失窃或遗失,医院仅仅一年就损失了60万美元。曾经有一次,院方偶然发现有一只价值1,200美元的心脏电子监控仪,被人用床单裹着扔到了洗衣房里。而这个设备只有手机大小。
该院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IT预算来搭建基础设施,以支持主动型RFID,因为医院已经有Wi-Fi网络。该医院还在测试被动型RFID,它没有电池,只要接近读取器时,就会自动发送信息。
食品和设备管理公司Aramark公司保健部门也在帮助医院对X光设备、超声仪和轮椅上贴上标签,它能发出信号,这样医院工作人员就能够在一张在线地图上准确地发现这些设备的位置。
Halamka公司为弗吉尼亚的Bon Secours Richmond健康系统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后者正在与Agility医疗解决方案公司合作,把RFID植入到其产品操作系统中。当设备丢失的时候,员工们就会通过邮件或短信获得通知。Aramark的高级副总裁和CIO大卫·考夫曼(David Kaufman)说,医院总是想准确地掌握设备的具体位置,并且无需花上太多时间去寻找和清点,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病人身上。
RFID技术在产科病房应用已经有了一些案例。比如前面提到的贝斯医疗中心在婴儿身上使用了13.56MHZ的RFID标签,他们的牛奶配给上也贴有相匹配的标签。该医院编写了一个.net应用软件,它能够在婴儿和牛奶之间进行比对。卡拉姆卡说,想象一下,有了RFID,在给早产儿扫描条形码时,根本无需掀开毛毯,读取器会自动识别。
在邵逸夫医院,新生儿家属如果出于自愿并签署协议,院方会为其提供RFID标签,起到防盗和防抱错婴儿的作用。
但是RFID标签的成本只有继续下降,整个计划才有可行性。对此,上海市新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有不少困惑。
孟丽莉认为,婴儿佩戴RFID腕带可以和妈妈的腕带信息进行比对,抱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且一旦离开产科区域,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但是,每根标签30多元的成本也令她难以承受。
新华医院第一期投入了1,500根腕带,但很快就用光了。如果真正推广的话,资金便成了问题。同时,孟丽莉还认为,由于产科的特点,也就是说,婴儿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大批出生,这样一来RFID一次多个写入的特点就难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邵逸夫医院产科的RFID标签成本更高,每根近百元,这样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不过,银江科技集团副总裁章笠中认为,即便是成本降低了,普通标签仍然具有用武之地。章笠中指出,RFID的最大价值是在对于移动目标或物体的管理。如果设备是固定的,用普通标签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去为了 RFID而RFID。孟丽莉对此表示认同。
孟丽莉打算,在新华医院新的急诊大楼投入使用之后,将采用RFID设立门禁系统,加强对病人流通方面的管理。而邵逸夫医院的乔凯也在考虑,把RFID应用到全院资产管理方面。
许美芳一年前在给住院病人的手腕上套上腕带的时侯,许多病人感到新奇。因为这些腕带上分别粘贴了一张奇怪的条形码。与普通条形码不同的是,这些条形码线条更多,并且组成了古怪的图案。
这些条形码就是可以承载大量病人信息的二维码。对于许美芳和她的同事们来说,腕带条形码已经进入她们日常工作的多个流程。当护士们当班的时候,她们手腕上会套着一只企业数字助理(EDA,企业级的PDA),该设备同时也是只扫描枪,护士只要对准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EDA上就会显示出病人医嘱执行情况和生命体征各种情况。只有信息匹配了,许美芳和同事们才会进行下一步工作,由此避免人工核对产生的差错。“这样,我们就放心多了。”许美芳欣慰地说。享受到迅速准确医疗服务的病人也许会有同样的感受。
许美芳和她的同事们在工作时使用的条形码技术,以及其他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在内的新兴数据收集技术将在医院业务流程管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经常处于移动状态,移动中的数据采集需要无线网络的支持。
邵逸夫医院采用的是二维条形码技术加Wi-Fi的无线医疗解决方案,如今,医院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院覆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部的任何地方,都能够随时连接无线局域网,查询和执行医嘱等。与邵逸夫医院想法不约而同的还有很多。北京协和医院、上海新华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无线应用。
基于成本考虑,目前,条形码加Wi-Fi的无线解决方案,在国内最为流行。不过,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的还是普通的一维码技术,平时我们在超市、商场看到的都是这种条形码。邵逸夫医院采用的则是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企业移动业务部提供的二维码技术。
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2006年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报告,2005年的数据显示50%的医院今后2年将在条形码技术和无线网络方面加大投入。而这与美国医疗机构的应用趋势不谋而合。
让医疗“动”起来
在美国,由于《健康保险流通和责任法案》(HIPAA)的出炉,它对于病人信息的私密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提出了严厉的监管要求。这个法案推动了美国医疗机构建设IT系统的步伐。
具有西方化管理体制特征的邵逸夫医院在申请通过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这一点。JCI是美国医院评审委员会(JCAHO)下属的从事国际医疗机构认证和咨询的专职机构,只针对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品质。JCI认证标准有368条标准、 1033条测量要素。去年12月JCI认证组检查了邵逸夫医院。“他们的检查啊,任何角落都不放过,邵逸夫医院的天花板都掀了好几次。”承建该院无线网络项目的银江科技集团银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诸建强感慨道。
举例来说,病人隐私如何得到保护?病人给药用药过程如何体现安全无差错的特征?这些都涉及到医疗管理流程的优化和重组。
尽管邵逸夫医院已经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和临床检验系统(LIS)等几种主要的医疗信息系统。但是,邵逸夫临床工程信息部主任乔凯感觉到,要优化流程,可能需要在无线应用方面有所突破,解决医护人员的沟通问题,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类似文章开头青岛的医疗事故暴露出了传统医嘱执行的复杂过程。通常是医生在工作站开好医嘱,护士确认,之后送到药房配药、发药,护士还要抄写或打印医嘱,这时,才进行到配药阶段,药品用完之后,还要手工签名。而且在给病人用药时,护士也是手工核对药品是否和病人的名字匹配。人工环节特别多,很难排除人工出错的可能。
除此之外,化验单、B超、CT等报告单,都是通过护工来传递。从报告出来到送到医生或护士手上,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这就直接带来了住院周转率的下降和床位资源的浪费。
乔凯认为,采用无线的目的就是要让医疗“动”起来,医生随时都可以查询病人情况,根据紧急情况随时下医嘱,护士和医生就病人情况的沟通也变得顺畅很多。同时,合理加入系统控制环节,减少手工操作,也有助于保证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 “5个正确”问题,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对象、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
目前,邵逸夫医院的2座病房大楼,在去年9月已经全部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在医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邵逸夫医院是国内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评估方证实,无线应用是邵逸夫医院管理的一项特色。
而此前,邵逸夫医院从2005年年中开始试用了一年无线网络。北京的301医院也是几乎同时开始试用,并且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正式采用。据301医院的医生反映,院方陆续试用了多家公司的产品,确定产品后,院方测试了部分病区,寻找无线信号“死角”,现在每层护士站桌下书本大小的发射机可以覆盖该楼层,已被覆盖的病房鲜有故障发生。
无线应用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护士的工作主要有三块:医嘱、病人的各种报告单和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今,在邵逸夫医院,这些需要手工填写的内容全部都可以放在EDA上执行。原有的医嘱执行过程也从11个环节压缩到了6个。
现在,住院病人来到邵逸夫医院住院部之后,医院会分配给他一个腕带,腕带中附有一个唯一的二维码信息,他的病史、主诊医生、检查情况、医嘱和预付费情况,都会进入到HIS系统中,由于无线和有线系统信息实时共享,所以医护人员对他的情况一目了然。许美芳告诉记者,最多只要跳到3级页面,她就可以在 EDA上看到自己需要的所有信息。而最重要的信息都在一二级页面上。
然而,近年来,部署无线局域网的医院有很多,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乔凯认为,首先,必须做到整体架构、全院覆盖,这样可以无缝地登陆网络,否则如果采取固定点架设无线访问节点(AP)、部分病区无线覆盖的话,等于没有实现真正的无缝接入,数据流离开固定端口,就会中断,那么对于诊疗和护理工作来说,意义也不是很大。
其次,还必须真正懂得医院的医疗流程。“如果医生和护士点了好几层页面,还没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他很快就失去了耐心。“这些操作页面,都是我们医院和实施方经过反复讨论才确定下来的。”乔凯指着手中的EDA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有好的基础,否则,无线系统就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撑。“如果护士打开EDA,只能看到一个生命体征,那也没有实际意义。”乔凯表示。
流程开发合理,信息沟通才会流畅。许美芳说:“现在医生在EDA上开好医嘱,我马上就可以确认,药房发药以后,EDA上再核对,执行,最后电子签名。我们每位护士都需要用条形码登陆,都有自己的权限,不可随意更改或修改其他内容。”而且,在用药时,也是要把病人和药品条形码双向核对,才会发药。
但是,无线系统对于医生来说,意义主要在于查询病史,效果不如护理工作改善得那么明显。301医院的一位医生对此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不是说 PDA不好,但它不符合医生的工作习惯和特征。我们去查房时,涉及到开医嘱,是很慎重的事情,通常大家要进行讨论和会诊,很难当场定下来,因此在PDA上开医嘱,不是特别有价值。”乔凯也同意这一点,他说,邵逸夫医院医生在查房时,会通过PDA察看病人信息,毕竟不用再携带病人的病史等资料。但要执行复杂医嘱,还是需要回到工作站在PC上开方子。但是,由于医院系统整合在了一起,无论是以有线的方式操作,还是以无线的方式操作,信息都可以共享。
成本为先
目前,医疗机构采集病人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识别方式,通过扫描一维码或二维码来识别对象,将信息通过Wi-Fi传递到系统服务器中进行处理;另一种就是无线识别的方式,通过RFID电子标签来采集。因为RFID芯片本身就可以发射信号,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读取器自动读取。
诸建强向记者介绍说,一维码和二维码都能承载一定的信息。但一维码的承载信息量小,而且成功率较低,而二维码信息承载量较大,成功率也高,但二者的成本接近,每根两维码的成本不到2元。
与普通条形码相比,RFID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它不仅可以自动读取,还可以反复读写,一块芯片可以读取10万次左右,读取距离也比较远,而条形码需要人工近距离扫描,信息承载量小,易损坏,不可复用。目前,RFID在国内医疗机构的应用还属于尝试和试验阶段。国外医疗机构对RFID的应用步伐更大一些。据高德纳公司(Gartner)统计,预计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RFID软件和硬件投入将超过30亿美元。
RFID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医疗设备管理、产科病房和病房门禁管理等方面。
邵逸夫医院对于RFID技术的尝试主要在于重症监护室(ICU)的设备管理方面。ICU里面的医疗器械很多,而且大多比较贵重,比如仅微泵就有几十根,其他还有气囊、综合监护仪等。这些设备的特点是体积小,可移动,容易遗失。
比如,邵逸夫医院以前病区之间经常互相借用,借入方要手写借条,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遗失等情况。现在开始在用被动型RFID,医护人员清点设备时,设备的信息会自动被读取,操作人员在电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设备的存在状态,设备的安全性可控了。
国外也有类似的应用案例。美国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下称贝斯医疗中心 )采用主动型RFID标签监控和阻止EKG、微泵等设备失窃现象。首席信息官(CIO)约翰?卡拉姆卡(John Halamka)说,由于失窃或遗失,医院仅仅一年就损失了60万美元。曾经有一次,院方偶然发现有一只价值1,200美元的心脏电子监控仪,被人用床单裹着扔到了洗衣房里。而这个设备只有手机大小。
该院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IT预算来搭建基础设施,以支持主动型RFID,因为医院已经有Wi-Fi网络。该医院还在测试被动型RFID,它没有电池,只要接近读取器时,就会自动发送信息。
食品和设备管理公司Aramark公司保健部门也在帮助医院对X光设备、超声仪和轮椅上贴上标签,它能发出信号,这样医院工作人员就能够在一张在线地图上准确地发现这些设备的位置。
Halamka公司为弗吉尼亚的Bon Secours Richmond健康系统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后者正在与Agility医疗解决方案公司合作,把RFID植入到其产品操作系统中。当设备丢失的时候,员工们就会通过邮件或短信获得通知。Aramark的高级副总裁和CIO大卫·考夫曼(David Kaufman)说,医院总是想准确地掌握设备的具体位置,并且无需花上太多时间去寻找和清点,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病人身上。
RFID技术在产科病房应用已经有了一些案例。比如前面提到的贝斯医疗中心在婴儿身上使用了13.56MHZ的RFID标签,他们的牛奶配给上也贴有相匹配的标签。该医院编写了一个.net应用软件,它能够在婴儿和牛奶之间进行比对。卡拉姆卡说,想象一下,有了RFID,在给早产儿扫描条形码时,根本无需掀开毛毯,读取器会自动识别。
在邵逸夫医院,新生儿家属如果出于自愿并签署协议,院方会为其提供RFID标签,起到防盗和防抱错婴儿的作用。
但是RFID标签的成本只有继续下降,整个计划才有可行性。对此,上海市新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孟丽莉有不少困惑。
孟丽莉认为,婴儿佩戴RFID腕带可以和妈妈的腕带信息进行比对,抱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且一旦离开产科区域,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但是,每根标签30多元的成本也令她难以承受。
新华医院第一期投入了1,500根腕带,但很快就用光了。如果真正推广的话,资金便成了问题。同时,孟丽莉还认为,由于产科的特点,也就是说,婴儿不可能是同一时间大批出生,这样一来RFID一次多个写入的特点就难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邵逸夫医院产科的RFID标签成本更高,每根近百元,这样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不过,银江科技集团副总裁章笠中认为,即便是成本降低了,普通标签仍然具有用武之地。章笠中指出,RFID的最大价值是在对于移动目标或物体的管理。如果设备是固定的,用普通标签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去为了 RFID而RFID。孟丽莉对此表示认同。
孟丽莉打算,在新华医院新的急诊大楼投入使用之后,将采用RFID设立门禁系统,加强对病人流通方面的管理。而邵逸夫医院的乔凯也在考虑,把RFID应用到全院资产管理方面。